跳转到内容

无字之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使用《无字之书》进行野外布道[1]

无字之书(英语:Wordless Book)是基督教的一本福音书藉。有证据表明,它是由著名的伦敦浸信会传教士查尔斯·司布真于1866年1月11日[2]在一个面向数百名孤儿、讲述诗篇51章7节“求你洗涤我,我就比雪更白。”经文的讲道上[3]诞生的。它被称为一本“”,通常以多页表达(纵使能够以一页或一个横幅表达)。

本书包含数种纯色,顺序代表了一种关于教导儿童、文盲与不同文化背景人士的基础基督教教育的非语言性教义问答[4]。然而本书的演译是口述性的,带给“读者”一种临时英语Extemporaneous preaching且即兴情况下阐释基督教教义的视觉提示。

主题演变[编辑]

司布真的概念只包括三种颜色:“第一种是黑色,第二种是红色,而最后一种是纯白色”(first was black, the second was red, and the third was pure white)。

  • 黑色:代表自然之中人性的罪恶面,通常以“黑暗之页”来形容。
  • 红色:代表耶稣的血。
  • 白色:代表透过上帝之子耶稣基督的赎罪祭而给予信徒的完美之,通常以“纯白之页”来形容。

至少到1880年,此书透过传福音而广泛用于孤儿院主日学与跨宗教使命中。

1875年,当德怀特·莱曼·穆迪在司布真的概念之上添加了代表天国的金色(位于白色之后)后,无字之书开始出现了不同的变体[5]戴德生与其他中国内陆使团的传教士于野外布道及个人传福音中采用四色版本。此书亦于福珍妮贾艾梅芬尼·克罗斯贝(盲人)等传教士与老师,以及现代的万国儿童布道团英语Child Evangelism Fellowship中使用,惟在四色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五种颜色—绿色(放于白色之后,金色之前),代表一个人在得救之后需在属灵生命中成长。部分现代浸礼宗加入第六种颜色—蓝色(放于白色之后,绿色之前),代表洗礼等。蓝色亦可放于红色与白色之间,代表信仰。

罪恶 赎罪 义德 洗礼 成长 天国
司布真版本
穆迪版本
儿童布道团契版本
浸礼宗版本

五行[编辑]

无字之书于联系东亚人民的成功有所争议,皆因这与中国文化中的五行之影响有着密切关系[4]。例如在中国的象征中,红色有吉祥、成功之意,并用于装饰与中国传统婚礼之中(现代婚礼之中,新娘会穿着白色的婚纱)。在中国社会中,人们传统上会以红包分发金钱,而白色则用于葬礼之中(有别于西方采用黑色)。

不同形态[编辑]

无字之书在日常生活之中以多种形式出现,以求达至易于使用与应用于不同生活情景之中。这些形式涵盖救赎手链英语Salvation bracelet、五色毛毛虫与多种体育用品,包括英式足球、篮球、排球与武术腰带。

参见[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Taylor, James Hudson. China's Millions. London: China Inland Mission. 1892. 
  2. ^ Spurgeon, Charles Haddon. Sermon.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04) (英语). 
  3. ^ Spurgeon, Charles. The Metropolitan Tabernacle Pulpit, 57. London: Passmore and Alabaster. 1911: 565. ISBN 1-56186-057-3. 
  4. ^ 4.0 4.1 Alvyn, Austin. China’s Millions: The China Inland Mission and Late Qing Society.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2007: 1–10. ISBN 978-0-8028-2975-7. 
  5. ^ Alvyn, Austin. China’s Millions: The China Inland Mission and Late Qing Society.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2007: 167. ISBN 978-0-8028-2975-7.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