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波罗的号铁甲舰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CSS Baltic
当代蚀刻的船只,图像准确性不详。[1]
历史
美利坚联盟国
舰名 波罗的号
下水日 1856年或1860年
服役日 1862年5月
退役日 1864年7月
缴获 1865年5月10日
结局 1865年12月31日售出
技术数据
舰型 铁甲舰
吨位 624 long ton(634 t
全长 186英尺(56.7米)
全宽 38英尺(11.6米)
吃水 6至7英尺(1.8至2.1米)
动力输出 4×卧式回流烟道锅炉英语return-flue boiler
动力来源蒸汽机英语Marine steam engine
速度 5(9.3千米每小时;5.8英里每小时)
乘员 86名官兵
武器装备
装甲 2.5英寸(64 mm)

波罗的号铁甲舰(英语:CSS Baltic)是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隶属于美利坚联盟国海军舰队的一艘炮廓铁甲舰英语casemate ironclad。在战争之前是一艘拖曳船英语towboat和棉花轻驳船英语lighter (barge)。1861年12月,波罗的号被亚拉巴马州购买,用以改造炮廓铁甲舰。在1862年5月被移交至美利坚联盟国海军后服役于莫比尔湾。改造的结果被海军历史学家威廉姆·N·斯蒂尔(William N. Still)形容为一艘“在许多方面都不起眼的船只”。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波罗的号船体的情况愈来愈恶化并变得腐烂,装甲也被拆除,并于1864年安装在纳什维尔号铁甲舰英语CSS Nashville (1864)上。同年8月,波罗的号铁甲舰已经退役英语ship commissioning,在战争接近结束时被迁往汤比比河英语Tombigbee River,1865年5月10日被截获。一个月后的检查发现该铁甲舰的上层建筑与甲板均已腐烂,锅炉已变得不安全。同年12月31日时被售出,而海军历史学家撒克逊·比斯比(Saxon Bisbee)认为它很可能在1866年被拆除

结构与特点[编辑]

波罗的于1860年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建造[2][3][4][a],对它的认知甚少,比斯比将它描述为“最鲜为人知的联盟国铁甲舰之一”,并表示“几乎不存在与该船只有关的同盟国文件”[5]。根据比斯比的说法,这艘船在比斯比建造,后被带入莫比尔[1],而美国海军军舰辞典(DANFS)则写道它为南方轮船公司建造[2]。它被用作拖曳船英语towboat[1][3],并作为莫比尔湾的棉花轻驳船英语lighter (barge)[1][6]

南北战争于1861年爆发时,脱离联邦的美利坚联盟国海军英语Union Navy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其缺乏舰船、基础设施以及造船能力[7]。在联盟军于1861年末取得哈尔及哈特拉斯堡之役皇家港战役英语Battle of Port Royal胜利之后,联盟政府以及各个联盟州均开始更加关注海岸防御。在同年11月8日,亚拉巴马州议会通过了一项立法,即拨款15万美元用于建造一艘即可作为巡逻艇又可作为撞角的铁甲舰[8]。州政府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以选择一艘可改装的船只[1],并于12月13日花4万美元购买了一艘名为“波罗的”的外轮船[3];12月22日开始改造为军舰[1]。在改造过程当中,其船只尺寸被进一步扩大,长度增长至186英尺(56.7米),横梁增加到38英尺(11.6米),吨位至624 long ton(634 t)[1]。为了可以让它的船体能够承受装甲和火炮的额外重量,这艘船还配备了猪链英语hog chains[9]。比斯比说,改装后的船舶吃水深度为7英尺(2.1米),美国海军军舰辞典和海军历史学家保罗·希尔弗斯通(Paul Silverstone)认为是6英尺5英寸(2.0米)[2][3],而另一位海军历史学家小威廉·N·斯蒂尔英语William N. Still Jr.则认为大约6英尺(1.8米)[6]

这艘船的机械设备由两台缸径英语bore (engine)为22英寸(56厘米),冲程为7-英尺(2.1-米)的单缸船用蒸汽机英语Marine steam engine。并由四个回流烟道锅炉英语return-flue boiler供给;锅炉长24或28英尺(7.3或8.5米),直径36或40英寸(0.91或1.02米)。两个桨叶轮英语paddle wheel直径29英尺(8.8米),宽8英尺(2.4米)[10]。与当时的汽船一样,这艘船可通过燃烧木材或煤炭来驱动。波罗的的燃料容量高达75 long ton(76 t)[11],因此将其改造为铁甲舰会导致其行驶速度变得缓慢;希尔弗斯通和美国海军军舰词典将它的速度列为5(9.3千米每小时;5.8英里每小时),而比斯比则将其速度描述为“不超过一位男人的步行速度”[5];大部分联盟军铁甲舰使用螺杆式蒸汽机英语screw steamer来代替桨式蒸汽机;波罗的是少数在联盟国内部实际建造的桨式蒸汽船之一[12],海军历史学家雷蒙多·卢拉吉(Raimondo Luraghi)将它的推进器描述为已经过时,转向也有困难[13]。由于只有86位船员[3],卢拉吉将其描述为“条件恶劣”[13],以至于船员经常在船外睡觉[14]船首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可用于撞击用途[1],同时也配备六门大炮;两门达尔格伦火炮英语Dahlgren guns,两门32磅火炮英语32-pounder gun,以及另被卢拉吉称之为“小”东西[13]和被美国海军军舰辞典称之为“更小”的东西的两门火炮[2]。历史学家加里·D·乔伊(Gary D. Joiner)指出,达尔格伦火炮可能是长约9-英寸(23-厘米)的一个部件[15]。波罗的使用的是7英寸(178毫米)宽和2.5英寸(64毫米)厚的铁板装甲,这些装甲使用螺栓固定在它新的木制上层建筑之上[16],尽管舰尾英语aft部分只有棉布,而船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很少有关于“波罗的”转型后有关的描述[1],并且斯蒂尔将转型后的船只描述为“在许多方面并不出色”[6]

服役历史[编辑]

1862年5月12日,波罗的被亚拉巴马州政府转交至联盟国海军。联盟国海军将其放置于海军上尉詹姆斯·D·约翰斯顿英语James D. Johnston的舰队之下[13]。该船只于当月开始投入使用英语ship commissioning[4],曾于莫比尔湾、亚拉巴马州莫比尔,以及汤比比河英语Tombigbee River服役[2]。1863年2月,这艘船因严重损坏而无法服役[2],后来被用于放置水雷以保护莫比尔湾[15]。在田纳西号铁甲舰英语CSS Tennessee (1863)于1864年2月竣工之前,波罗的号铁甲舰一直是莫比尔湾唯一的一艘联盟军铁甲舰。田纳西号铁甲舰建造后,约翰斯顿被调任为该舰舰长[17]查尔斯·卡罗尔·西姆斯英语Charles Carroll Simms中尉则担任波罗的号舰长[18]。从1863年年末至1864年年初,波罗的号的情况愈来愈恶化。1864年3月20日,海军工程师约翰·L·波尔特英语John L. Porter对这艘船的状况进行了调查,认为其状况如此糟糕,以至于波尔特建议将铁甲从其身上拆除。5月20日,在波尔特检查之后,西姆斯写道波罗的的表面非常腐烂,并且“就像一艘泥浆船一样适合投入战斗”[19]

同年7月,该艘船被部分拆除[15],其中一些装甲被拆除后放置在纳什维尔号铁甲舰英语CSS Nashville (1864)[20],联盟军军官约翰·伦道夫·塔克尔英语John Randolph Tucker (naval officer)在拆除后指出,工程师认为其锅炉已不安全,需要进行修补[19]。7月21日,西姆斯被任命为纳什维尔号铁甲舰的舰长,波罗的海号的其余装甲被拆除以安装在纳什维尔号上[21]。到8月初莫比尔湾战役进行之时,波罗的号已经退役英语ship commissioning[22]。随着战争接近尾声,波罗的、纳什维尔等其余铁甲舰后来被迁往汤比比河上,并且一起于1865年5月10日在南娜胡巴悬崖英语Nanna Hubba Bluff被联邦军俘获。一个月之后,联邦当局针对波罗的号进行了检查,发现其在负载线英语ship's load line以下状况良好,但以上的船体部分和甲板处均已腐烂。虽然当时发动机情况较好,但锅炉却不安全。测量师建议通过维修,波罗的号可重新用作拖船,但这种情况却从未发生过[23],并且在同年12月31日被出售[3]。比斯比则认为波罗的号可能在1866年的某一时间被拆除,而且该船已知的恶劣状况和相关记录表明并未用作其他用途[24]

注释[编辑]

  1. ^ 根据海军历史学家撒克逊·比斯比的说法,波罗的于1856年于新奥尔巴尼为舰长威廉姆·布拉戈顿(William Bragdon)建造,船体由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建造,而机械则由Lent, South, and Shipman公司建造[5]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isbee 2018,第56页.
  2. ^ 2.0 2.1 2.2 2.3 2.4 2.5 Baltic. Naval History and Heritage Command. [6 February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3). 
  3. ^ 3.0 3.1 3.2 3.3 3.4 3.5 Silverstone 1989,第235页.
  4. ^ 4.0 4.1 Joiner 2011,第48页.
  5. ^ 5.0 5.1 5.2 Bisbee 2018,第55页.
  6. ^ 6.0 6.1 6.2 Still 1985,第80页.
  7. ^ Smith 2003,第30–31页.
  8. ^ Still 1985,第79–80页.
  9. ^ Canney 2015,第31页.
  10. ^ Bisbee 2018,第187–188页.
  11. ^ Bisbee 2018,第58页.
  12. ^ Still 1985,第101–102页.
  13. ^ 13.0 13.1 13.2 13.3 Luraghi 1996,第280页.
  14. ^ Bisbee 2018,第200 fn. 72页.
  15. ^ 15.0 15.1 15.2 Joiner 2011,第49页.
  16. ^ Canney 2015,第30页.
  17. ^ Bisbee 2018,第123页.
  18. ^ Bisbee 2018,第56–57页.
  19. ^ 19.0 19.1 Bisbee 2018,第57页.
  20. ^ Still 1985,第204页.
  21. ^ Bisbee 2018,第139页.
  22. ^ Bisbee 2018,第125页.
  23. ^ Bisbee 2018,第57–58页.
  24. ^ Bisbee 2018,第208 fn. 109页.

文献[编辑]

  • Bisbee, Saxon T. Engines of Rebellion: Confederate Ironclads and Steam Engineering in the American Civil War. Tuscaloosa, Alabama: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2018. ISBN 978-0-8173-1986-1. 
  • Canney, Donald L. The Confederate Steam Navy 1861–1865. Atglen, Pennsylvania: Schiffer Publishing. 2015. ISBN 978-0-7643-4824-2. 
  • Joiner, Gary D. CSS Baltic. Tucker, Spencer C. (编). The Civil War Naval Encyclopedia.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ABC-CLIO. 2011: 48–49. ISBN 978-1-59884-338-5. 
  • Luraghi, Raimondo. A History of the Confederate Navy. 由Coletta, Paolo E.翻译.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6. ISBN 1-55750-527-6. 
  • Silverstone, Paul H. Warships of the Civil War Navies.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9. ISBN 0-87021-783-6. 
  • Smith, Steven D. The Submarine H. L. Hunley: Confederate Innovation and Southern Icon. Geier, Clarence R.; Potter, Stephen R. (编). 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American Civil War. Gainesville, Florida: 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2003 [2000]. ISBN 0-8130-2651-2. 
  • Still, William N., Jr. Iron Afloat: The Story of the Confederate Armorclads. Columbia, South Carolin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85 [1971]. ISBN 0-87249-454-3. 

延伸阅读[编辑]

  • Olmstead, Edwin; Stark, Wayne E.; Tucker, Spencer C. The Big Guns: Civil War Siege, Seacoast, and Naval Cannon. Alexandria Bay, New York: Museum Restoration Service. 1997. ISBN 0-88855-01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