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高中剑道馆

坐标24°47′39″N 120°58′52″E / 24.7940868988121°N 120.981196541811°E / 24.7940868988121; 120.981196541811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竹高中剑道馆
前新竹中学武道场
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新竹市东区学府路36号
建成时间大日本帝国 日本昭和元年(1926年)6月20日[1]
官方名称武道场
类型登录等级:市定古迹
登录种类:其他设施
详细登录资料

新竹高中剑道馆位于台湾新竹市东区新竹高中校内,于2001年5月31日公告为市定古迹[2]。该建筑是在日治时期的新竹中学校首任校长大木俊九郎任内建成,他本身有相当的剑道造诣,亲自教导学生剑道[3][1]

该建筑除被称为剑道馆之外,又有被称做“武德馆”、“武德殿”等,但据竹中校友郑华生(1943年毕业生)表示正确名称应为“武道场”[注 1][4]

沿革[编辑]

新竹高中剑道馆原又称武道场,于昭和元年(1926年)6月20日竣工,因为当时新竹中学校的剑道水平很高,故使得该栋建筑被称为剑道馆[1][4][5]。二次大战后,该建筑曾改为图书馆,后来一度因为校方有意要将之拆除兴建音乐馆,使得新竹高中(新竹中学校)校友多方奔走力求保存,最后此栋建筑被指定为古迹[3][1]。剑道馆保存下来之后,于2021年整修完毕,作为展演空间使用,并将于100周年校庆开放参观。

建筑[编辑]

新竹高中剑道馆为砖造木构架建筑,屋顶原铺屋瓦,现改成钢浪板[3][1]。外墙采用扶壁的设计,将屋顶重量透过突出的砖柱分散到地面,也因此墙上可以开较大的窗户,以利通风和采光[3][1]。而剑道馆四面墙上的拱窗也是其特色,外观大致呈现东西、南北对称[1]

其他[编辑]

对过去在新竹中学校就读的台籍学生来说,这里是个可以“合法”打日本人的地方,可以发泄对日籍学生颐指气使的态度与不公平待遇的不满[4][5]。当时的校友郑肇芳曾表示他常与林为恭(前苗栗县县长)向日本同学挑战,郑翼宗也常在这里用竹剑回报平日被欺负的羞辱[5]

注释[编辑]

  1. ^ 郑华生表示类似功能的建筑物依等级有不同称呼,在东京的武道馆之下有县市级的武德殿,学校级的是武道场[4]

参考来源[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蔡婉缓. 《慢遊竹塹——新竹市古蹟導覽》. 新竹市: 新竹市文化局. 2010年8月: 页126-129. ISBN 978-986-02-4239-3. 
  2. ^ 新竹高中劍道館(前新竹中學武道場).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2). 
  3. ^ 3.0 3.1 3.2 3.3 陈爱珠. 〈東區1‧新竹高中劍道館〉. 《走讀台灣 新竹市》. 国家文化总会. 2009年12月: 页57-59. ISBN 978-986-6573-15-6. 
  4. ^ 4.0 4.1 4.2 4.3 潘国正. 〈日本校友難忘竹中武道場〉. 《中国时报》. 1997年4月2日: 14 新竹县市要闻. 
  5. ^ 5.0 5.1 5.2 张德南. 〈大木俊九郎與武道場〉. 《竹堑文献杂志》. 1997年10月, (第5期): 页34-43.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