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新店第一公墓

坐标24°58′33″N 121°33′8″E / 24.97583°N 121.55222°E / 24.97583; 121.5522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店第一公墓,位于台湾新北市新店区宝桥路及宝高路交界处以南丘陵,自清朝乾隆时期即为新店地区垦民墓葬区域,因墓葬使用当地开发不易及多为杂草,先民于该地做为放牛使用,引此得名“牛埔”,亦属于大坪林五庄之“宝斗厝”,范围紧邻“阿泉坑”。 当地多为新店地区等在地姓氏墓葬,可借由当地墓碑刻字、形式及方位看出过去新店的地貌及经济状况,刘、高两姓由为大宗,为宝斗厝及十四张当地大姓,亦是新店当地重要的拓荒家族。内有两门疑似白色恐怖时期受难者孤坟,其中一门为夫妻合葬墓。

规划成“新店第一产业园区”争议[编辑]

2015年4月新北市经发局以“新店第一产业园区”为名发布限制性可行性评估招标案,12月举办两场招商说明会。[1] 2016年迁葬时,新北市民政局局长江俊霆多次承诺:“未来第一公墓只会做成公园”[2],而在同年7月被媒体报导经发局早已规划开发成产业园区,声称将做为高科技绿能产业并且招募中小企业进驻,而且将做为安置新庄塭仔圳工厂使用,在新北根青年阵线召集人吴柏玮的质疑下,民政局江俊霆局长以“顺着话讲”做为理由。

文资保存争议[编辑]

2018年新店第一公墓第二期工程准备动工,吴柏玮与数位新店在地历史研究者及外国学者以“古物”提报文化资产保存,农历年过后,新北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依工程进度针对未提报古物之坟墓进行迁移作业,至2月28日,吴柏玮至现场发现工程正在进行后,强硬的直指新北市政府趁假日偷偷动工,且违反文资规定施工,并以激烈的手段在现场阻挠工程进行,而后于3月2日送出历史建筑申请并要求“暂定古迹”[3],在3月26日新北市文化资产小组会议上,吴柏玮携带当地清嘉庆时期墓碑至新北市政府陈情抗议,中途与警方爆发推挤冲撞,最后协调以拖车方式将古墓碑带入会议,希望能够“现地保留”提报之63门古代坟墓。文化局表示,新北市政府支持开放公民参与,愿意沟通和说明,但是希望不要有恶意抹黑行政程序及混淆视听的行为,待后续的文资审议大会确认开会日期后,将会在召开前7天上网公告日期和地点。[4] 吴柏玮在同年5月16日新北市举行之文化资产审查委员会上指称,新北市民政局于该地区施工时未依造《文化资产保存法》第十五条规定进行文化资产价值评估与公告,而对此新北市文化局及法制局并未提出回应。[5]

参考资料[编辑]

  1. ^ 郭珈尔. 新店第一產業園區 將舉辦廠商說明會. 联合报. 2015-11-10 [2018-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6) (中文). 
  2. ^ 张安荞. 〈台北都會〉新店第一公墓動工遷葬 將變兩萬坪公園. 自由时报. 2016-01-19 [2018-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7) (中文). 
  3. ^ 翁聿煌. 文史工作者盼新店第一公墓內古墓現狀保存. 自由时报. 2018-03-07 [2018-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30) (中文). 
  4. ^ 邱书昱. 新店第一公墓遷建問題 文史團體扛嘉慶古墓碑抗議. 自由时报. 2018-03-26 [2018-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3) (中文). 
  5. ^ 赖品瑀. 新店古墓進新北文資大會 異地保存呼聲大. 环境资讯中心. 2018-05-06 [2018-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2) (中文). 

参见[编辑]

临拆迁争议的公墓:

外部链接[编辑]

〈台北都会〉新店第一公墓建公园落空 改工业区惹议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