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安工研食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安工研食品工厂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安工研食品大安工研工研工研醋,是台湾一家生产白酢、乌酢、味噌、速食咖喱等产品的企业。

简史[编辑]

大安工研食品总部,大门右侧镶嵌“工研醋”石碑

1940年前后,中泽亮治、胜田常芳、武田义人等任职于台湾总督府工业研究所的技术人员,自专卖局工厂的制程中,研发出以米酒酒粕日语酒粕制造醋的技术。1941年,台北“西村商会”专务猪坂利夫与西川氏等取得该制造知识,设厂生产“工研酢”。[1][2]

1946年,西村商会经营者返回日本后,竹南“万得商店”负责人许万得购得工研酢之制造工厂,并更名为“大安工研食品工厂”(当时厂址大安十二甲二百番地,后为台北市忠孝东路三段10巷1号),同时申请注册“工研酢”商标;其他主要共同创办人分别为许谨得(许万得之长子,曾任职于西村商会)、许侯才(许万得之三子,曾向胜田常芳学习酿造技术)。[3][4]

1959年11月11日,大安工研首次将产品销售至台澎金马以外地区,将味噌产品销售至日本冲绳县

1963年,大安工研与日本爱思必食品日语ヱスビー食品株式会社(S&B食品)进行合作,并开发出速食咖喱产品。1966年,大安工研独家取得爱思必食品(在台澎金马地区的)代理经销权,并开始自日本进口相关商品。1968年,大安工研在マルカン酢株式会社(神户丸汉食用酢,Marukan Vinegar of Kobe, Japan)的指导下,建造食用酢通气发酵设备。[3]

1971年,公司更名为“大安工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1972年,大安工研与金印株式会社日语金印 (企業)合作,开发出山粉及山葵酱。 1973年,公司再度更名为“大安工研食品工厂股份有限公司”。[3]

1978年,大安工研在屏东购得工厂,同时开始销售腌渍食品至日本。1979年,大安工研取得爱思必食品授权,生产速食咖喱。1981年,大安工研在台北县淡水兴建工厂。[3]

1990年底,大安工研申请食品GMP(“食品良好作业规范”)标章审核通过。1996年6月,淡水厂取得CAS(台湾优良农产品)标章认证。1997年,与工业技术研究院化工所技术合作量产冬虫夏草商品。1998年5月,在桃园幼狮工业区购得12,339平方米土地,作建厂预定地;同年底,位在内湖轻工业区的总部大楼开工动土。2003年,取得ISO认证。2005年,味噌产品原料全面改为基因改造黄豆;年底,新商标设计完成。2006年,企业刊物《爱莲报》首次出刊,“爱莲”二字源自许万得之先祖秀才许宗濂设立之书院“爱莲书院”。2007年底,公司现金增资新台币2,500万元核准登记,资本额提高至新台币3亿5百万元。2009年,工研酢产品取得清真认证,“益寿多文化馆”揭幕启用。2010年,举办创业七十周年庆祝活动,同时通过经济部观光工厂评鉴。[3]

争议事件[编辑]

  • 2015年9月10日,“工研乌酢”等11项产品因代工厂涉及将不良品回收制成新品之丑闻,遭食品药物管理署要求下架。[5][6][7]

参考资料[编辑]

  1. ^ 米酒の粕から“工研酢”を釀造. 台湾日日新报. 1940-09-29 (日语). 
  2. ^ 工研酢製造 西村商會で企業. 台湾日日新报. 1942-06-17 (日语). 
  3. ^ 3.0 3.1 3.2 3.3 3.4 細數工研 - 大安工研食品資訊網. www.kongyen.com.tw. [202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4. ^ 純淨自然-工研哲學 - 大安工研食品資訊網. www.kongyen.com.tw. [2020-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9). 
  5. ^ 翁嫆琄. 檢方接線報 工研醋過期、不良品混新品賣. 新头壳. 2015-09-10 [2015-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7). 
  6. ^ 蔡明桦. 工研摻過期品 衛福部:9款烏醋2款味噌下架. 苹果日报. 2015-09-10 [2015-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4). 
  7. ^ 王宏舜、张宏业、陈雨鑫. 涉新瓶混裝舊醋 工研11產品下架. 联合报. 2015-09-11 [2015-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4).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