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南投县仁爱乡亲爱国民小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投县仁爱乡亲爱国民小学,简称亲爱国小,是一所位在台湾南投县仁爱乡亲爱村的公立小学

该校学区涵盖亲爱部落松林部落万大社区,其主要族群分别为泰雅族(泽敖列亚族,万大语系)、赛德克族太鲁阁语系)、闽南客家裔汉人等。[1] 该校校园建筑姜乐静建筑师团队设计[2],多处融入当地文化特色。[3]

历史[编辑]

该校创立于1937年(昭和12年)。

1945年(民国34年),该校在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当局接掌后改名“台中县仁爱乡亲爱国民学校”。

1946年(民国35年)8月,陈动材接任为战后首任校长。1947年,台湾电力公司万大发电厂为照顾员工,成立该校万大分校前身“万大幼稚园”。1950年底,校名再度依行政区划变动更名为“南投县仁爱乡亲爱国民学校”。1954年,万大分校正式由万大发电厂设立,设有小学部6班及幼稚班2班,首任分校主任为王明察,教师皆由电厂聘任,薪资福利比照其员工。[4]有鉴于当地学童普遍严重营养不良,有关当局于1961年5月开办学生营养午餐;其中包含鲜奶等食物。

1968年9月1日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开始实施后,校名再度更改为“南投县仁爱乡亲爱国民小学”。[1]

1987年,万大分校正式移交南投县政府,改为“南投县仁爱乡亲爱国民小学万大分校”,同时停办其幼稚园。[4]

2005年8月1日,为因应国民教育向下延伸一年政策,校内设立国幼班,以提供当地五岁幼儿就学机会,并减缓当地与都会地区之发展差距,且确保受教机会均等。[1]

2010年代初,该校许多学生因教师示范小提琴演奏而引发兴趣,但遭遇经费不足之处境,于是开始研究自制并保养小提琴,并成立弦乐团;此后,制琴技术更被传授与当地多位居民,以期解决当地就业问题。该校弦乐团多次在地区及全国比赛获奖。其制造之小提琴也在有心人士引介下被赠与缅甸的音乐学校,并由翁山淑枝代表受赠。[5][6][7]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南投縣仁愛鄉親愛國民小學. 163.22.147.1. [2019-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0). 
  2. ^ 南投縣仁愛鄉親愛國民小學. 163.22.147.1. [2019-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0). 
  3. ^ 南投縣仁愛鄉親愛國民小學. 163.22.147.1. [2019-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0). 
  4. ^ 4.0 4.1 南投縣仁愛鄉親愛國民小學. 163.22.147.1. [2019-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5. ^ 人間福報 : 4把小提琴 扭轉部落. www.merit-times.com.tw. [2019-05-10]. 
  6. ^ 公视新闻网, 原鄉手製小提琴 樂音跨海到緬甸 20140722 公視晚間, 2014-07-22 [2019-05-10] 
  7. ^ 洪树旺. 一把小提琴兩個老師 偏鄉築起音樂村之夢 王子建、陳珮文施愛 培養孩子走上音樂之路 促成提琴村. 爱心世界季刊. 2014, (秋季号030期) [202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0).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