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管理員佈告板/編輯爭議/存檔/2019年5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60.249.245.12 討論 · 貢獻 · 刪除貢獻 · 過濾器日誌 · WHOIS · RBLs · http · 封鎖連結 · 封鎖日誌

Wongan4614討論 · 貢獻 · 日誌封禁 · 過濾器 · 全域帳號資訊

119.247.16.34 討論 · 貢獻 · 刪除貢獻 · 過濾器日誌 · WHOIS · RBLs · http · 封鎖連結 · 封鎖日誌

Lucho討論 · 貢獻 · 日誌封禁 · 過濾器 · 全域帳號資訊

(!)意見 請注意兩點基本事實:1. 對方數次執行回退操作,始終在我之前,因為對方的這一次編輯才是真正的第一次回退,因此顯然不應當只舉報我;2. 在您提醒之後,我沒有對該條目執行過任何回退操作,僅有的一次編輯是修改了三處參考文獻中的細節錯誤,沒有任何實質性內容改變。因此我無法同意您所謂「發生編輯戰」的指控。--Lucho留言2019年5月1日 (三) 01:24 (UTC)

Daniel J Zhao討論 · 貢獻 · 日誌封禁 · 過濾器 · 全域帳號資訊

1.北洋閣下在我之前執行回退操作; 2.正如我與閣下在線下QQ群內討論的那樣,如果他沒加爭議標題,我完全支持你;但是已經表明是爭議了,可以接着加不同觀點,你可以去加相反的觀點,但整章刪除顯然不合適。 3.條目本身就存在爭議,所以我支持將爭議明確寫出。不能因為您個人的政治立場和觀點而回退其他同樣屬於個人性質的立場和觀點。我與閣下同為大陸用戶,我們在提醒不同區域用戶對我們尊重的同時,也應該自身做到尊重不同區域用戶的個人觀點,這才是平等。Daniel J Zhao留言2019年5月1日 (三) 08:15 (UTC)

DW YoungDLS討論 · 貢獻 · 日誌封禁 · 過濾器 · 全域帳號資訊119.247.16.34 討論 · 貢獻 · 刪除貢獻 · 過濾器日誌 · WHOIS · RBLs · http · 封鎖連結 · 封鎖日誌祖祖祖討論 · 貢獻 · 日誌封禁 · 過濾器 · 全域帳號資訊

  • DW_YoungDLS:
  • (※)注意:標題後兩個為本人加入,理據:IP用戶多次違背WP:NOTWP:REF,並無理據撤銷原有回退操作,故判定為破壞,基於此作出自動回退。同時,對於祖祖祖的無視編輯歷史中的多個回退員的回退而一味提報正常的反破壞操作,懷疑為IP用戶的主賬號。--DWT·C·S^Nothing is impossble. Try your best to reach anything. 2019年5月2日 (四) 13:28 (UTC)

14.199.187.64 討論 · 貢獻 · 刪除貢獻 · 過濾器日誌 · WHOIS · RBLs · http · 封鎖連結 · 封鎖日誌

42.98.242.242 討論 · 貢獻 · 刪除貢獻 · 過濾器日誌 · WHOIS · RBLs · http · 封鎖連結 · 封鎖日誌

  • 陳曉華 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 這個Ip address (42.98.242.242)的帳戶經常作出惡意的刪改,認為綜藝節目就不能放在藝人頁面的演出節目內,即使之前已有討論結果認為無足夠理據刪除該部份,而其他編輯者(例如 : DW_YoungDLS)也曾善意勸告他,但他仍屢勸不改,實在難以言喻,因而請求管理員查封該帳戶(42.98.242.242)。
  • 提報人:14.199.187.64留言2019年5月3日 (五) 05:01 (UTC)
  • 處理:

Mydjsound討論 · 貢獻 · 日誌封禁 · 過濾器 · 全域帳號資訊

Lucho討論 · 貢獻 · 日誌封禁 · 過濾器 · 全域帳號資訊

Chinuan12623討論 · 貢獻 · 日誌封禁 · 過濾器 · 全域帳號資訊Mydjsound討論 · 貢獻 · 日誌封禁 · 過濾器 · 全域帳號資訊

Lucho討論 · 貢獻 · 日誌封禁 · 過濾器 · 全域帳號資訊

啦啦啦巴拿馬討論 · 貢獻 · 日誌封禁 · 過濾器 · 全域帳號資訊

  • 李旦福 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 連續五次回退(或者以撤銷方式回退)編輯。此前以不符合關注度直接提請刪除並被快速保留,目前仍執意以各種方式進行干擾。
  • 提報人:🌜山西特產批發零售™️🌽🌶️🍎🍠🐓🐐留言2019年5月8日 (三) 05:31 (UTC)
  • 處理:
  • (:)回應:此條目顯然存在嚴重爭議的前提下,User:Walter Grassroot執意藐視方針,擅自摘除模板,居然還敢在這裏提報我,我真是開了眼了。——啦啦啦巴拿馬留言2019年5月8日 (三) 05:36 (UTC)
  • 可惜的是,但是像你這樣的人卻並沒有讓我開眼。每年大概都有五六個這樣的,破壞者時有……🌜山西特產批發零售™️🌽🌶️🍎🍠🐓🐐留言2019年5月8日 (三) 05:43 (UTC)
    • 我不會把寶貴的人生用來和你這樣的人吵,我就此打住。你接着表演吧。——啦啦啦巴拿馬留言2019年5月8日 (三) 05:48 (UTC)
    • 爭議發生在掛模板之後,到現在為尚未達成共識,顯然移除模板才是無共識的武斷操作。另外,WG在本次投訴中首先進行了人身攻擊:「像你這樣的人卻並沒有讓我開眼」,請管理員不要忽視這一舉動,並且考量一下過去WG頻繁的人身攻擊。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19年5月8日 (三) 09:42 (UTC)
      • @UjuiUjuMandan請不要使用自己的想法解釋他人的言語,此句話從字面上看來並無任何人身攻擊。即使有暗喻的可能,但是適當地表達模稜兩可的言語,在某些人看來並非不適當的言論。--MeritTim 2019年5月10日 (五) 04:49 (UTC)
      • Wikipedia:維基跟蹤。--MCC214#ex umbra in solem 2019年5月8日 (三) 10:52 (UTC)
        • To 其他維基人:如果有任何人聽信MCC214的暗示,歡迎以任何方式和我溝通。我已經懶得批評他的這種暗示兼捕風捉影亂槍打鳥的行為了。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19年5月8日 (三) 14:46 (UTC)
          • Wikipedia:維基百科不是什麼#維基百科不強迫任何人參與。--MCC214#ex umbra in solem 2019年5月9日 (四) 10:48 (UTC)
            • Wikipedia:遊戲維基規則#遊戲對擾亂行為的制裁懷疑理由:引用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同時不作解釋。--Cmsth11126a02留言2019年5月11日 (六) 13:08 (UTC)
  • @Walter Grassroot啦啦啦巴拿马條目顯然有關注度,存廢討論也已快速保留。再者,違反3RR是事實,無庸置疑。--MeritTim 2019年5月10日 (五) 04:49 (UTC)
  • (!)意見 講真的,關注度指引給出的「可靠來源」「有效介紹」是很不錯的方針。這篇條目也恰好符合了這幾點要求。有非一時的媒體報道且為有效介紹的人或事物,毋庸置疑是具備關注度的。「只有整個宇宙都知道的東西才有關注度」這一想法是非常錯誤的。--風雲北洋Talk 2019年5月13日 (一) 00:01 (UTC)
    • (!)意見:這是稻草人論證(現在爭議點是現存參考資料是否足夠證明此人有關注度,貴用戶可能誤解此為「現存參考資料是否足夠證明此人在全世界有關注度」,但「在全世界有關注度」只是有關注度的其中一種可能性,證明要求「在全世界有關注度」錯誤不足證明他人錯引方計。)--Cmsth11126a02留言2019年5月13日 (一) 04:40 (UTC)

Kezpe討論 · 貢獻 · 日誌封禁 · 過濾器 · 全域帳號資訊

Wttwcl討論 · 貢獻 · 日誌封禁 · 過濾器 · 全域帳號資訊

  • 文化大革命 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 爭議有二,一是戚本禹的評價是否要加,二是對評價者身份的描述是否使用「文革熱心參與者」一詞形容。
  • 提報人:Fire Ice 2019年5月15日 (三) 12:37 (UTC)
  • 處理:
  • (!)意見我給出的引用資料已經很明確指出朱永嘉跟黃廉兩人都參加過文革,這人不知怎麼回事死不承認硬要回退這敘述,請管理員或網友好好勸勸他請他冷靜點 --Wttwcl留言2019年5月15日 (三) 12:46 (UTC)
  • (!)意見黃廉是文革時重慶反到底派負責人之一,朱永嘉根據我引用資料:「四人幫集團在上海市政當局中的重要骨幹之一」,很明顯這兩人都參加過文革,這白紙黑字寫這麼清楚我不知道哪裏有問題,還是同一句話請網友跟管理員好好跟他溝通。 --Wttwcl留言2019年5月15日 (三) 12:51 (UTC)
    • 參加過文革和「文革熱心參與者」沒啥關係,我說的很清楚了,這個是原創研究。Fire Ice 2019年5月15日 (三) 12:55 (UTC)
      • 我後來把「熱心」兩字拿掉了,你根本沒仔細看就在亂回退 --Wttwcl留言2019年5月15日 (三) 12:58 (UTC)
        • 不好意思沒細看。「文革參與者」是非常模糊的形容,八億中國人誰沒參與過文革?而朱永嘉和黃廉的特殊性就在於他們是文革中提拔的重要政治人物,因此加入他們的政治身份以幫助讀者理解是合適的。Fire Ice 2019年5月15日 (三) 13:03 (UTC)
          • 我看不懂你在講什麼,既然你也承認這兩人參加過文革,那我寫的敘述:「文革參與者」應該沒有爭議才對,而且「文革參與者」是相對很中立的描述,一般來講,不應該有太大爭議 --Wttwcl留言2019年5月15日 (三) 13:09 (UTC)
            • 是在說與其寫「文革參與者」,不如寫「前重慶市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前中共上海市委常委」。Fire Ice 2019年5月15日 (三) 13:17 (UTC)
            • 你這種寫法一般人看不出參加過文革,除非是專門研究文革的專家才知道,維基是面向大眾不是寫專業論文,這種寫法在這裏意義不大 --Wttwcl留言2019年5月15日 (三) 13:22 (UTC)
            • 你這種描述對一般人來講比「文革參與者」更模糊,一般人不會懂這些title在文革中代表的意義,沒有必要堅持這種細節,你要想改的話可以往文革積極加入者、文革熱情支持者或文革時重慶某派負責人這種大方向的描述去思考,這種title的細節一般人不會了解,沒必要堅持 --Wttwcl留言2019年5月15日 (三) 13:54 (UTC)
              • 總比不知所云的「文革參與者」好。至於「文革積極加入者、文革熱情支持者」,都是原創研究。Fire Ice 2019年5月16日 (四) 00:58 (UTC)
              • 這兩人都有維基條目,如果你覺得他們在文革中的角色很重要可以找資料去這些條目編輯,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去看,有無必要在一個簡介式的文革評價裏扯這些專業的 title 術語,這我不是很確定,比如講你不覺得這些 title:「文革時期重慶市革命委員會副主任」、「文革時期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委寫作組總負責人」 有點長嗎?這對一般人閱讀來講是種負擔且也未必看得出真正意義,簡單講這些title對一般人的理解講最好也不過跟「文革參與者」一樣,差點的話甚至會搞混讀者,但對專家或熱心研究者這些title可能又嫌不夠,所以不如把這些經歷寫在它們各自的維基條目裏,然後在文革評價中保持簡潔的介紹。還有根據簡介證實這兩人都積極參與過文革,所以放在這裏適不適當是另一回事,但形容他們積極參與文革不算原創研究。 --Wttwcl留言2019年5月16日 (四) 04:11 (UTC)
              • 最後善意提醒一下,維基百科面向大眾,不是個人筆記也不是個人部落格只讓自己或小圈圈看得懂就好,請在編輯時不要太自我中心,要考慮一般人能否理解吸收。--Wttwcl留言2019年5月16日 (四) 05:07 (UTC)
            • 補充一下,如果是知名人物比如江青,很多人都知道他在文革的角色,這種可以用你這種寫法給出比較精確地描述,但不是很知名的人用你這種寫法只會讓人困惑 --Wttwcl留言2019年5月15日 (三) 14:12 (UTC)
              • 多言無益。「文革時期上海市委寫作組總負責人」普通讀者沒什麼看不懂的。「文革參與者」只是說他們參加過文革,信息量太低。Fire Ice 2019年5月16日 (四) 06:51 (UTC)
              • 中文當然看得懂,但代表意思一般人看不懂,比如我就看不懂這「文革時期上海市委寫作組總負責人」除了代表他參加過文革,還有何特別意義,我還是對文革有點概念的人,一般人搞不好只認為是個普通的公務員職位。所以是你的寫法對一般人資訊量太低不是我,這簡單常識請你不要有偏見不肯接受。 --Wttwcl留言2019年5月16日 (四) 07:16 (UTC)
              • 如果你不相信的話,那請告訴我:「文革時期上海市委寫作組總負責人」跟「文革參與者」兩者有何重大差別且在這例子裏重大到一定要用前者?也請告訴大家,一般人可以看出兩者間有重大的差異嗎? --Wttwcl留言2019年5月16日 (四) 07:49 (UTC)
              • 更直接一點講,這所謂「上海市委」到底代表什麼,大陸人之外,你去問台灣人或海外華僑十個有九個不知道這代表什麼,更不要講「寫作組」這單位在文革中的功用了,就跟你講不要太自我中心,你熟悉的術語未必廣為人知,維基目的是讓人獲取知識,不是炫耀知識的地方。 --Wttwcl留言2019年5月16日 (四) 11:48 (UTC)

Catherine Laurence討論 · 貢獻 · 日誌封禁 · 過濾器 · 全域帳號資訊

Lisa19980325討論 · 貢獻 · 日誌封禁 · 過濾器 · 全域帳號資訊

Masdggg討論 · 貢獻 · 日誌封禁 · 過濾器 · 全域帳號資訊

  • 范瑋琪 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 與該用戶上編輯存在爭議:美籍華裔為大概念,可以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不同國家與地區的華裔,因此已經衍生出美籍台裔港籍美國人等名詞。兩岸三地人民受的教育、觀念和生活習慣有巨大差異,所以用字精確甚為重要。該用戶一直堅稱「台裔」用詞有違地域中心,不中立,但我查閱方針並沒有發現有何不當。因此建立此討論。
  • 提報人: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0日 (五) 05:11 (UTC)
  • 處理:
  • (!)意見 種族名稱為何不可用?!「華裔」「華人」雖是大概念,但這是更為規範的種族名稱,全世界都在用,華人圈普遍接受。用「台裔」太地域中心了,非常台立。你看一下中國大陸的外籍華人,都嘛用大概念的種族名稱「華裔」,哪有用「北京裔」「上海裔」?用小概念的名稱往往會造成混亂,又會顯得地域中心,還不如用大概念的種族名稱。--風雲北洋Talk 2019年5月10日 (五) 08:28 (UTC)
  • (&)建議 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要有民族認同感、文化認同感,不要動不動搞民族虛無主義。看看俄羅斯、日本這些國家,他們的民族都非常團結。--風雲北洋Talk 2019年5月10日 (五) 08:40 (UTC)
1.「美籍台裔」重定向「台灣裔美國人」,台灣人稱自己台灣人是違反地域中立嗎?可閣下依然重覆說「用「台裔」太地域中心了,非常台立。」令人費解,那美籍台裔港籍美國人甚至美籍華裔在維基有存在的意義嗎?全部重定向美籍亞裔就好了。閣下應該清楚兩岸政治事實,北京、上海等中國大陸籍貫可以和台灣作類比嗎?矮化台灣為中國大陸城市才恐怕違反地域中心吧。
2.「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要有民族認同感、文化認同感,不要動不動搞民族虛無主義」這中國大陸式的宣導口號,要給台灣扣帽子嗎?台灣籍人士一定是中華民族嗎?等同香港人一定是中國籍嗎?希望閣下明白,族群數量有一定代表性,而文化背景不同的情況下,分開討論是有必要性的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0日 (五) 21:24 (UTC)
我不介意他有任何政治立場,但是事實就如同閣下說的「台裔不等同華裔」,而該用戶頂着「地域中立」來亂扣帽子,不願接受不同立場的看法,也以可以從他語言中發現他是用「中國大陸中心」來編輯條目。—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1日 (六) 14:59 (UTC)
  • 狗氣球所謂的「台裔不等同於華裔」,請容許我邊笑邊看。台灣在古時候就已經是中國的一部分,民族也是中華民族。清朝時期還跟福建同屬一省呢。現在的台灣,也有不少是大陸人的後裔。--風雲北洋Talk 2019年5月12日 (日) 02:15 (UTC)
  • 順便插句話,范瑋琪是河北人。她在美國出生,老家在河北,長大後去台灣發展。「美籍華裔」固然可用。--風雲北洋Talk 2019年5月12日 (日) 02:26 (UTC)
  • 還有,用「華裔」可不是什麼地域中心。「華裔」是整個種族名稱,華人圈普遍認同、接受,並廣泛使用。「恭祝全球華僑華人XXXX」這類祝福語已在全球普遍使用。--風雲北洋Talk 2019年5月12日 (日) 02:56 (UTC)
1.「台灣在古時候就已經是中國的一部分,民族也是中華民族。」,古時候?白堊紀開始嗎?,這說空洞甚至沒有來源,事實上只能說「台灣屬於大清帝國」
2.「范瑋琪是河北人」這就好笑了,首先,一個美國人祖籍中國河北,從來沒有在河北生活,你硬說她是河北人。按閣下邏輯,馬來西亞華人先輩大多來自福建,那他們就後代就是福建人?第二,她從出生就具有中華民國國籍,如果按你說她長大後才去台灣發展,按中華民國國籍法,外籍人士入籍台灣,需要放棄原國籍。你的說法不攻自破
3.最後,華裔這一詞本身就具有地域性,如果華裔不存在地域中心,那麼你說台裔地域中心?很台立?再者俄羅斯、緬甸人看俄羅斯族、苗族中國人,在中國人的立場他們是不是華裔呢?還有,不要偷換概念,我是說用字遣詞精準不是否定台裔是華裔一部份。等同Hong Kong is not China, but it is apart of China nowadays 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2日 (日) 03:14 (UTC)

亞裔美國人美國華裔概念更大,地域中心範圍更小,閣下同意把華裔換成亞裔嗎?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2日 (日) 03:23 (UTC)

我也留意到閣下的編輯習慣是把「中國藝人」、改成「中國大陸藝人」,按閣下的政治立場和習慣,中國包中國大陸、臺灣和香港,為什麼不用大概念,「乾嘛分這麼細,大家都是中國人」就好?Jasonloi1997留言

  • 百度百科、維基百科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在中國藝人的條目進行兩岸三地的區分,這並不算是我的編輯習慣。當然,我寫藝人以外的條目可能就不會這麼區分了。地區歸地區,種族歸種族。話說回來,在種族方面,整個中華民族都是一個整體。用「華裔」「華人」完全恰當,沒有任何地域性。至於你說的「中華民國國籍」,我想跟你說的是,千萬不能把中華民國跟台灣劃上等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都是中國的政權。只是因為目前中華民國實際控制區域以台灣為主,因此常被稱作「台灣」。--風雲北洋Talk 2019年5月12日 (日) 05:49 (UTC)
事實上,中華民族只是存在100多年的政治理念,根本無法比照真正血統意義上的種族,我也舉了一個例子:俄羅斯、緬甸人看俄羅斯族、苗族中國人,在華人人的立場他們是不是華裔,但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謂中華民族呢。中華民國國籍方面我不想和你在這理亂扯,中華民國在1949年就後基本等同臺澎金馬,產生的文化、人文都不能代表中國,只能代表台灣。那麼該藝人作為1949年出生取得中華民國國籍的台灣人,他是精確代表台灣,還是中國大陸?還有該藝人祖籍中國河北,從來沒有在河北生活,你硬說她是河北人,你覺得合理嗎?他除了祖輩和中國大陸有聯繫,他自己文化素養和台灣接近還是中國大陸接近,這閣下已經有答案。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2日 (日) 07:06 (UTC)
    • 再者,在種族情況分明的情況下,使用「亞裔」又會顯得模稜兩可。因為亞裔除了有華裔,還有日裔、印度裔等等。這裏還要再提一下,「華裔」作為種族名稱,不會模稜兩可,也更不會地域中心。在國際社會,稱呼XX裔基本上都是用國家或種族來稱之。--風雲北洋Talk 2019年5月12日 (日) 05:56 (UTC)
如同閣下所說,使用華裔也只會模稜兩可,台灣華裔文化、理念和素養差天共地,自然需要分開討論,你覺得該藝人能代表整個華裔還是能允分代表在美臺灣人?閣下一直堅持所為地域中心、國族等,台灣人稱自己為台灣人沒有違反地域中立,台灣人不等於中國人、香港人不等於中國人,只是中國人可以包括某部分香港和台灣人,懂嗎?再重覆一次等同Hong Kong is not China, but it is apart of China nowadays,非中國籍港人或中國籍港人已經衍生出與中國大陸華人不同的文化,用華裔一概而論台裔和港裔中非華人血統的人,你覺合適嗎?最後,國際社會不是中國角度的國際社會,日本、美國和加拿大等雖然不認同臺灣是一國家,但永久居民身分證上,國籍是寫「TAIWAN」,中國大陸則是「CHINA」,按你的邏輯,「稱呼XX裔基本上都是用國家或種族來稱之」,用華裔稱呼台灣人就不妥了吧?(我不是否定台裔是華裔一部份)。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2日 (日) 07:06 (UTC)
  • (:)回應 不過范瑋琪不是台灣原住民。她出生於美國,祖籍是中國大陸河北省,民族是漢族,在台灣發展演藝事業。她的條目用「華裔」更為合適。--風雲北洋Talk 2019年5月13日 (一) 12:45 (UTC)
請正視參與討論用戶表達「台裔使文章內容更精確」這個問題,她擁有中華民國國籍是事實(台裔),我以上也提出理據交代華裔不夠精準表達台裔的問題,原住民只是例子向你說明台裔不一定是華裔,你堅持「台灣人是中華民族」的理由不能成立,遺憾閣下沒有正面回應我,如果沒有其他用戶支持你的說法,可以是達成初步共識。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3日 (一) 15:08 (UTC)
我再重複一遍,國籍歸國籍,種族歸種族。--風雲北洋Talk 2019年5月14日 (二) 05:05 (UTC)
閣下可以堅持所見,但開設討論的原因是尋維基用戶的共識,不只我和閣下的。注意避免抱着所有權和個人意見編輯條目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4日 (二) 12:14 (UTC)
小聲一句:中華民國國籍和台裔,不是一回事吧。Itcfangye留言2019年5月14日 (二) 12:53 (UTC)
1949年以後中華民國代表台灣,還是全中國?我例舉范擁有中華民國國籍是強調她和台灣的聯係,否定Masdggg君說「她只是在台灣發展的美國人」,請閣下參考台裔描述。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4日 (二) 14:13 (UTC)
「台裔指父母是來自於台灣的移民,在海外出生,或是在台灣出生、成長,之後移居至其他國家的人士。也可以用來指擁有台灣人祖先但不居住在台灣的人。」范瑋琪詞條里並沒有提到她是否符合第一條或者第二條,WildCursive在下方之第二、第三點裏提到她符合前兩條。如是,那麼稱她為台裔、華裔(祖籍河北,自動符合第三條)均沒有問題。Itcfangye留言2019年5月14日 (二) 16:45 (UTC)
我不是和閣下討論描述華裔有問題,而是使用臺裔描述該藝人更加精凖,我了解閣下的立場為「兩者均可」,不是反對台裔一詞的中立性有違Masdggg君所說的地域中立、違反方針。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4日 (二) 16:53 (UTC)
台裔還是華裔都沒有問題吧,還有像客家裔臺灣人閩南裔臺灣人的呢。—AT 2019年5月14日 (二) 11:50 (UTC)
是的,像如閣下所說的客家裔臺灣人閩南裔臺灣人,加了特定族群會更精確。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4日 (二) 12:14 (UTC)
按Masdggg君的邏輯,如閣下所說的客家裔臺灣人閩南裔臺灣人,可以用華裔來歸納,沒有獨立分類描述的必要性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4日 (二) 14:33 (UTC)
請自行參考台裔定義,該條目藝人均符合。「河北裔台灣人」可以這樣描述,美籍台裔也是事實。不用再轉回這個點討論,我已經回覆閣下三次這個問題。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4日 (二) 14:08 (UTC)

再說,河北裔台灣人是不是台灣人?台灣人是不是台裔?閣下是用什麼方式分析得出「范瑋琪屬於河北裔台灣人,亦不是台裔。」這個結論?合邏輯嗎?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4日 (二) 14:18 (UTC)

  • (!)意見
1. 范瑋琪既然生於美國,其第一身分依美國法律是美國公民,自然優先適用美國的定義命名與分類標準
2. 她的父母有臺灣身分、在臺灣結婚、從臺灣移民或移居美國,美國政府官方文件與民間對范瑋琪的用語就是依其來自何處而稱為 Taiwanese American 臺灣裔美國人
3. 范瑋琪出生時即依臺灣法律亦具臺灣國民身分,更何況她6歲時就回臺灣唸書至曉明女中,美國學業結束後回臺定居亦已約20年。
4. 美國就是依這些100%肯定、不會改變的客觀事實來定義、命名、分類。「華不華」,若無DNA驗證確認,那就純屬臆測(說不定驗了之後發現父輩是來自朝鮮半島的蒙古族、母輩是臺灣原住民族與琉球/沖繩人混血,誰知道呢?)或某些人的主觀自high自爽,處於從未被確定的狀態。
5. 新加坡總理具華裔血統、泰國有前總理具華裔血統、菲律賓有前總統具華裔血統、印尼有前總統具華裔血統,若這些人移民美國並生下小孩,美國人一樣稱這些小孩為Singaporean American, Thai American, Filipino American, Indonesian American. 古巴裔美國人有紅(?)(美洲原住民)、有白(歐洲裔)、有黑(非洲裔),但因為都來自古巴或父母來自古巴,就都被稱為古巴裔美國人。
6. 我完全看不出將與臺灣聯繫如此之強的范瑋琪依美國與臺灣用法界定為美國籍臺灣裔臺灣裔美國人臺灣人有任何問題,這是與她關係最密切且確定的屬性。別再因無知不明世事或被洗腦而跨國胡鬧,那是很幼稚而可笑的!
--WildCursive留言2019年5月14日 (二) 15:39 (UTC)
小聲請求一下第二第三點的來源(因為如我上面所說,只要這兩點有一點符合,就能稱她為台裔)。是個來源就行,不一定要符合維基的關注度之類的條件。Itcfangye留言2019年5月14日 (二) 16:49 (UTC)

https://www.joox.com/hk/artist/Wqj+UOef2mosAO5Ws9jc_A== https://ent.ltn.com.tw/m/artist_detail/267 供參考。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4日 (二) 16:58 (UTC)

  • (~)補充 「別再因無知不明世事或被洗腦而跨國胡鬧,那是很幼稚而可笑的!」這句話可以看出兩種情況:第一,WildCursive主張台獨反中,不承認一個中國,但這並不是重點;第二,WildCursive對在下進行人身攻擊,這個倒是重點。該用戶的這筆編輯,本人會記錄在冊,作為證據。--風雲北洋Talk 2019年5月15日 (三) 05:39 (UTC)
這不是討論的重點,雖然閣下覺得該用戶主張臺灣獨立對中國大陸用戶非禮,但你主張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這也對台灣用戶非禮的。「主張台獨反中,不承認一個中國」作為個人政治立場沒有問題,你認為台灣自古以來是中國一部份也沒有問題,對條目編寫沒有影響,使其精確優良就可以。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5日 (三) 05:53 (UTC)

最後提醒閣下,經過和參與用戶的討論,已經達成初步共識,台裔一詞沒有問題,沒有違返閣下所說的地域中立,部分用戶認為更精確。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5日 (三) 05:53 (UTC)

  • (!)意見 共識?我去群里問過了,不少大陸用戶並不認同閣下的說法,只是他們不願意來參與討論而已。他們覺得,怎麼解釋對方也是聽不進去。[來源請求]--風雲北洋Talk 2019年5月15日 (三) 06:05 (UTC)
    • 我只看到Masdggg自説自話,基本上在這討論中只有Masdggg反對使用「台裔」(管理員AT甚至也不反對使用「台裔」);麻煩Masdggg請出「群里」的用戶來參與討論,否則這對討論毫無幫助。我還發現Masdggg以為「裔」只能夠用於種族(「美裔」是存在的,但美國並沒有一個特有的主要種族,白人則是歐美皆有,並非美國特有)。Σανμοσα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2019年5月15日 (三) 07:36 (UTC)
    • Masdggg君,拒絕討論也是表態的一種。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5日 (三) 07:54 (UTC)
    • (:)回應那我就公開部分群聊記錄了:
  1. Walter Grassroot在評論此事時指出:「你如果猛地追,他們自然會團結起來去克你。當年我寫政治歷史條目之前,他們都有「初步共識」。」
  2. 關於Jasonloi1997提到的「初步共識」,WQL指出:「你維基的共識已經變成台灣獨立且應該是以「台灣國」名義獨立了,蓋因台灣活躍用戶佔6成而其中9成都是支持民進黨的激進獨派。」
  3. Yhx1433:「我覺得華裔沒問題。」
  4. Rickykao:「一般而言,X裔是一個大族群的名字而不是國家的名字。」
  5. 對於WildCursive的觀點,Ericliu1912表示:「我是臺灣人 但我看了也為這位閣下的理性以及法理觀念感到擔憂 「臺灣法律」跟「臺灣國民」這種東西根本就不存在。」

--風雲北洋Talk 2019年5月15日 (三) 08:02 (UTC)

請問反對使用台裔的意見?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5日 (三) 08:05 (UTC)
  • (:)回應以下是明顯反對使用「台裔」的意見:
  1. ArvinTing:「台裔他自己發明的詞吧。這種自嗨的詞彙一直會出現在維基百科上。台灣從來都不是一個國家的名稱。」
  2. DopLoe:「台裔個X啊,我第一次見這個詞。那還是應該叫華裔才對。」
  3. db190:「就是強行扯,然後扯中華民國不等於台灣,於是就不是華裔什麼的。就是鼓吹台獨嘛,有什麼好說的。」

--風雲北洋Talk 2019年5月15日 (三) 08:47 (UTC)

ArvinTing君和DopLoe君的意見我上面論述的已經回覆了,再者請他們自行參閱台裔的來源,是不是我發明的這麼有趣的意見我就不接納了,請提供更多有義意的建議吧,「台裔他自己發明的詞吧」、「我第一次見這個詞」這樣的意見建立在自己知識觀點上,沒有任何來源助證,沒聽過不代表不存在,維基就提拱這樣的平台讓你發現你缺乏的知識和別人的觀點。閣下一直要其他用戶接納中國大陸的觀點,才會達到中立,但首先,你要先接納其他國家與地區用戶的觀點,個人政治立場可以在你們群里發表,但利用它去編輯條目,否定客觀存在的事實,那我建議去百度百科,你會快樂很多。第二,中華民國不等於台灣是閣下你說的,我從來沒說台裔不是華裔,這意見對我的立論沒意義。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5日 (三) 09:07 (UTC)

沒有人說用「華裔」是錯的,閣下是不是用搞錯什麼?又回到這裏鬼打牆,我有說她不是華裔嗎?你不用證明她是華裔紿我們看,是你一直否定「台裔」一詞的客觀存在。閣下一直偷換概念,基本沒有正面回答問題,答非所問,我是和你討論用字遣詞精準問題,Sanmosa君也接出閣下對「裔」的誤解,請閣下不要再用「種族」作理據,因而不使用「台裔」描述。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5日 (三) 10:00 (UTC)

  • (!)意見 路過打個圓場,其實「華裔」,「台裔」理論上都成立,如果雙方都堅持已見不肯讓步的話,那就就寫信去問范瑋琪看他想用華裔還是台裔一詞,我想有最終且最大選擇權的還是本人的意見,大家都要尊重。 --Wttwcl留言2019年5月15日 (三) 13:45 (UTC)
純屬問題,難道條目本人認為台灣是個國家,我們就要用台灣取代中華民國嗎?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5日 (三) 14:21 (UTC)
  • 現在台灣除了中華民國並沒有其他國號,所以「台灣國」這種東西在現實中不存在,所以這只是單方面個人的意識型態,不代表現實。這跟華裔還有台裔的爭論有本質不同。還有回到范瑋琪這例子,她比較特別,因為據資料她有雙重國籍,所以你們也可以用:「具中華民國跟美國雙重國籍的台灣藝人」這種敘述來避免這種華裔台裔的爭執,當然如果她沒有中華民國國籍那這爭論就繞不過去了。--Wttwcl留言2019年5月15日 (三) 18:29 (UTC)
這是證明她祖籍是河北的來源[5]。另外,范瑋琪的父母也均為大陸人[6]。--風雲北洋Talk 2019年5月15日 (三) 14:48 (UTC)

麻煩再請你搞清楚我不是和你討論他父母是不是河北人,我沒有反對她祖籍是中國河北,閣下再次偷換概念,其他台灣歌手是不是台灣人和她沒有關係,我是和你討論用字遣詞精準問題,和你錯誤否定她是台裔的事實。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5日 (三) 14:56 (UTC)

  • 你也應當解釋為何反對使用華人圈普遍接受的、避免地域中心的「華裔」。你用「台裔」,在一些華人看來是精確稱呼,但在其他一些華人(尤其是大陸人)看來,你的這一做法是在搞地域中心、去中華化。用「華裔」大家基本上都沒什麼意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講漢語,寫漢字;但用「台裔」的話,就會有一大群人有意見。精確稱呼和避免地域中心,看看你要選哪一個。--風雲北洋Talk 2019年5月16日 (四) 05:02 (UTC)
1.首先,我沒有反對。我是說台裔比華裔更精確,參與此處的數位用戶甚至管理員已經說過「台裔沒有違反地域中心」,所以你第一句不成立。
2.台裔不同等於你所謂的「中華民族」,「民族都是中華民族,講漢語,寫漢字」表證已經不成立,是假命題。原因上面許多用戶已經解釋過,我不再重覆。
3.既然「台裔」一詞不違反地域中心,你最後的結論也不成立。使用「台裔」精確性較高,也是論證結果。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6日 (四) 06:43 (UTC)
另外,有些情況下台裔並不是華裔,例如台灣原住民。」Sanmosa君這說了這個,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到?閣下認為台灣人(台裔)屬於中華民族,但原住民就不是中華民族。你這恐怕是偽命題。我沒有反對台裔是華裔的分支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6日 (四) 11:18 (UTC)
  • 你是什麼樣的人我知道。我希望你不要再扯這些了,我還要繼續貢獻維基百科,也懶得跟你繼續扯下去。不過我還是要明確地告訴你,此條目是絕對可以用「華裔」的。--風雲北洋Talk 2019年5月16日 (四) 08:17 (UTC)
我是什麼人我表達很清楚,你不知道的話那才是問題。倒是閣下不亂扯一大堆有的沒的我就心滿意足了,我論證很清楚,閣下放棄討論是你的選擇,提醒閣下不討論回退是違反方針的,建議閣下還是提出一些沒有那麼虛無的論證來否定「台裔」存在的真實性而准確性。不是那些中華民族、「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一部份」的政治術語作為所謂的證據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6日 (四) 11:18 (UTC)
Sanmosa說過:「台裔現時在某些程況下可以作為「華裔」下的分支之一。」范瑋琪祖籍河北,非台灣原住民,照應Sanmosa所說的情形,即「可作為華裔的分支」。因此用「華裔」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另外,「中華民族」不是政治術語,而是民族/種族名稱。--風雲北洋Talk 2019年5月16日 (四) 14:00 (UTC)
煩請閣下再搞清楚,我沒說過「華裔」有問題而是使用台裔更精確,所以閣下不用告訴我她是不是華裔,為什麼是華裔。再者,請你讀清楚Sanmosa君說的話:「「台裔」一詞完全沒問題。首先,它(台裔)現時在某些程況下可以作為「華裔」下的分支之一,使文章內容更精確。」,不要剪輯別人的發言成全你自己的觀點。最後中華民族被創造的目的,它的定義就寫明「中華民族,是一個政治及國族概念」「故中華民族並不是單純的民族、種族、公民的人群分類概念而是政治詞彙」,我不在這裏多說了,有連結,請自己參閱它為什麼會存在。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6日 (四) 15:06 (UTC)
  • (!)意見 剛看完了各位寶貴的意見,我補充一點,「自古以來」在歷史學專業研究者看來,是一句耍流氓的話,作為任何理論的邏輯基礎或實施基礎都是不可信的。作為大陸編者,同時也與北洋兄有過編輯分歧與討論經歷,我想指出一點微小的見解,絕大部分大陸編者還是很克制的,雖然我們從幼兒園起就被灌輸一些現在看來是很荒謬的用詞和思想,同時也非常缺乏網絡社交禮儀的訓練,所以一些編輯在行事時會不自覺地展現出一種類似嬰兒的行為模式,但這並不是其本意。我個人認為,有關於台灣的條目,台灣編輯是理所當然的擁有較為優先的發言權的;正如有關於大陸的條目,大陸編輯擁有較為優先的發言權一樣(當然,由於大陸的網絡封鎖,很多條目還需要非大陸的中文編者們的幫助)。還有一點需要補充的是,很多百度百科的經驗不值得我們在編輯維基百科的時候使用。

Daniel J Zhao留言2019年5月18日 (六) 05:52 (UTC)

我在此也作出一個倡議,希望大陸編者在與台灣編者進行編輯討論的時候不要以對方的政治立場作為反對的依據,特別是當這一立場的判斷是基於自己的立場時。北洋兄在上面的討論中援引了部分大陸編者的言論,但據我所知他們是非常理性克制的,況且北洋兄也只是截取了這些編者們的隻言片語來代表他們的立場,以支持自己的觀點,同時這些隻言片語的拼湊也不能代表全部大陸編者的觀點。北洋兄的這一做法是不可取的。Daniel J Zhao留言2019年5月18日 (六) 06:10 (UTC)
  • (:)回應 「華裔」中的「華」指的是華人/華族。另外,有的我完全看不出什麼「理性克制」,WildCursive說的「別再因無知不明世事或被洗腦而跨國胡鬧,那是很幼稚而可笑的!」這一政治狂熱言論已經是在假定惡意,對在下進行人身攻擊。還有,本人對「自古以來」一詞的理解是「從古代開始到現在」,古代指的就是近代以前的那段漫長的舊時期。--風雲北洋Talk 2019年5月18日 (六) 06:23 (UTC)
  • 「自古以來」是個模糊說法,北洋兄顯然沒有學好歷史,正因為這一說法的模糊性,所以幾乎所有的立場都可以將「自古以來」用作理由、找到依據,也因此不能作為立論的憑據。北洋兄的很多用詞大陸用戶習以為常,但非大陸的華人用戶會不習慣、甚至反感。在北洋兄看來中立的做法,其他用戶可能會視為破壞,這也情有可原、無可厚非。北洋兄很明顯沒有理解社群的含義和對等尊重的含義。當我們大陸用戶這樣做的時候,台灣用戶相應的也可以對大陸條目進行我們所謂的「破壞」,所以,在急於為自己辯解之前,先想想我們是否有不尊重台灣編輯的行為。Daniel J Zhao留言2019年5月19日 (日) 08:25 (UTC)
看到上面用戶提到資料顯示她擁有雙重國籍,我去Google上找了一下,沒找到可靠的來源。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找的姿勢不對。我是覺得如果真的有雙重國籍,這個問題應該會更好解決的。--№.N留言2019年5月19日 (日) 14:14 (UTC)
http://www.gdwht.gov.cn/index.php/news/details/id/22192.html

「台灣地區」非「美籍歌手」,根據中國官方批文描述,證其持台胞證在中國大陸活動Jasonloi1997留言2019年5月19日 (日) 15:46 (UTC)

  • 你認為「自古以來」模糊,那我就具體講是什麼時候了。我要說的跟Sanmosa的大致相同。就政權管轄而言,台灣被列入中國版圖始於宋元時期。南宋時期,台灣的澎湖被劃入福建路;元朝時期,政府設立澎湖巡檢司,開始正式管轄台灣。台灣在明朝時期曾被荷蘭殖民,後被鄭成功收復,再被清朝統治;清朝末期被日本殖民,抗戰勝利後中華民國將其收復。台灣在宋元之前是沒有政權管轄的,但這不意味着台灣與中國大陸毫不相干。遠古時期,台灣與中國大陸連在一塊,之後地殼運動形成台灣海峽,台灣島成為中國大陸的大陸島。三國時期,吳國國君孫權派人前往台灣;隋朝時期,隋煬帝三次派人前往台灣。唐朝起,就有漢人在台灣定居。這些歷史事實,足以證明台灣與中國大陸、台灣人與大陸人關係淵源。--風雲北洋Talk 2019年5月19日 (日) 16:51 (UTC)
  • (!)意見已在WMC線下QQ群內與北洋兄交流,我保持原意,但不再參與此討論。歡迎各位加入維基人文社科專題QQ群聊,群號622236314。祈盼路過的各位,參與人文社科知識公益分享、掃盲,以提高中文維基編者的人文素養。讓我們共同為營造良性的中文維基社群環境而努力。

丹尼爾敬上 Daniel J Zhao留言2019年5月20日 (一) 13:38 (UTC)

Wongan4614討論 · 貢獻 · 日誌封禁 · 過濾器 · 全域帳號資訊

User:Silvermetals討論 · 貢獻 · 日誌封禁 · 過濾器 · 全域帳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