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專題討論:物理學/成員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請幫助完成條目[編輯]

請大家幫助完成聲學光學原子和分子物理學半導體物理學計算物理學非線性物理學條目。——Tevatron 05:38 2005年6月28日 (UTC)

考慮到英文維基的全面性,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從英文多翻譯過來.Michaelkd

我覺得我們還可以從紙質文獻上查找內容,添加上去。懂中文和英文之外的第三國語言的朋友也可以從其它語言吧東西翻過來,特別是法語和德語。User:Xeusino

弦理論也請大家先從從其它語言WIKI上翻一些--Chenfushans (留言) 2008年8月3日 (日) 09:04 (UTC) 2008.8.3 16:57[回覆]

可見光不是紅、橙、黃、綠、藍、靛、紫嗎? 為何在 Template:EMSpectrum 中是紅、橙、黃、綠、青、藍、紫? Martin 04:46 2006年5月12日 (UTC)

都一樣。--Tevatron 05:21 2006年5月12日 (UTC)

據說現在發現[靛]是不存在的(我們天文學老師說),各位查查看相關論文Sppmg 13:38 2006年5月17日 (UTC)

已改為紅、橙、黃、綠、藍、靛、紫。紅、橙、黃、綠、青、藍、紫是小孩子的說法,與前者並不一樣,不信的話可以去做實驗看看結果。 --Chaplin (我的對話頁,通知我) 07:14 2007年2月16日 (UTC) 紅、橙、黃、綠、青、藍、紫是正解 大明 19:27 2007年4月13日 (UTC)

高速旋轉的物體能否抵消重力?[編輯]

此疑問是我在看ufo相關資料的時候提出的。可能自己的物理知識比較局限,所以在這裏發出來,請高人指點。

1. 設想一個理想的圓環,環足夠細,圓環直徑為1米。那麼當環在沿環心做水平旋轉運動,且環邊的線速度達到第一宇宙速度的時候(假設圓環有足夠的強度承受離心力),此圓環是否就可以浮空了?

2.把圓環引申為質地均勻的圓盤,當速度達到某一高度的時候,是否能逃逸?

3.兩個相同質量的圓盤從圓心處相連,並反向旋轉(抵消扭矩,雙翼直升機上有用過)是否可以當作飛碟的一種動力?

--------------------------------------------- 以上純屬個人猜想

全都為否。--Tevatron 04:49 2006年6月13日 (UTC)

能不能簡單解釋一下?


答案: 全否.

解釋可以針對問題 1 做出, 其他兩個問題類似.

我們可以從三個途徑加以解釋.

1. 最簡單的思考方法: 質點系動力學. 假設勻速率旋轉的圓環在某時刻時沒有平動速度 那麼之後 質點系質心的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

2. 受限軌道運動解析: 設想地心到圓環質心的連線為軸 A, 有一個自由的無質量軌道限制圓環上每個微小片斷的運動, 實際上圓環上的張力和地心引力的水平分量 F1 也就是垂直於軸 A 的分量共同起到了這個軌道的限制作用, 那麼地心引力的另一個分量 也就是平行於軸 A 的分量 F2, 總垂直於軌道. 於是軌道可以看作是一條直線 其上的圓環質點都受到大小和方向全同的 F2 的作用, 整個軌道和質點都要沿 F2 的方向下落.

3. 一般的動力學分析: 要寫出一般的動力學方程, 我們可以發現這些方程只能用等價於方法 2 的角度來寫, 因為水平面上的力的分量是由圓周運動決定的.

疑惑產生的關鍵: 圓周運動的速度和加速度關係 必須在一個假定的或者實際的圓弧軌跡上進行分析, 而圓環上質點的運動和地心引力的分量 F2 無法構成這樣一個合理的圓弧軌跡 或者說對應 F2 的圓弧軌跡的半徑無窮大, 而不是地球半徑. 同時整個的地心引力也找不出這樣一個圓弧軌跡, 何況地心引力分量 F1 要提供一部分圓環旋轉的向心力呢.

這位同學提出的這個問題 是非常好的 很有必要讓所有高中物理課的學生思考這個問題 可以讓我們深入理解經典動力學 特別是圓周運動. :)

--Gluon 14:50 2006年10月30日 (UTC)

至空空間[編輯]

至空空間是不是有相關的理論?有沒有過被證實存在或者假設?為什麼沒有相關的條目?另外有關於電磁波在真空下的傳播應該是怎樣的?「真空中雖然沒有玄粒子,但充斥着自由物質原,因此,電磁波能在真空中自由傳播。」是正確的嗎?什麼是物資原?--☜Edison☞♩..*.★..*.♡๑ 01:18 2006年6月21日 (UTC)

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是通過電磁場。什麼「至空空間」,「物質原」之類的,都屬某些人生造的詞語或理論。--的的喀喀湖上的幽靈(talk to Louer) 02:44 2006年7月3日 (UTC)

那個好像是某民科發明的詞彙 大明 19:28 2007年4月13日 (UTC)

請幫助完成並增加有關等離子體物理的條目[編輯]

請幫助完成並增加有關「等離子體物理」的條目,另外可否將「等離子體」條目和「等離子體物理「條目合併?因為目前等離子體的大部分領域都是在等離子體物理的範圍內,在英文wiki中兩者是同一個條目,並且「等離子體物理」這個條目中內容並不多。 Ferraro 2007年4月21日 (六) 13:50 (UTC)[回覆]

感覺不要合併比較好,條目會慢慢擴充的,像等離子體物理可以包含托克馬克之類的內容,但放到等離子體就不合適了。—Tianyi 2007年6月19日 (二) 22:10 (UTC)[回覆]

請幫助完成等離子體物理的相關條目[編輯]

具體條目清單在User:Tianyi/plasmas,請幫助擴充,翻譯、自己寫均可。—Tianyi 2007年6月21日 (四) 15:47 (UTC)[回覆]

關於條目「重力能」[編輯]

條目重力能

這個條目的名稱估計是翻譯過來的,太怪了,很不符合我們平時所學的概念。初一看「重力能」的標題,以為是「重力勢能」,但是仔細看內容全都是關於「引力勢能」的。雖然「重力能」和「重力勢能」本質上都是處於引力場中的物體所具備的能量,但是平時一般我們把叫做「重力勢能」,一般在地球參考系中使用,而把叫做引力勢能,其應用範圍更廣。然而,我認為,區分這兩個相對獨立的概念還是必要的。

當然,如果香港、澳門或者台灣的叫法不同,是否需要採用繁體簡體詞彙的轉換? Alex He Di (留言) 2009年12月22日 (二) 13:29 (UTC)[回覆]

這個條目是User:凌雲萬有引力勢能移動來的,在台灣的用法中「重力」指的是大陸用法的引力。從其他語言版本內容來看,此條目的主題應當只局限於敘述引力勢能。按慣例應當移回引力勢能並添加繁簡轉換模板。—迷走SuiDreamBCS Championship! Go Gators! 2009年12月22日 (二) 19:54 (UTC)[回覆]
看到了,謝謝你。 Alex He Di (留言) 2009年12月23日 (三) 02:07 (UTC)[回覆]

物理興趣小組的人數很少啊![編輯]

Wikipedia:數學興趣小組維基人列表有70人,Wikipedia:化學興趣小組維基人列表有67人,而我們物理小組才37人!--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0年5月27日 (四) 17:52 (UTC)[回覆]

在大學裏,主修化學的學生的確比主修物理的學生多,畢業後工作機會也比較多,所以,化學小組成員比較多,這事實對我來說並不驚訝。我不了解的是數學興趣小組的成員居然會比物理小組的成員多很多,不知原因為何?Symplectopedia (留言) 一定有許多寶貴意見,為甚麼不分享解讀給大家,讓大家知道?謝謝!— 老陳 (留言) 2010年5月29日 (六) 05:38 (UTC)[回覆]

條目的分類[編輯]

請問到底按照什麼排序啊?拼音首字母?漢字第一個字?對應英文的首字母?希望大家共同決定啊~ AlexHe34 (留言) 2010年7月30日 (五) 15:02 (UTC)[回覆]

時空的盡頭?[編輯]

看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中有人說存在時間的盡頭,其實在我個人看來我很同意他的觀點,時間的盡頭不存在時間,只是由3維空間組成,在那裏沒有因果,沒有先後,事件的結果也許就在你的一念之間,為此我想是否也存在空間的盡頭,在那裏沒有你,沒有我,也沒有他,有的也許就是我們的思想,在那個甚至不能成為地方的存在,究竟有着什麼樣的秘密呢?再者時空的盡頭是否就是宇宙的開端?

蔣道偉

黑洞?白洞?蟲洞?[編輯]

其實在我個人看來,黑洞白洞蟲洞的存在是必然的,一個坍縮的星球本身是會形成黑洞百度蟲洞的,在某個宇宙中,將其看作是一個球形的,一個坍縮的星球在某個位置形成了黑洞後,通過蟲洞軌道在宇宙的另一端會哦那個樣擠出一個白洞,也許這能解釋為什麼宇宙中星球的分佈總是成群的,因為某的星球坍縮後,這邊形成的黑洞將周圍的星球「吸引」過來,再通過蟲洞運輸到另一端,白洞吐出來後,星系群就慢慢形成了,再到後來黑白洞的質量因為虧損而慢慢消失,周而復始,宇宙就這麼神奇的存在着

蔣道偉

嗯......事實上,白洞只是當初科學家想要用來解釋黑洞那有如完美黑體一般違反熱力學行為的一種假想天體,由於其行為不像黑洞一般"躲躲藏藏",而是非常的"高調"所以應是很容易觀察到的天體,但至今仍尚未發現.第二,星球的分佈之所以是成群的和星球的"前身"星雲有關,就像下雨後,引擎蓋上的水滴會因表面張力而相互吸附形成一團團水珠一般,形成星球的原料"星際氣體"自然也會因重力而相互吸引,形成一團團星雲並產生星球.第三,蟲洞是被當成"連結兩黑洞之間的橋樑"而被想像出來的,只是被認為"理論上"有可能存在,到底有沒有這種"橋樑"還不知道.--時空旅行者留言

關於電線接地的一個問題[編輯]

假設有一條交流電的火線接地,因為火線電壓為220V,而大地為0V。這中間有電動勢差,會產生電流,金屬導電是金屬外層的自由電子定向運動形成的,電子源源不斷的進入大地,自由電子勢必減少。化學上,最外層電子是決定一個原子的化學性質。那麼,導線的化學性質是否會發生改變?抑或是我的推理中有錯誤?請多指教。ツナ 2013年2月11日 (一) 05:42 (UTC)

這是交流電,不是直流電;電子會呈震盪運動,不會朝同一方向流動。只有電能會由於電阻而散發為熱能。--老陳留言2013年2月11日 (一) 15:14 (UTC)[回覆]
是交流電沒錯,但是交流電一個周期中有半個是向一個方向流動的,換言之:電流還是會流入大地。「電子會呈震盪運動」[來源請求]ツナ 2013年2月14日 (四) 12:49 (UTC)


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導線化學性質顯然沒有改變,在說原因之前,我們先來討論強化學鍵,首先是離子鍵,它是兩元素形成化合物的主因,牽涉到電子的得到及失去,"將電子殼層補滿或去掉多餘的"的能量為其結合能,結合後兩離子間便形成離子鍵(即氧化還原)有興趣的人可參考離子鍵.再來是共價鍵,由於非金屬元素無自由電子而難以如金屬一般形成金屬鍵,於是便形成"電子共有"的情形.如氫原子僅有一個殼層可容納兩個電子,但由於只有一個質子所以一般只有一個電子.因此一般在空氣中會形成兩個氫原子共有兩個電子而組成氫分子.這就是共價鍵.最後來講金屬鍵,金屬鍵是由"自由電子交換"而形成.由於自由電子未被特定原子捕獲而是隨意"遊蕩"於各原子間,所以當施加電壓時失去的自由電子會從後方補上,因此不影響其化學性質.--時空旅行者留言

M理論[編輯]

M理論中的11維空間是啥樣子的?想像不出來呀!--BiPort留言2013年6月29日 (六) 15:23 (UTC)BiPort[回覆]

M理論是很先進的理論,必需要有很好的物理與數學基礎。由於尚未得到實驗證實,很多物理學者視這理論為茶餘飯後聊天話題,不必太過當真。--老陳留言2013年6月30日 (日) 04:51 (UTC)[回覆]
那是當然的阿.高於4度時空者超出人類知識範圍只能用數學表達,低於4度時空者可預估但由於過於狹小而無法觀測.時空旅行者留言2014年5月30日 (五) 05:13 (UTC)[回覆]
==关于量子力学==

--BiPort留言2013年10月3日 (四) 19:15 (UTC)額……量子力學中的波包是神馬呀?講得簡單點和細[回覆]

量子力學中的波包即是指,如同封包一般將波形包起並傳送,一般用於解釋光子的波粒二象限性.時空旅行者留言2014年5月30日 (五) 05:13 (UTC)[回覆]

關於光線傳播的問題[編輯]

這可能是個不太標準的說法:如果在地球上筆直向前射出一道光線,光線會因地球曲率而射出太空,還是會環繞地球?謝謝(儘管我知道光線始終直線傳播)。BiPort留言2013年11月16日 (六) 08:41 (UTC)BiPort[回覆]

地球重力不足以束縛光線.時空旅行者留言2014年5月30日 (五) 05:21 (UTC)[回覆]

關於條目"茶葉悖論"[編輯]

茶葉悖論條目中於"解釋"一欄對於流動於杯底液體的描述似乎錯誤引用了"艾克曼層"一詞,請求修正與增補 時空旅行者 2017年2月18日 (六) 03:41 (UTC)

這個旁邊不是有參考來源嗎?還是說這個參考來源錯了。——꧁༺星耀晨曦༻꧂留言|2017年監管員選舉2017年2月18日 (六) 05:49 (UTC)[回覆]
但連結內容沒有資料啊,你可以點進去試試 ^ Cydrodynamics Lecture 18 ——時空旅行者對話貢獻)於2017年02月20日 11:22 (UTC)加入。
這是居然是一個死鏈。。——꧁༺星耀晨曦༻꧂留言|2017年監管員選舉2017年2月22日 (三) 15:40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