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6輕型坦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59-16」輕型坦克
1958年「八一」科技成果展覽會上59-16式輕型坦克模型,隱約可見行走部的托帶輪。

59-16式輕型坦克模型,1958年朱德總司令聽取北京工業學院匯報設計方案。
類型輕型坦克
原產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
基本規格
重量~16噸
操作人數4人

裝甲未知
主武器1門76mm 火炮
發動機V8柴油發動機

59-16輕型坦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1950年代提出研發的一種16噸級輕型坦克方案,該方案被終止從未量產列裝[1]

發展史[編輯]

195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考慮東南沿海地區作戰需要,提出了自行研製輕型坦克的計劃。之後,由北京工業學院(即北京理工大學)提出研製16噸級輕型坦克的設想,更多的考慮地形通過性。1958年6月設計任務正式下達,研發代號「59-16」(意思是「1959年建國十周年獻禮工程的16噸輕型坦克方案」)。1958年8月1日「八一」科技成果展覽會上59-16坦克模型展出,設計方案通過評審會之後被定為國家項目,是冠以「131」名稱的研發計劃[註 1]最初兩個設計方案之一。由北京工業學院負責設計底盤部分,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負責設計炮塔戰鬥部,完成總體設計後由哈爾濱第一機器製造廠 (674廠)、吉林柴油機廠 (636廠) 負責試製。[2]

按照其設計方案,這款坦克的重量在16公噸左右,發動機橫置,液力傳動,液壓助力操縱,行走部是小負重輪+托帶輪的形式,鑄造炮塔,紅外夜視儀,裝備一門76毫米口徑坦克炮,採用較多新技術。在後續設計中完善了方案,圖紙的修改持續到1959年1月。之後又下令液力傳動、液壓助力操縱改成機械式設計。[2] 但因爲這款坦克只有16噸的原因裝甲過於薄弱,而且設計方案技術也不成熟,很多新的部件設計超過當時中國的工業技術水平,特別是發動機存在技術問題難以解決,故59-16坦克的設計方案於1959年5月被終止。

註釋[編輯]

  1. ^ 62式輕型坦克的研製最初由北京工業學院、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哈爾濱第一機器製造廠(即674廠)提出了三個原始方案,北京工業學院59-16方案結合了「哈軍工」A101方案進行設計,併到674廠進行研製,這就是編號為「131」的設計方案,既是62式輕型坦克研製早期的設計方案。定型的62式輕型坦克工廠代號也是131。

參見[編輯]

參考[編輯]

  1. ^ 《讲武堂画刊》:中国自用坦克发展秘辛. [2015-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6) (中文(簡體)). 
  2. ^ 2.0 2.1 59-16轻型坦克的研制始末. 2021-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8) (中文(簡體)). 坦克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