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革命紀念館

座標39°59′31″N 116°11′59″E / 39.99194°N 116.19972°E / 39.99194; 116.1997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香山革命紀念館
香山革命 紀念館在北京的位置
香山革命 紀念館
香山革命
紀念館
位置 北京市海淀區香山街道
開放時間 2019年9月13日
總面積 2.4公頃
經緯度 39°59′31″N 116°11′59″E / 39.99194°N 116.19972°E / 39.99194; 116.19972

香山革命紀念館是位於中國北京市海淀區香山街道的紀念館,是中國迄今為止唯一一家以「為新中國奠基」為主題的紀念館[1]。紀念館與香山革命舊址共同組成香山革命紀念地,其中香山革命舊址位於香山公園內東南部,由雙清別墅、來青軒等八座建築組成,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1949年3月至9月的駐處和辦公地,而紀念館的展覽核心也是這段歷史[2]

歷史[編輯]

香山革命紀念館始建於2018年4月23日[3]。2019年9月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前往香山革命紀念地,參觀香山革命舊址和香山革命紀念館並觀看《為新中國奠基》主題展覽[4]。2019年9月13日,紀念館向社會公眾開放[5][2]。2019年9月28日,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一行參觀香山革命舊址和紀念館。俄羅斯駐華大使館是首個集體參觀香山革命紀念地的外國駐華使館[6]

紀念館開放首個星期即接待團體觀眾550餘批次,佔到遊客總數的90%以上[7]。北京市各區各街道黨政機關[8]紅十字會社會團體[9]中國美術館事業單位[10],以及北京大學[11]北京航空航天大學[12]等高校先後組團來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參加者大多數為中共黨員,也有共青團員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7][13]國慶節期間,為確保觀眾的參觀效果,紀念館不再接待團體預約[7],累計接待零散遊客近2萬人次[14]。2019年10月13日,紀念館開放一個月內已接待超過10萬名遊客[15]

建築概況[編輯]

香山革命紀念館位於北京西郊的香山腳下,距離香山公園東門約650米[1],總面積2.4公頃,建築面積17985平方米。紀念館主設計師為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莊惟敏,建築風格屬於新中式風格,擁有南北向和東西向兩條軸線[16][17]。紀念館建築高度22.5米,分為兩層,一層內設專題展廳、學術報告廳、觀眾休息區、觀眾服務區、文創產品區、文物庫房、餐廳和辦公等區域,二層為主場序廳,環形設計,高8米,面積540平方米,序廳正中為「毛澤東同志在香山」雕塑,背景為面積320平方米的油畫「香山之春」,雕塑左側為「渡江戰役」浮雕,右側為「共商國是」浮雕,雕塑和浮雕均由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創作[3][10]。紀念館擁有兩個廣場,一層東門外的東廣場面積約760平方米,二層南門外南廣場面積約3600平方米。南廣場為禮儀廣場,可用於舉辦重大紀念活動和黨員教育活動[1]

紀念館融合現代工藝與傳統元素,建築外立面選取金鏽石作為干掛石材,屋頂使用仿古漢唐陶瓦,斗拱和檐口等傳統元素使用鋁合金不鏽鋼作為材料,大門則保留了古建築中常用的黃銅材質。建造過程共使用58000片漢唐陶瓦、104個金屬斗拱、16000平方米干掛石材和3600平方米玻璃幕牆。為達到使用年限100年的設計目標,紀念館建築結構中使用了鋼筋4500噸,混凝土2.6萬立方米,澆築了600多根柱子[17]

紀念館在設計建設中蘊含了諸多與新中國成立70周年相關的細節。紀念館南門28根廊柱,象徵中國共產黨從建黨到新中國成立28年的歷程;用於舉辦重大紀念活動和黨員教育活動的南廣場上,專門設置了國旗及旗台,高度為19.49米,寓意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於1949年;紀念館二層東側設置的「四梁八柱」造型,蘊含着中共中央在香山為新中國搭建「四梁八柱」的寓意[16][4]

香山革命紀念館在設計和施工中堅持了綠色、節儉的理念,注重對香山歷史文化環境的傳承和保護。紀念館的設計遵循「消隱」「減量」理念,通過綠化設置弱化建築體量,讓紀念館從外觀上縮減體量;通過設置天井和入口退台等空間,在保證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減小建築規模。為了讓紀念館與香山的自然環境融合,設計過程中還曾經請來「三山五園」的研究專家對方案進行論證,建成以後從香山的半山腰和香爐峰等地俯瞰,基本看不到紀念館的存在[1]。紀念館的建築材料全部採用國產產品,土方也是就地取材,挖出的土方大約70%實現了現場二次利用,既節省材料又避免揚塵。紀念館的園林綠化設計保留了建築原址近95%的樹木,同時還補種了一些本地樹木[16]。為保留一棵槐樹,紀念館在建設中整體往東移了5米[1]

館內陳設[編輯]

2020年12月18日,香山革命紀念館展出毛澤東200餘封電報手稿

香山革命紀念館在開館之初設置了《為新中國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題展覽,展覽面積6000平方米,集中展示了香山的革命歷史[2]。該展覽按歷史發展脈絡,由「進京『趕考』」「進駐香山」「繼續指揮解放全中國」「新中國籌建」「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永遠奮鬥」五大部分、十五個單元構成,以歷史照片、歷史文物、檔案及視頻為主要內容,共展出圖片約800張,各類文物1200件。該展覽還設置了十個主要駐足點,重點展示北平和平解放、進京「趕考」、西苑閱兵渡江戰役政治協商會議開國大典等內容[16]

在香山革命紀念館籌備建設過程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承擔了香山革命紀念館的文物徵集工作[18]。展覽文物幾乎全部是新徵集而來,主要有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手跡、各版本《論人民民主專政》、開國大典上升起的第一面國旗天安門城樓上懸掛的紅燈籠[18]

開放情況[編輯]

香山革命紀念館免費參觀,參觀需提前預約。紀念館每天上午9:00開館,下午4:00停止檢票,每周一閉館,節假日照常開放(農曆除夕至大年初三閉館)[5][2]

參見[編輯]

參考來源[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倪偉. 纪念馆为保留一棵槐树整体东移5米. 新京報. 2019-09-16 [2019-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 2.0 2.1 2.2 2.3 張璐. 香山革命纪念地即日起开放 香山纪念馆可预约免费参观. 新京報. 2019-09-12 [2019-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 ^ 3.0 3.1 羅曉靜. 解密香山革命纪念地:首次开放八处旧址 新建两层纪念馆. 新京報. 2019-09-12 [2019-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4. ^ 4.0 4.1 习近平视察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 新華網. 2019-09-12 [2019-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5. ^ 5.0 5.1 香山革命纪念地分布介绍. 《北京青年報》. 2019-09-16 [2019-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7) (中文(中國大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6. ^ 溫馨; 成欣. 俄罗斯驻华大使参观香山革命纪念地. 新華網. 2019-09-28 [2019-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7. ^ 7.0 7.1 7.2 李祺瑤. 香山革命纪念地开放首周迎客12万余人 将开启网上预约. 北京日報. 2019-09-20. 
  8.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 区四大部门领导赴香山革命纪念地瞻仰学习. 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政府. 2019-09-26. 
  9. ^ 海淀区红十字会赴香山革命纪念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 中共北京市海淀區委員會. 2019-09-19. 
  10. ^ 10.0 10.1 雕塑讲述党史,无声掀起巨浪 ——中国美术馆赴香山革命纪念馆开展学习党史活动. 中國美術館. 2019-09-20. 
  11. ^ 王岩. 北大领导班子赴香山革命纪念地参观学习. 北京大學新聞網. 2019-09-26 [2019-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2. ^ 潘耀鵬. 我校组织党外代表人士赴香山革命纪念地开展主题教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聞網. 2019-09-30 [2019-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3. ^ 北京市各区党员干部赴香山革命纪念地瞻仰学习. 北京日報. 2019-09-23. 
  14. ^ 周依. 香山革命纪念馆本月将开通网上预约. 新京報. 2019-10-08 [2019-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5. ^ 王斌. 香山革命纪念馆首月迎客10万人. 北京青年報. 2019-10-13. 
  16. ^ 16.0 16.1 16.2 16.3 季小波; 魏孟佳. 为新中国奠基——揭秘香山革命纪念地. 新華網. 2019-09-13 [2019-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7. ^ 17.0 17.1 趙瑩瑩. 记者探访:香山革命纪念馆究竟如何落成的?. 北京晚報. 2019-09-17 [2019-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8. ^ 18.0 18.1 張璐. 香山革命纪念馆十件文物背后的故事. 新京報. 2019-10-03 [2019-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3).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