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雙溪蘭
馬來西亞城鎮
Sungai Ruan
雙溪蘭的天際線
綽號:水果村、SR Town
雙溪蘭在彭亨州的位置
雙溪蘭
雙溪蘭
坐標:3°48′N 101°54′E / 3.8°N 101.9°E / 3.8; 101.9
國家 馬來西亞
州屬 彭亨
創立1948年
面積
 • 總計10 平方公里(4 平方英里)
人口(2010)
 • 總計10,000人
 • 密度1,000人/平方公里(2,590人/平方英里)
時區馬來西亞標準時間UTC+8
郵區編號27500
電話區號+60-9
車輛號牌C

雙溪蘭馬來語Sungai Ruan)是馬來西亞彭亨州勞勿縣的一個聚落。

雙溪蘭新村的人口約六千人,華裔佔大多數,是一個淳樸的典型華人新村集中定居點,該村民風淳樸,村民以務農為生。並且是在勞勿郊區,但新村內的花園屋房產價值卻不比市區花園區便宜。由於在雙溪蘭山明水秀和生活環境不錯,加上新村內設備完善,在衣、食、住、行上的基本的條件,都能滿足雙溪蘭村民需求。因此,花園屋業的蓬勃發展,是村內繁榮的象徵;除了地方上的村民購買外,同時也吸引了一些遊子回鄉發展,使村內的人口稍微增長。附近又有白葉山旅遊勝地。

「翠雀珊瑚」在勞勿雙溪蘭新村大受歡迎,這種紅葉瓣青翠狀的花朵類似小鳥,所以又名小鳥花。在雙溪蘭新村,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即「屙金蛋」,因意頭好,所以人人種植,蔚然成風。

歷史[編輯]

1950年初期,是馬來亞英國殖民地政府在長達12年的緊急狀態中設立的一系列華人集中定居點。為了阻止郊區的華人與森林中的馬來亞共產黨游擊隊接觸和威脅,當時英殖民政府積極展開全國移民政策,便將原本散居在郊外華人集中起來並設立了華人新村。在戒嚴時期,當時的雙溪蘭新村是「共產黨黑區」。

當時雙溪蘭新村的大馬路由南部幼兒園處到北部郵政局為根據,早年商店多集中在大馬路兩旁,也是雙溪蘭的熱鬧地區。歲月不留情,雙溪蘭新村大街店屋建築逐漸老舊,近年來新花園住宅區和商店在新村四週林立,可是,老街仍然是雙溪蘭的中心點。大街北端和南端的店屋同樣在上世紀1950年代建起,可是為何北端大街建築為三層樓鋼骨水泥建築,而南端多為陳舊木板屋呢?雙溪蘭新村開辟初期只有一條大馬路。

勞勿立卑路四英里地帶(賓都巴當)和新村原址附近的數十戶人家,當時就集被集聚在雙溪蘭新村內。「初期的新村共有住宅和商店約有430戶,整個新村設有內外二重有刺鐵線籬笆,只有一條大馬路貫通南北。「雙溪蘭新村開辟之初,政府為再度搬遷,並沒有分配店地給予商家,後來搬遷計劃取消,只好將大馬路兩旁屋地一分為三,改成3塊店地,每間店面面積為22英尺寬66英尺長,也因為如此,早年南北端商店並無後巷。」

雙溪蘭榴槤的季節

1981年初期[編輯]

1981年4月27日晚上,大街北端店屋中間的群樂茶室突然失火,大火迅速燒毀25間店和3間住家。在志願消防隊隊員的努力之下,火勢受到控制和撲滅,北端燒剩兩間店屋,而南端火路則在舊地方議會原址處被截斷,只波及樓上木板。火災過後,三層樓鋼骨水泥商店建起,大街街景大不同。大馬路的三層樓鋼骨水泥商店建好之後,在這裏營業的商家生意日隆,蓋過南端店鋪。

鋼骨水泥商店前的5間新店,前身為米較場,業主鍾譚發在1957年以其碾磨谷機倉執照招人承標營業,每月租金335令吉悉數交給雙溪蘭華小董事部作為行政費,為期20年。米較場較後由地方議會接管,1990年代末,勞勿縣議會將之翻新,並出租給予商家營業。時代不斷進步,雙溪蘭的發展一日千里,各花園的林立使到雙溪蘭新村的面積不斷擴大,道路也增多了,老街,只給老前輩留下一個可謂先苦後甜的回憶。

2000年後[編輯]

雙溪蘭村民稱呼它為獅子山

2003年12月6日,吉隆坡支會在彭亨州勞勿縣雙溪蘭新村發起一項「愛鄉‧愛土‧愛我雙溪蘭」的環保茶會及資源回收活動,獲得廣大的回響。雙溪蘭的居民把家裏可以回收的資源都拿到環保點,以實際行動支持慈濟環保活動。儘管當天晚上,大雨傾盆,仍阻止不了村民們踴躍前來參與環保茶會。該村百人合唱團也上台呈獻一首《一個乾淨的地球》,他們用真誠感人的歌聲呼籲大家一起來淨化大地、淨化人心,做個守護大地的園丁。

2010年10月2日,勞勿特殊兒童康復中心雙溪蘭分院,今日舉行開課禮,由雙溪蘭村長李施妙主持。雙溪蘭分院的設立,是要讓居住在雙溪蘭、吉流、查力以及牙利一帶的特殊兒童就讀。宗旨是希望社會不幸人士,不分種族及宗教信仰,都能夠得到保護及協助。

2012年3月13日,雙溪蘭警方與志願警衛團合作隊伍正式成立,除了警方和警衛團成員之外,縣議會執法人員和輔警也會聯合出巡,一起防範社區罪案的發生。

2012年8月19日,中國駐馬大使柴璽對雙溪蘭榴槤讚不絕口,並以「味道獨特,先苦後甘,回味無窮」12個字來形容勞勿貓山王榴槤。自從冷凍榴獲准進口中國之後,越來越多中國人認識了榴槤。 柴璽今午在旅遊部長拿督斯里黃燕燕的安排下,到雙溪蘭1號碼頭榴槤芭參觀榴槤園並品嚐美味的貓山王榴槤。柴璽首次到首府以外的新村見證節目的進行,參觀雙溪蘭榴槤園和品嚐美味雙溪蘭榴槤。

教育[編輯]

雙溪蘭中學處原為雙溪蘭華小原址。雙溪蘭中學在1965年開辦,3年後教育部致函校方要求借地,當時董事部亦同意。1980年代初期,政府在學校後撥地興建雙溪蘭華小,而雙溪蘭中學從此名正言順,建立新校舍在大街旁繼續為國家培育英才。

宗教[編輯]

雙溪蘭觀音廟

勞勿人主要膜拜的神祇是觀世音菩薩,幾乎所有的新村都有觀音廟,各有特色。都賴、積羅、雙溪內、武吉公滿、雙溪蘭、雙溪查力等新村,以及市區都賴路和立卑路都有觀音廟(堂)。

特產[編輯]

雙溪蘭和雙溪吉流盛產本地水果,有出名種榴槤(果王),也有著名的白葉山瀑布是有吸引遊客的條件。

雙溪蘭美食燒雞翼30多年歷史,味道回味無窮,整排雞翼在炭火上慢燒,與快火燒烤不同,味道獨特,蜜糖味香濃,雞翼也不會鹹。雞翼不要太小,以及醃料要足。面子書裏榜上有名 - 謝九燒雞翼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