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璚 (成化進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陳璚
陳璚 (成化進士)

《五同會圖》之陳璚,身着獬豸補子常服,明丁姓畫師繪,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大明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籍貫 直隸蘇州府長洲縣民籍
族裔 漢族
字號 字玉汝,號成齋
出生 正統五年(1440年)
直隸長洲縣
逝世 正德元年(1506年)九月十日
京師
配偶 配嚴氏,封淑人
親屬 (子):陳鎡、陳鑰、陳鍵、陳鍭
(孫)陳道復
出身
  • 成化四年戊子科舉人
  • 成化十四年戊戌科進士出身
著作
  • 《成齋集》

陳璚(1440年—1506年),字玉汝,號成齋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屬江蘇蘇州市)人,明朝政治人物。成化十四年進士,累官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生平[編輯]

正統五年(1440年)出生。[1]早年出身國子生。與同郡王鏊吳寬沈周等過從甚密,並頗多書畫收藏。應天府鄉試第十二名。成化十四年(1478年)登戊戌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戶科給事中,升都給事中。累官南京左副都御史。為人善諫,曾上言彈劾寧陽侯陳輔諸多不法之事。[2]弘治十七年,七月十五日,海賊施天泰行率12舟至太倉縱火搶劫,西至明子橋。朝廷命令陳氏與巡撫魏紳共剿之。魏紳命令知府林世遠將施天泰招降,免死,流放滇南。一年後,其餘黨施安等復猖獗。[3]因此遭抨擊,遂致仕。[4]正德元年(1506年)卒,年六十七。[5][6]

著作[編輯]

為古文詞,不屑為腐俗語,尤工詩。有《成齋集》。嘗與杜瓊陳頎等合纂《蘇州府志》。

家族[編輯]

曾祖父陳榮。祖父陳子富。父陳孟善[7]。子男四:鎡、鑰、鍵、鍭;女二。孫八:濤、淳、津、汸、漢、泓、洵、汭。曽孫四。

參考[編輯]

  1. ^ 吳寬〈玉汝年亦六十以擢僉南臺不預壽集因次前韻以寄〉一詩,有「誕節曾聞歲在申,善忘無復是生辰。」之句,可推定陳璚應生於正統五年(1440年)庚申年。
  2. ^ 王鏊:〈通議大夫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陳公墓誌銘〉,《震澤集》
  3. ^ 顧炎武《肇域志》載:「施天泰兄弟四人居半洋沙,販鹽江海,為同縣董仚所訐告,府捕之急。七月十五夜,月食,天泰以十二舟乘潮入,縱火西驅,至蠶子鋪乃還。都御史魏紳檄府州招降之,免死,戍滇南。踰年,其黨施安、鈕東山等復作亂。都御史艾璞等移駐太倉,率舟師討平之,改半洋沙為平洋,馬腰沙為馬鞍。」《明孝宗實錄》卷215載:「巡撫蘇松等處都御史魏紳及巡江都御史陳璚奏,海賊施天泰等稔惡不已,請調官軍民壯協謀撫剿。兵部覆奏命紳璚等同謀協力,隨機撫剿。務俾盡絕,毋因循縱賊,貽患地方。」
  4. ^ 《吳縣志》:「管操江劇賊施天泰等擾海上,璚引兵會巡撫魏紳不即捕滅,第誘降其首,而黨復熾。為言者所論,遂致仕。家居不一年,卒。」
  5. ^ 《明人傳記資料索引》6314:陳璚,字玉汝,號成齋,長洲人。成化十四年進士,由庶起士累官南京左副都御史,致仕,正德元年卒,年六十七。為古文詞,不屑為腐俗語,尤工詩。有成齋集。
  6. ^ 國朝獻徵錄·卷64·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陳璚傳(實錄)》: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陳璚,字玉汝,蘇州長洲人。成化戊戌進士。改翰林庶吉士,授戶科給事中,歷左給事中,都給事中。妖僧繼曉既就逮法司,擬以常刑,璚與同官暴其罪,遂伏法。妖人王良,惑眾通虜,奏令撫臣禁絕,因請重天下社學以端蒙養,則邪慝不興。有中人擊尚寶官於朝,劾之,俱坐黜。彭城伯張信,幸臣所誣,璚辨其非。歷陞大理寺左右寺丞、左右少卿,南京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兼管操江。召還,蒞院事。周府莊田與屯田相錯互爭不決,璚往勘歸之,府人多非之,璚著屯田十二難以辨。再陞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兼管操江。劇賊施天泰等擾海上,璚引兵會巡撫魏紳,不即捕滅,第誘降其首,而黨復熾,言者所論,遂致仕,家居不一年卒,時正德元年九月。賜祭葬如制。
  7. ^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成化十四年戊戌科殿試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