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趙東寰
少將
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司令部副參謀長
任期
1954年12月-1955年2月
1957年10月-1958年7月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1907-12-20)1907年12月20日
 清朝遼寧省遼陽縣
逝世2002年1月30日(2002歲—01—30)(94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配偶馬力
母校東北陸軍講武堂
獲獎 二級獨立自由勳章(1955年)
一級解放勳章(1955年)
軍事背景
服役 中國人民解放軍
軍銜 少將 (1955年)
參戰抗日戰爭
第二次國共內戰

趙東寰(1907年—2002年),遼寧省法庫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1]

趙東寰於1936年參加西安事變,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他先後任人民自衛軍團長,北上挺進支隊司令員,八路軍南下支隊參謀長、副司令員,分區參謀長、副司令員、司令員等職。他指揮河北省梅花鎮軍民,同前來進攻的日軍進行戰鬥。隨即,他在冀中12縣組織開展游擊戰爭,參加了百團大戰,為創建晉冀魯豫敵後抗日根據地做出了貢獻。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他歷任中原野戰軍第一縱隊參謀長、遼西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遼西軍區副參謀長兼後勤部長、騎兵支隊司令員、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十師師長、第四野戰軍四十二軍副軍長等職,參加了第二次四平戰役臨江戰役東北1947年冬季戰役長春圍困戰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衡寶戰役,以及伏牛山和嵩山地區的大規模剿匪運動[2][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歷任中南軍區人民武裝部第一副部長,華南軍政幹校校長、高級工兵學校校長、軍委軍事建築部副部長、軍委特種工程指揮部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工程部部長等職[4]。他堅守在國防施工一線,成為了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核試驗基地的建設者之一。

參考[編輯]

  1. ^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20世纪50-60年代授予). 人民網-黨史百科. [2022-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30). 
  2. ^ 《河南文史资料》2020年第3辑目录. 人民網-黨史百科. [2022-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2). 
  3. ^ 肖英. 铁岭籍将军赵东寰的戎马生涯. 蘭台世界. 2006, (10): 60 [2022-12-12]. doi:10.16565/j.cnki.1006-7744.2006.10.06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12). 
  4. ^ 赵东寰--中国共产党新闻. 人民網-黨史百科. [2017-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