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俄羅斯志願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西俄羅斯志願軍
西俄羅斯志願軍唯一一面現存軍旗

存在時期1918年-1920年
效忠於 臨時全俄羅斯政府
德意志帝國 (非官方)
規模50,000
參與戰役俄國內戰
指揮官
著名指揮官帕維爾·拉法羅維奇·阿瓦羅夫將軍
魯迪格·馮·德·戈爾茨將軍
標識
軍旗

西俄羅斯志願軍,或稱本莫特軍,是1918-1919年俄國內戰中在前俄羅斯帝國波羅的海諸省的一支軍隊。該部隊由德國建立,目的在於維持對俄羅斯西部(主要是被割讓給德國的波羅的海沿岸省份)的控制和對這些地區施加影響。

背景[編輯]

1917年,俄羅斯相繼爆發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為了儘快從一戰中脫身去解決白軍的威脅,列寧決定與德國和談,並最終接受了苛刻的《布列斯特和約》,割讓了俄羅斯西部大片土地。德國此時仍在與協約國在西線交戰,為了維持對佔領區的控制從而抽調東線軍隊,德國在新獲得的俄羅斯和波蘭土地上成立了多個親德軍事組織,西俄羅斯志願軍就是其一。這支軍團主要由波羅的海德意志人組成,但也吸收了少量當地的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人以及反對布爾什維克的俄軍戰俘。由於蘇俄有意在德國戰敗投降後收復之前被割讓的土地,這支軍團也捲入了俄國內戰,並站在白軍一方。

過程[編輯]

不像俄國內戰中其他親協約國的部隊,西俄羅斯志願軍團由德國支持並建立。根據康邊停戰協定第12條,在波羅的海地區的德軍應在協約國認為情況適合之時撤出。撤出的命令在1919年6月凡爾賽和約簽署後給出。然而,只有一小部分在波羅的海地區的自由軍團部隊退出了,剩餘的部隊在魯迪格·馮·德·戈爾茨將軍的領導下停留下來。為免德國被指責並激怒協約國方,戈爾茨讓自己的部隊合併到由哥薩克將軍帕維爾·拉法羅維奇·阿瓦羅夫領導的「特別俄國軍團」。這兩位將領招募了約五萬人的部隊,大部分是自由軍團士兵和以及當地德裔。也有一部分是一戰中德軍俘虜,在承諾會在內戰中對抗布爾什維克後被釋放的俄軍戰俘。該支軍隊聲稱加入高爾察克白軍,但他們真正的目的是維持德國在波羅的海地區的影響力。

1919年10月,西俄志願軍攻擊了新獨立的立陶宛拉脫維亞,並短暫佔領了里加道加瓦河西岸,卡爾利斯·烏爾馬尼斯政權則向立陶宛和愛沙尼亞請求軍事援助。愛沙尼亞軍隊派遣了兩列裝甲列車支援拉脫維亞(根據部分分析,用以作為拉脫維亞從愛沙尼亞的魯赫努島與周邊水域撤出的條件),而立陶宛當時正在與布爾什維克戰鬥,只能提出外交抗議。另外,拉脫維亞也得到了里加港的英國皇家海軍戰艦的火力支援。

11月,拉脫維亞軍隊成功將西俄志願軍驅入立陶宛境內。最終,西俄志願軍在近主要鐵路中心拉德維利什基斯處被立陶宛軍隊大敗。協約國的後來介入使得西俄志願軍的殘部從波羅的海地區撤回德國。

後續[編輯]

在撤回德國後,這支軍團失去了存在意義,因而很快被解散。由於這支軍團代表着德國民族主義(波羅的海德意志人的國家認同和故土收復主義),軍團內聚集很多德國民族主義者,因此軍團解散後很多人加入了自由軍團及其衍生組織,後來也有不少成員加入納粹黨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