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袁林
袁世凱墓鐵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所在安陽市北關區
分類近現代建築
時代1918年
編號7-1793-5-186
登錄2013年3月

袁林,又稱袁世凱墓袁公林,為初重要軍事、政治人物,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及其夫人于氏的墓葬。位於今河南省安陽市北關區勝利路,目前建築格局基本保存完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編輯]

袁林牌樓

袁世凱(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慰亭,容庵,河南項城人,為首任中華民國大總統。民國四年(1915年)預備改制稱帝,但遭到廣泛反對,於次年被迫退位,並於次年6月6日病逝。北洋政府根據其「葬吾洹上」的遺願,委派河南巡按使田文烈趕赴安陽,「慎選堪輿,勘定吉壤」,「繪具詳圖」,「招商築墓」。工程持續近兩年,耗資70餘萬銀元,建成後的墓園位於洹水北岸,佔地近140畝。[1]

當時袁世凱長子袁克定欲稱墓葬為「袁陵」,但大總統徐世昌對此反對,表示「項城生前稱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寶,且已取消洪憲年號,如果採取袁陵之名,實為不妥。」並建議稱為「袁林」。中國古代皇帝墓葬稱「陵」,而聖人墓葬方稱「林」,如「孔林」和「關林」,所以袁世凱墓被稱「袁林」,又被指為僭越。[2]

1930年代,侵華日軍在附近修建飛機場,陵區遭到破壞。1940年代末的國共內戰時期,大軍逼近安陽,國民黨軍隊從袁林砍伐大量樹木修築工事。

1952年11月,毛澤東到此參觀,指示「要把它保護好,留作反面教材」,此後政府在這裏建立了博物館,由文物部門進行就地管理[3][4]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1976年),袁林的工作人員為預防文物被砸、被搶,曾採取了多種保護措施[5]。儘管如此,文革期間,袁林被至少數百人嚴重破壞,1966年7-9月間,石人、石馬、石象、石虎、石牌坊等等都翻倒在地,石碑、石龜被推翻破壞,袁墳墓冢被挖,墓室的鐵筋洋灰裸露於外[3][4][5]。期間,紅衛兵一度試圖炸開水泥結構的墓室,但由於其結構堅固,炸墳未果[4]。紅衛兵雖未將袁林徹底毀壞,但當時給袁林留下的印記至今尚存[4]。與此同時,位於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的袁世凱家族墓地,也遭到一定破壞[6]

改革開放後,當地政府將袁林整葺一新[3][4][5]。1984年9月,袁氏後人、物理學家袁家騮第二次來袁林(第一次在1973年文革期間),由時任河南省長何竹康陪同,那時石人石馬都恢復了,袁家騮對此表示感謝[3][4][5]。1986年,袁林被列入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建築[編輯]

1934年袁世凱墓樓牌
1934年袁世凱墓石人石馬

墓園佔地139畝,建築風格為中西合璧。佈局以神道為中軸線,南北綿延約兩公里。

最南端為一大照壁,採用中國傳統的硬山頂、綠琉璃瓦規制,長六十餘米,內側滿飾磚雕圖案,是中國現存最大的磚雕照壁。

照壁以北是神道,經糙石橋、青白石橋,有一六柱五樓沖天式牌樓。此牌樓為鐵筋洋灰石子築就,在中國陵墓建築史上極為罕見。

牌樓兩側,漢白玉質的神道柱石像生相對而立。神道柱聳立於基座之上,高一丈五尺,柱身六面,滿飾當時大總統所佩大勳章上之「十二章紋」[7]。石像生則獨具時代特色,真人大小而略胖,裝束為袁世凱執政時期式樣,文官頭戴平天冠,着祭天禮服,袖手肅立,儀態恭謹;武官着北洋軍服,手握軍刀,儀態威武。

袁林碑亭

向北為碑亭,面闊三間,亭內有石贔屓身負高達5.5米的墓碑。墓碑雕刻蟠龍數條,正面則鐫刻徐世昌手書之「大總統袁公世凱之墓」。

袁林景仁堂

碑亭以北為堂院,是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所。堂院大門面闊三間,單檐綠琉璃歇山頂,其門板上有七排七列的銅門釘,低於帝制的「九橫九縱」級別。堂院由四合院式建築包圍,居中坐北朝南為景仁堂,用於祭祀袁世凱,堂內設供桌、靈位及袁世凱生前衣冠劍帶;東、西配殿組成則作為官員的休憩場所,陳設相對簡單。院內神道的中央,原來陳列着一座風磨銅鼎爐,但已遺失,唯有漢白玉的基座尚存。

袁林墓廬

堂院後即為墓廬。此處建築頗具西洋風格,與前面的中式建築形成對比。墓廬前是「山」字形鐵門,鑲嵌在羅馬式白石柱間,鐵門以渾鐵鑄成,上端各有一個八角徽章,徽章中心仍為十二章紋。墓廬圓形,以青石砌成,高8米、周長60餘米。周圍有十二尊石獅環繞,氣勢威嚴。

廟會[編輯]

每年春節期間,袁林周圍要舉辦廟會。當地居民習慣於去袁林折柏枝,以祈一年「百病不生」。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袁林. 安陽市北關區人民政府. [200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03). 
  2. ^ 張寶申. 安阳袁世凯墓. 北京晚報. [2009-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1). 
  3. ^ 3.0 3.1 3.2 3.3 史軍紅. 袁世凯与安阳. 安陽博物館. 《安陽歷史文物考古論文集》2005年10月. 2014-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2) (中文). 
  4. ^ 4.0 4.1 4.2 4.3 4.4 4.5 韓寧(安陽市地方史志辦公室). 袁世凯与安阳. 河南黨史方志網. 中共河南省委黨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2017-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7) (中文). 
  5. ^ 5.0 5.1 5.2 5.3 張有明. 有关袁林的几则小故事. 華夏經緯網. 安陽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 2021-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7) (中文). 
  6. ^ 張勁松. 白塔寺柏林袁世凯家族墓的守望者. 中華龍都網. 《周口日報》. 2012-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7) (中文). 
  7. ^ 鲁迅先生与民国国徽的设计. [2019-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