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伍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艾倫·伍茲
2018年的艾倫·伍茲
出生 (1944-10-23) 1944年10月23日79歲)
 英國威爾斯斯旺西
國籍 英國
母校薩塞克斯大學
索非亞大學
莫斯科國立大學
職業政治理論家、活動家、作者
運動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
網站marxist.com

艾倫·伍茲(英語:Alan Woods;1944年10月23日)是英國托派政治理論家和作者。[1]他是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及其英格蘭威爾斯支部社會主義呼籲的領導人之一,[2]並負責編輯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的網站——「保衛馬克思主義」。

直到1990年代,伍茲支持工黨及其上級組織工人國際委員會中的戰鬥傾向[3]但因為一系列關於策略和理論的爭執,艾倫·伍茲和泰德·格蘭特離開了工人國際委員會,於1992年成立了馬克思主義國際委員會,不久之後更名為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他們實行「打入主義」戰略,繼續加入工黨。[4]

伍茲曾發聲支持委內瑞拉玻利瓦爾革命並多次會見委內瑞拉總統烏戈·查韋斯,有人猜測他可能是這位總統親密的政治顧問。[5][6]

政治生涯[編輯]

早期生活[編輯]

伍茲出生在南威爾斯的工人家庭中。[2]他在16歲時加入工黨青年社會主義者英語Labour Party Young Socialists,成為馬克思主義者,支持工黨內部的托派組織戰鬥趨勢英語Militant tendency[7]他先後在薩塞克斯大學索非亞大學莫斯科國立大學學習俄語[8]他在布萊頓所做的工作為戰鬥趨勢英語Militant tendency在學校和市鎮獲得重要基礎。[9]

隨後他回到南威爾斯,全身心投入到當地組織工作中。1970年代初,伍茲夫妻和兩個女兒遷居西班牙,他廣為人知的政治傾向使他直面與佛朗哥獨裁政權的鬥爭。伍茲在西班牙建立了工人國際委員會的西班牙支部。伍茲能夠使用多種語言,包括意大利語、英語、西班牙語、法語、德語和俄語。

戰鬥趨勢的分裂[編輯]

1990年代初,伍茲和他的導師泰德·格蘭特離開戰鬥趨勢英語Militant tendency和它的上級組織工人國際委員會,因為他們認為,組織決定與工黨分裂是犯了極左的錯誤。格蘭特領導的少數派認為減少對政治教育的強調以及圍繞在彼得·塔菲周圍形成的官僚化的小團體損害了戰鬥趨勢英語Militant tendency。格蘭特、伍茲以及他們的支持者們於1992年建立馬克思主義國際委員會,隨後更名為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他們繼續在工黨內部活躍。[10]

近期活動[編輯]

艾倫·伍茲會見查韋斯。

伍茲曾是馬克思主義雜誌社會主義呼籲的編輯,該刊於倫敦出版。[2]目前他是國際馬克思主義委員會主要的理論家,是其網站保衛馬克思主義的主要編輯。他主要研究委內瑞拉目前的政治局勢以及其它地方的革命者的任務。

伍茲和委內瑞拉總統胡戈·查韋斯有過多次會面,[5]主張玻利瓦爾革命是世界革命的先聲。伍茲同樣去往巴基斯坦玻利維亞中東古巴,支持當地的革命進程。他是托洛茨基外孫維謝沃洛德·柏拉圖諾維奇(俄語: Всеволод Платонович Волков)的好友,後者認為伍茲的思想和托洛茨基的理論最為接近。查韋斯曾公開說他詳細閱讀了伍茲的《改良主義還是革命》,使人猜測伍茲曾是總統的顧問。[5]

2010年,伍茲因為他在國際馬克思主義委員會網站上的一篇文章《委內瑞拉革命將去往何方》[11]遭到了嚴重批評,首先批評他的是委內瑞拉國內的一些報紙[12]和查韋斯的反對黨[13][14],然後是國際媒體中的保守派[15][16]。當時他在委內瑞拉大選後主張將玻利瓦爾革命推得更遠,「佔領經濟制高點」。他對這些攻擊的回覆獲得了委內瑞拉媒體的廣泛關注。[17]

2012年11月,伍茲到美國和加拿大進行了演講旅行。[18]

2015年11月,伍茲表示,科爾賓成功競選工黨領袖中讓他預感到革命性發展的萌芽。[19]

著作[編輯]

  • 我們時代的馬克思主義 (1992)
  • 危機中的中國 (1994)
  • 歐盟的另一種可能——社會主義 (1997)
  • 阿爾巴尼亞的革命 (1997)
  • 資本主義危機的新階段 (1998)
  • 印度尼西亞:亞洲革命已經開始 (1998)
  • 科索沃大屠殺和巴爾幹火藥桶 (1998)
  • 俄羅斯危機,自由市場的失敗
  • 哲學的歷史
  • 與泰德·格蘭特合著
    • 列寧與托洛茨基:他們真正的主張 (1969)
    • 革命中的理性: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現代科學 (1995)
  • 布爾什維主義:通向革命之路 (1999).
  • 馬克思主義和國家問題 (2000)
  • 不列顛詩人和法國革命 (2003)
  • 共和主義的革命辯證法——給愛爾蘭共和黨的公開信 (2003).
  • 保衛馬克思主義——回復伊斯拉爾·沙米爾 (2004)
  • 西莉亞·哈特爭論——斯大林主義還是列寧主義 (2004)
  • 愛爾蘭:共和主義和革命(2005)
  • 委內瑞拉革命——馬克思主義視角 (2005)
  • 馬克思主義與美國 (2005).
  • 世界工人階級的再度覺醒和馬克思主義面臨的任務 (2006)
  • 改良主義還是革命——馬克思主義與21世紀社會主義 (2008)
  • 二十一世紀的社會主義,或名,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2010年11月)
  • 馬克思主義和無政府主義作品集 (2012)
  •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大屠殺的馬克思主義分析(2019)
  • 哲學的歷史:馬克思主義視角(2021)

參考文獻[編輯]

  1. ^ Ted Grant - The Permanent Revolutionary. Chapter Five: The Times That Try Men's Souls. 1 July 2014 [4 Jul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2. ^ 2.0 2.1 2.2 Turner, Robin. The strange tale of Hugo Chavez and the Swansea Marxist. Western Mail. 7 December 2010 [13 Jul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6). 
  3. ^ Crick, Michael. The March of Militant需要免費註冊. London: Faber & Faber. 1986: 130. 
  4. ^ Taaffe, Peter. The Rise of Militant. London: Militant Publications. 1995: 452. 
  5. ^ 5.0 5.1 5.2 Yapp, Robin. Welsh Trotskyist in row over claims he is key adviser to Hugo Chavez. Daily Telegraph (London). 5 December 2010 [13 Jul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6). 
  6. ^ Ellner, Steve. The Perennial Debate over Socialist Goals Played Out in Venezuela. Science & Society. 2010, 74 (1): 63–84 [13 Jul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7. ^ Grant, Ted. History of British Trotskyism. London: Wellred. 2002: (postscript by Rob Sewell) 208 [2022-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09). 
  8. ^ Woods, Alan. Reformism or Revolution (PDF). London: Wellred. 2008: i [2022-04-1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01-25). 
  9. ^ Crick, Michael. The March of Militant需要免費註冊. London: Faber & Faber. 1986: 57. 
  10. ^ Sewell, Rob. How the Militant was Built – and How it was Destroyed. In Defence of Marxism. [13 July 2012]. (原始內容 (10 October 2004)存檔於2022-04-16). 
  11. ^ Woods, Alan. Where is the Venezuelan Revolution going?. In Defence of Marxism. 29 October 2010 [13 Jul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6). 
  12. ^ The Faces of Radicalism. El Universal (Caracas, Venezuela). 10 November 2010 [13 Jul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5 July 2011). 
  13. ^ YouTube上的影片
  14. ^ YouTube上的影片
  15. ^ Venezuela's economy: Towards state socialism. The Economist. 20 November 2010 [13 Jul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1). 
  16. ^ (西班牙語) Yolanda Valery, "Alan Woods, the new ideologue of Hugo Chavez?"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BC Mundo, 3 December 2010.
  17. ^ Woods, Alan. Venezuela: The lies of the counter-revolution answered. In Defence of Marxism. 26 November 2010 [13 Jul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6). 
  18. ^ Archived copy. [12 March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6 August 2013). 
  19. ^ Woods, Alan. The Corbyn revolution: What does it mean and where is it going? – Part One. In Defence of Marxism. 13 November 2015 [27 Nov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