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熊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臺灣熊蟬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昆蟲綱 Insecta
目: 半翅目 Hemiptera
亞目: 頸喙亞目 Auchenorrhyncha
科: 蟬科 Cicadidae
屬: 熊蟬屬 Cryptotympana
種:
臺灣熊蟬 C. holsti
二名法
Cryptotympana holsti

臺灣熊蟬學名Cryptotympana holsti)為蟬科熊蟬屬下的一個種[1][4],分佈於中國大陸越南臺灣、與柬埔寨,每年6至10月出沒,6至7月出沒頻率更高,常見於食茱萸喬木,公蟬體長約46—49毫米(1.8—1.9英寸),母蟬約在42—47毫米(1.7—1.9英寸)[2][3]

參考來源[編輯]

文獻
  • 葉士財、郭建志、廖君達、柯文華等 。2012。柿樹科果樹病蟲害圖說。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ISBN 978-986-032-078-7
  • 王奕棠 。2010。南瀛昆蟲誌。 台南縣文化局。ISBN 978-986-026-044-1
  • 楊維晟 。2011。賞蟲365天 春夏篇。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ISBN 978-986-216-844-8
  • 陳振祥. 張蕙芬 , 編. 《台灣賞蟬圖鑑》(A field guide of cicadas in Taiwan). 臺北市: 天下遠見出版. 2007-06-29 [2007]. ISBN 978-986-417-958-9 (中文). (繁體中文)
引用
  1. ^ 1.0 1.1 臺灣熊蟬 Cryptotympana holsti Distant, 1904. 臺灣物種名錄. 臺灣: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2013-01-24] (中文(臺灣)). 
  2. ^ 2.0 2.1 Cryptotympana holsti Distant, 1904 臺灣熊蟬. 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TaiBif. [2015-10-12]. ;2015-10-01日之前的前端介面舊版:Cryptotympana holsti Distant, 1904 臺灣熊蟬. 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入口網-TaiBif. [2015-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31). 
  3. ^ 3.0 3.1 陳振祥 2007,第72-74頁
  4. ^ 4.0 4.1 學名:Cryptotympana holsti (Distant, 1904) 中文名:臺灣熊蟬.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劃. [2016-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16). 200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04分佈地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199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199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1996脫殼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1995脫殼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1995脫殼(黑)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1995脫殼(黑)0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1995脫殼(薄)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1994南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0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0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