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曉玲
出生 (1955-07-21) 1955年7月21日68歲)
 中國山東省膠東行政區萊陽專區牟平縣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籍貫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
教育程度大學(政治學與行政管理學院倫理學專業)
母校中南大學
職業中共幹部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信仰
配偶已婚

王曉玲(1955年7月21日)中國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人,曾從事護士、技師、教員、中共廣州市委幹部等職業[1],並擔任廣東省人大代表。王曉玲是中共前政治局常委曾慶紅妻子王鳳清的侄女[2],並依靠曾慶紅的關係一路高升[3]。據稱,提拔她的人為時任廣州市長、市委書記的林樹森[4]。2013年至2014年,涉嫌違法犯罪,遭多次實名舉報[2]

簡歷[編輯]

王曉玲1970年12月參加工作,是廣州軍區197醫院護士,後到廣州軍區軍醫學校學習。1988年先後在廣州市人民政府食品辦任科員、康樂食品公司任秘書,1990年任廣州市工商局科員。1991年,王曉玲仕途起步,從科員被提拔為廣州市工商局開發區分局辦公室副主任、主任。1999年2月後,擔任廣州市工商局副局長,2001年4月後,任黨委書記。2003年3月後,王曉玲出任廣州市副市長,2007年7月任廣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2011年12月調任紀委書記。[2]2015年10月卸任[5]

造假門[編輯]

王曉玲在2011年當選為廣州市紀委書記時曾被外界質疑其履歷造假[6],廣州當時的政府官網公佈的簡歷顯示,她在15歲就成為軍醫學校的教員,33歲升職為廣州工商局黨委書記。網民質疑15歲的未成年人就能當教員,簡歷明顯造假。遭投訴後,廣州市人民政府迅速將王曉玲的簡歷修改[6]。同時,各個論壇和微博上的截圖被刪除[6]。香港《蘋果日報》報道稱,王曉玲的履歷是研究生,但她寫開會材料都成問題,一次開會在台上念報告,突然冒出一句:「這句子寫得這麼長,怎麼讀啊」[4]

遭舉報[編輯]

原廣州日報社社長戴玉慶的妻子楊蘭凌2013年年底對王曉玲進行實名舉報,違法行為涵蓋基建工程、經營管理等多個領域,其中一個事例涉及資本運作。2007年11月,《廣州日報》借殼上市,在深圳證交所掛牌,簡稱「粵傳媒」;2010年8月,粵傳媒宣佈收購實際控制人廣州日報社42億元人民幣經營資產,報社經營資產實現整體上市。在收購重組前,證監會發現股票賬戶異常,戴玉慶收到相關通知。根據楊蘭凌的舉報描述,王曉玲的親戚徐鵬於2010年上半年提前建倉,花費1.2億資金在二級市場收購粵傳媒1400萬餘股。徐鵬的妻子錢珏用2400餘萬元購入270餘萬股。粵傳媒復牌後,連續10日漲停。徐鵬和妻子把股票全部賣出,獲利7000餘萬元。[2]財新網報道稱粵傳媒的公開資料與舉報描述的交易相符,即2010年第一、二季度報告期末,徐、錢分別是第一和第四大流通股股東,而到了第三季度,二人從10大流通股股東中退出。[2]

2014年3月28日,戴玉慶在涉嫌受賄一案的庭審上,舉報王曉玲曾試圖干預《廣州日報》的經營業務,如安排親屬插手報業大廈項目。戴玉慶稱自己曾多次抵制上級干預業務的正常開展,而招致打擊報復。[7]同年6月19日,戴玉慶的公訴方東莞市人民檢察院當庭宣讀了一份來自廣州市人民檢察院的情況說明:未發現王曉玲插手報業大廈工程,也沒有證據證明徐鵬、錢鈺(此前被質疑在買賣粵傳媒過程中涉嫌內幕交易)與王曉玲是親戚關係,認定戴玉慶所反映「舉報情況」不實。[8]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王晓玲(女). 廣州市政府.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3月27日). 
  2. ^ 2.0 2.1 2.2 2.3 2.4 广州市纪委书记被实名举报涉嫌内幕交易. 美國之音. 2014-04-23 [2014-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4). 
  3. ^ 广州日报原社长妻子举报王晓玲 王有曾庆红背景引发关注. 自由亞洲電台. 2014-04-23 [2014-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4). 
  4. ^ 4.0 4.1 护士靠曾庆红变宣传部长 念报告被传为笑谈. 蘋果日報. 2014-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6). 
  5. ^ 刘连生任广州纪委书记 王晓玲不再担任. 新浪網. [2015-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6. ^ 6.0 6.1 6.2 曾庆红妻侄女身份曝光 王晓玲牵出裙带陷阱黑洞. 多維新聞. 2014-04-25 [2014-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6). 
  7. ^ 广州市女纪委书记王晓玲涉嫌传媒交易被实名举报. 網易. 2014-04-23 [2014-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4). 
  8. ^ “广州市女纪委书记被举报”追踪:与调查不符. 新京報. 2014年6月2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6月25日). 

本文全部或部分內容來自美國聯邦政府所屬的美國之音網站。根據版權條款(英文)和有關美國政府作品版權的相關法律,其官方發佈的內容屬於公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