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從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從義

大明戶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巡撫山東
籍貫 山西大同府大同縣
字號 字與權,號行素
出生 癸酉十月初四日
逝世 卒年不詳
配偶 娶柴氏
出身
  • 萬曆十九年辛卯科山西鄉試舉人
  • 萬曆三十五年丁未科同進士出身

王從義(1573年—?),字與權,號行素山西大同府大同縣(今山西省大同市)人,晚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萬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山西鄉試第五十三名舉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進士,初授大理寺右評事,升戶部主事,歷任戶部員外郎、郎中,累官東昌府知府[1]。天啟元年,擔任山東按察司副使[2]。天啟三年,擔任河南布政使司右參政[3]、後改山東右布政使[4]。天啟六年,升任河南左布政使[4]。崇禎元年,擔任右副都御史[5],巡撫山東等地[6]。二年加戶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7][8]

家族[編輯]

曾祖王洪;祖父王志成;父王景新,壽官。嫡母吳氏,生母馬氏。慈侍下。兄王恂、王從道、王從德、王惇[9]

參考文獻[編輯]

  1. ^ 明實錄:神宗 ,576卷
  2. ^ 明實錄:熹宗 ,17卷
  3. ^ 明實錄:熹宗 ,35卷
  4. ^ 4.0 4.1 明實錄:熹宗 ,70卷
  5. ^ 明實錄附錄:崇禎長編 ,5卷
  6.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 ,035784號
  7. ^ 《山西通志》:王從義,大同人。天性孝友,端方廉介。登萬厯丁未進士,授評事,多所平反。厯郎中,升東昌知府,以勸農興學為首務,修浚城池,後兵火頻仍,卒恃以無恐,士民因勒石建祠祀之。秩滿,以副使備兵壽張,會徐鴻儒變,多方弭制,殲渠魁而安善良,全活數萬人,兗民至今頌之。遷河南叅政,未幾,賊黨復萌,以右布政備兵沂州,嚴立保伍,一境帖然。擢河南左布政,持身廉約,禁絶饋遺。戊辰晉副都御史、巡撫山東,適歲祲,招撫流移數萬人開墾荒田,擊除大猾不遺餘力,尋以協餉功,進戶部右侍郎,引疾歸。總督楊嗣昌特舉不起。母䘮,哀毀骨立,幾至於絶。
  8. ^ 《萬曆三十五年丁未科進士履歷便覽》:王從義,行素,書三房,癸酉十月初四日生,大同人,辛卯鄉五十二名,會二百九十六名,三甲一百七十二名,戶部政,己酉正月授右評事,丁憂,壬子補原職,升戶部主事,甲寅通州管倉,升員外,丁憂,丁巳除戶部員外,通州管糧,戊午升郎中,本年升東昌知府,辛酉升本省副使,癸亥升河南參政,甲子加升山東右布政,調沂州道,丙寅升河南左布政,戊辰升山東巡撫,右副都,己巳加戶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曾祖洪;祖有成;父景新。
  9. ^ 龔延明主編.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萬曆三十五年丁未科進士登科録》 
官銜
前任:
矯九高
明朝東昌府知府
1619年-1621年
繼任:
常任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