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福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海上福州,是中國福建省福州沿海地區組成的一個經濟發展概念與規劃。

歷史沿革[編輯]

其概念是由1990年代時任中共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提出,主要是增強福州海洋經濟以及推動福州市向海發展。把福州建設成為一個「海洋強市」[1][2]。1992年,習近平主持編制了《福州市20年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設想》,制定福州未來3年、8年、2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簡稱3820工程),並提出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對外開放大格局,建設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的設想[3]

規劃[編輯]

「海上福州」計劃總體思路是:實現一個目標,組建兩支船隊,建設三大工程,擴展四個基地[4]

  • 一個目標:
    1. 2000年,實現福州海洋產業產值突破百億元大關;
    2. 2010年,將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發展形成戰略縱深,全市海洋產業總產值650億。
  • 兩支船隊:組建外海遠洋捕撈船隊、組建海上運輸船隊
  • 三大工程:
    1. 圍墾工程:福清過橋山福清東壁、長樂外文武砂、平潭礁嶼、福清瑟江等圍墾工程
    2. 港口建設工程
    3. 海島(含沿海突出部)建設工程
  • 四個基地:水產養殖基地,濱海旅遊基地,海洋工業基地,對台貿易合作基地

產業[編輯]

目前以及建成或在建的產業有琅岐國際生態旅遊島、長樂松下郵輪母港、馬尾船政文化園、長樂鄭和文化園、福州長樂國際機場二期、福州國家遠洋漁業基地核心區母港等等。[5]

參考[編輯]

  1. ^ 曲青山,黃書元主編;李鴻階,黃玲主編. 中国改革开放全景录 福建卷.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8.12: 96–98. ISBN 978-7-211-08072-4. 
  2. ^ 許南吉. 四大重点加快推动“海上福州”建设 ——访副市长许南吉. 福州市人民政府. [2020-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5). 
  3. ^ 曲青山,黃書元主編;李鴻階,黃玲主編. 中国改革开放全景录 福建卷.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8.12: 17–19. ISBN 978-7-211-08072-4. 
  4. ^ 《中國城市綜合實力五十強叢書·福州市》編委會編. 福州市. 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 1995.02: 272–275. ISBN 7-5074-0724-1. 
  5. ^ “海上福州”发展蓝图曝光!这三个地方将迎来大发展!. 搜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