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拓跋郁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拓跋郁
順陽公
前任:
繼任:
國家北魏
時代南北朝
族裔鮮卑拓跋部
世系桓帝
出生不詳
逝世和平六年(465年)
代郡平城
諡號

拓跋郁(?—465年),鮮卑名郁豆眷[1],擁有直勤頭銜[1],追尊魏桓帝拓跋猗㐌後裔,北魏宗室、官員。

生平[編輯]

拓跋郁是為北魏宗室疏族,年少時為人忠貞正直且個性剛強,最初擔任羽林中郎,在官之時做事勤勞幹練而備受稱道,魏文成帝拓跋濬|時期,擔任禁軍部隊的長官殿中尚書,和平二年,魏文成帝拓跋濬南巡,從定州前往鄴城,三月丁巳朔(461年3月27日),魏文成帝在靈丘親自射箭越過山峰,順陽公拓跋郁跟隨參與了這次南巡[1]

和平六年(465年)五月,拓跋濬在平城太華殿駕崩,乙渾當時獨攬大權,隔絕了對外部的消息傳報,因此朝廷百官對於此情況皆感到驚慌,但眾人想不出解決的辦法,拓跋郁見狀準備誅殺乙渾,率領了殿中衛士數百人,從順德門突入宮城,乙渾害怕拓跋郁的部隊於是外出接見說:「您今天為何事而來?」拓跋郁說:「現在官員們見不到新的天子而憂心恐懼,因此前來求見陛下。」乙渾為難又懼怕,只好回答:「先帝駕崩不久還未出殯下葬,陛下現在仍在居喪期間,所以無暇接見百官,各位是在懷疑什麼呢?」於是遵奉獻文帝拓跋弘上朝。

和平六年夏五月甲辰(465年6月21日),魏獻文帝拓跋弘登基,五月戊申(465年6月25日)之前,乙渾聯合林金閭偽造詔書,將尚書楊保年、平陽公賈愛仁、南陽公張天度在皇宮中殺死。殿中尚書拓跋郁率領殿中宿衛的禁衛軍想要殺死乙渾,乙渾害怕,將事情歸咎給林金閭,捉拿林金閭交給拓跋郁。當時司空和其奴認為林金閭的罪行還沒分辨,於是將林金閭外任定州刺史[2][3]

之後乙渾發動政治行動,翦除反對他的政敵,大臣們皆憤恨恐懼,拓跋郁又計劃政變誅殺乙渾,卻反而被乙渾先行殺害。拓跋弘後來追封其爵位為順陽王,諡號

鮮卑名[編輯]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羅新認為,郁豆眷就是魯尼文古突厥文碑銘中的Ötüqän,出自同一詞的不同漢譯還有逸豆歸、於陟斤、越豆眷等,指的是杭愛山或其主峰於都斤山[4]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魏書·卷14》,出自魏收魏書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山西灵丘北魏文成帝〈南巡碑〉》, 《文物》 (12期), 1997年, (12期): 70–79 [2017-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5) 
  2. ^ 《魏書·卷四十四·列傳第三十二》:高宗崩,乙渾與林金閭擅殺尚書楊保年等。殿中尚書元郁率殿中宿衛士欲加兵於渾。渾懼,歸咎於金閭,執金閭以付郁。時其奴以金閭罪惡未分,乃出之為定州刺史。
  3. ^ 《北史·卷二十五·列傳第十三》:文成崩,乙渾與林金閭擅殺尚書楊保年等。時殿中尚書元郁率殿中宿衛士欲加兵於渾。渾懼,歸咎於金閭,執以付郁。時其奴以金閭罪惡未分,出之為定州刺史。
  4. ^ 羅新, 《跋敦煌莫高窟所出北魏太和十一年刺绣发愿文》, 《文史》 (第04期), 2009年, (第04期): 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