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之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孫之益

大明太常寺少卿
籍貫 四川邛州
出生 乙酉三月二十五日
逝世 卒年不詳
配偶 娶熊氏
出身
  • 萬曆三十四年丙午科舉人
  • 萬曆三十五年丁未科進士

孫之益(1585年—17世紀),思謙,號六吉[1]四川邛州直隸州[2],竈籍,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孫之益是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四川鄉試第三十三名舉人[3],次年(1607年)聯捷丁未科進士,禮部觀政,三十六年授江西吉水知縣,四十二年考選,四十七年(1619年)獲授浙江道監察御史,兩浙巡鹽[4]

天啓元年(1621年)養病,二年起補廣東道御史,督學淮揚蘇松。四年升任太僕寺少卿天啟年間他和鄒元標等人彈劾奏魏忠賢欺君擅權,被革職家居,崇禎時得起用為太常寺少卿[5],擢任浙江巡撫,未任卒[2]

家族[編輯]

曾祖孫存恕,歲貢生。祖父孫沛。父孫繼昭,貢士。母劉氏。慈侍下。兄之盛。弟之錦、之仰、之傳[6]

引用[編輯]

  1. ^ 《萬曆三十五年丁未科進士履歷便覽》:孫之益,六吉,易二房,乙酉三月二十五日生,邛州人,丙午鄉三十二名,會一百九十二名,三甲一百八十九名,禮部政,戊申授吉水知縣,甲寅考選,己未補浙江道御史,兩淮巡鹽,辛酉養病,壬戌補廣東道,淮楊蘇松提學,甲子升太僕寺少卿,乙丑閑住。戊辰起太常寺少卿。曾祖存恕;祖沛,廩生;父維昭,己卯舉人。
  2. ^ 2.0 2.1 嘉慶《邛州直隸州志·卷三十四·人物誌》:孫之益 字六吉,邛州人,萬厯丁未進士。厯任太僕寺少卿,天啟時同鄒元標等劾奏魏忠賢欺君擅權,忤魏黨解職家居。崇禎誅魏黨起復之益浙江巡撫,尋卒,事載《明紀》。
  3. ^ 嘉慶《邛州直隸州志·卷二十九·選舉志》:萬厯三十四年丙午科 孫之益 見進士
  4. ^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五百八十》:(萬曆四十七年三月)庚戌,以御史孫之益為兩浙廵鹽。
  5. ^ 史語所藏鈔本《崇禎長編·卷十六》:(崇禎元年十二月)庚戌陞孫居相戶部左侍郎,督理邊餉;曹珍戶部右侍郎,督理京省錢法;楊鶴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起陞徐良彥南大理寺卿、孫之益太常寺少卿添註……
  6. ^ 龔延明主編.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萬曆三十五年丁未科進士登科録》 

參考文獻[編輯]

  • 嘉慶《邛州直隸州志》·卷二十九·選舉志
  • 嘉慶《邛州直隸州志》·卷三十四·人物誌
  •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五百八十
  • 史語所藏鈔本《崇禎長編》·卷十六
官銜
前任:
陳玉輝
明朝吉水縣知縣
1608年-1614年
繼任:
毛堪
以推官攝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