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牌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剛砌好牌的日式牆牌,是四正的正方形
剛砌好牌的中式牆牌,正方形四角突出

牆牌,又叫牌牆牌城,在日本等地則被稱作壁牌(牌)山,屬於麻雀遊戲開局時牌桌上起始狀態的麻雀牌,其有圖案的正面朝下,背面朝上。

從牆牌中通過摸牌來獲得手牌,最後配成各種組合以食糊或形成流局

概要[編輯]

麻雀開局前,要把所有的牌進行洗牌,印有圖案的一面朝下,背面朝上,並打亂順序。

之後,再把所有的牌通過砌牌來把所有里向的牌砌成牌墩(亦稱棟、幢),每墩有上下疊起的2張牌。當然,由於牌的背面朝上,你不能知道任何牌的可能組合。

如今,全自動麻雀桌日語全自動麻雀卓的使用漸漸流行,機器採用全自動方式把牌的順序打亂並且自動堆砌成牆牌,而手動洗牌的方式越來越少見了。比起手動洗牌,這種好處在於更難以掌握麻雀牌的可能位置。

砌牌是把所有的麻雀牌堆砌成牆牌,並位於4位進行麻雀的人的桌前。

洗牌[編輯]

各局開始前,先把所有的牌進行混合以打亂原有排列,叫做洗牌。同啤牌的洗牌原理相同。在洗牌時,各塊麻雀互相碰撞產生「叮噹叮噹」的獨特聲音。

為了防止所謂的作弊行為,原則上不允許把麻雀牌的印有圖案的一面向上。

在中國的部份地區,舉行葬禮時,大家經常聚在一起打麻雀。洗牌的聲音也被稱作是緣起的吉祥象徵。

砌牌[編輯]

充份洗完的牌,把牌堆起來砌成牆牌的過程叫做砌牌。打日本麻雀時,玩家通常把牆牌砌成四正的正方形。打中式麻雀時,玩家通常把牆牌砌成正方形四端向外突出的風車形狀。

如果使用144張牌的一般規則,那麼每個人面前平均有36張牌。按2張牌每墩的擺法,每人面前應該有18墩牌。

如果使用136張牌的一般規則,那麼每個人面前平均有34張牌。按2張牌每墩的擺法,每人面前應該有17墩牌。

砌牌完成時,大家就按照相應的規則進入摸打環節。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