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馬大屠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哈馬大屠殺
敘利亞伊斯蘭起義英語Islamist uprising in Syria的一部分
位置敘利亞哈馬
日期1982年2月2日-28日
目標遜尼派人士、穆斯林兄弟會
類型焦土政策
死亡17,000到40,000名敘利亞人
主謀總統哈菲茲·阿薩德與他的弟弟利法特·阿薩德

哈馬大屠殺(阿拉伯語:مجزرة حماة‎)是1982年2月發生於敘利亞哈馬的大屠殺事件,當時敘利亞軍隊在總統哈菲茲·阿薩德的命令下,對哈馬實行焦土政策,以鎮壓遜尼派伊斯蘭分子的反政府暴動[1]。屠殺事件由哈菲茲·阿薩德的弟弟利法特·阿薩德親自指揮。

起初西方國家的外交官報道說有1,000人死亡[2][3]。後來估計至少有10,000名敘利亞人被殺[4]。其他數字有20,000(英國)[1]和40,000(敘利亞人權委員會)[5][6]。大約1,000名政府士兵在行動中死亡,哈馬舊城的大部分被毀[7]。這次事件被描述為「在現代中東國家歷史中阿拉伯政府對本國人民實施的最致命的一次行動」[8],因為死者大多數是無辜平民[9]

一些敘利亞媒體和反對派人士表示「我們的朋友在家中睡覺時遭到安全部隊的突然襲擊,無論是婦女還是兒童都遭到無情的殺害,死者的屍體像野狗一樣在大街上被肢解和虐待[10]」。

背景[編輯]

總統哈菲茲·阿薩德(右)與他的弟弟里法特·阿薩德(左)是事件的主謀

敘利亞復興黨堅持阿拉伯民族主義阿拉伯社會主義理論,部分西方的世俗主義相近。這與自1940年開始就堅持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保守主義穆斯林兄弟會發生了矛盾和對立[11]。復興黨是由少數教派阿拉維派領導的政治組織,追求世俗主義民族主義,大多數復興黨成員對於宗教並不熱情[12][13]。穆斯林兄弟會與其他伊斯蘭組織一樣把民族主義看成是反伊斯蘭的,並且堅持宗教與政治不能分離。因此遜尼派穆斯林認為復興黨是叛教分子組成的組織。

哈馬尤其是一個「保守主義和穆斯林兄弟會聚集的大本營」,「已經成為復興黨政權的一大對手」[11]。1963年復興黨奪取政權後不久,1964年4月哈馬就爆發了騷亂,一名伊斯瑪儀派復興黨民兵被殺之後,一些穆斯林分子搶奪酒店。騷亂加劇了對復興黨的襲擊活動。當局派出坦克打擊反對派,70名兄弟會成員被殺,更多人受傷、被抓和失蹤。

之後,當局與伊斯蘭分子不時發生衝突。1976年敘利亞入侵黎巴嫩後,雙方的衝突擴大化。從1976年到1982年,遜尼派伊斯蘭主義者與復興黨政府長期對峙,這些遜尼派人士被當局稱為「恐怖分子」[13]。1979年兄弟會成員對多個城市的政府官員和軍隊官員實施游擊戰。政府也展開鎮壓力度,如實行大量逮捕、酷刑和大屠殺行動。1980年7月,通過的49號法令決定徹底滅絕穆斯林兄弟會[14]

1980年,兄弟會成員和其他一些伊斯蘭分子繼續襲擊政府和官員,其中在6月26日的行動幾乎成功用手榴彈暗殺掉正在接待來訪馬里總統哈菲茲·阿薩德,哈菲茲僥倖只受到了一些輕傷,之後他採取了無情的報復行動: 暗殺一小時後大量被關押在Tadmor監獄(位於古城巴爾米拉附近)里的伊斯蘭分子(有報道說是超過1200人)被部隊處決。

反叛分子的襲擊[編輯]

1982年2月3日凌晨2點,當局派出一個部隊開始在哈馬舊城搜捕「躲藏的游擊隊指揮官Umar Jawwad(又名Abu Bakr)」,於是引起衝突。反抗分子被軍方的廣播所覺醒。當局派兵增援圍攻Abu Bakr,他於是下令在哈馬進行武裝起義,他們使用清真寺的喇叭呼籲穆斯林民眾起來反抗復興黨當局。有數百名伊斯蘭分子開始襲擊本地的政府官員和復興黨領導人,後來襲擊了警察局並奪取兵工廠。截止早晨有70名復興黨成員被殺,反叛分子宣佈哈馬已經是一座「自由之城」,並敦促敘利亞人起來反抗「異教徒」(即復興黨)[15]

當局部隊的襲擊[編輯]

當局動員軍隊圍攻哈馬。在襲擊之前,當局要求反對派投降,並警告所有留在城裏的人都看作是反叛者。當局士兵共有1.2萬人,戰鬥持續了三周:第一周「當局奪回城市的控制權」,後兩周「當局一直在抓捕反叛者」[15]。Robert Fisk在他的書 Pity the Nation 中描述了部隊使用坦克圍攻城市和平民是如何逃出來的詳情,以及大量的人員死亡和缺水缺食物的情況[16]

根據大赦國際的報告,敘部隊用飛機轟炸舊城以緩解坦克進入狹窄街道的局面;前四天大量建築被坦克催毀,舊城大部分被毀;也有報道說當局部隊使用氰化氫毒氣[17]。抵抗戰結束後,當局的大炮部隊全部佔領和包圍了該地。

之後是抓捕兄弟會成員以及支持該組織的人士[18]。後來是酷刑折磨和大量的處決,成千上萬的人在此後的幾周里遇難。里法特懷疑還有一些反叛者藏匿在舊城的地道里,就把柴油灌進去並用火點燃,還在入口處使用T-72主戰坦克射殺正試圖向外逃出來的人[19]

死亡人數[編輯]

記者作家Robert Fisk曾在哈馬居住過,他最初估計有1萬人死亡,後來他認為是2萬人[1][20][21],利法特流亡後則表示3.8萬人死亡[22],大赦國際估計1萬到2.5萬人死,其中大多數是平民[8]

敘利亞人權委員會估計死者超過25000人[23],有可能是3萬多[5]。穆斯林兄弟會認為接近4萬人。

事件發生20年後,敘記者Subhi Hadidi記載說27天中有3萬或4萬人死亡,此外還有1.5萬人失蹤至今沒有蹤影,以及10萬人被驅逐[6]

屠殺之後的情況[編輯]

事件發生後,一些兄弟會成員流亡國外或尋求躲避,兄弟會把總部搬到了英國。一些反政府人士也逃到了國外,主要是到約旦伊拉克,也有一些人到了美國、英國和德國[24]

該事件經常被認為是阿薩德統治時期的負面人權記錄[14][25]。當局在政治方面加強了對社會的壓制[26]。在敘國內政府不允許國人公開討論該歷史事件,否則會受到當局的追究。

2011年抗議活動[編輯]

2011年敘利亞反政府示威活動中,哈馬是反抗巴沙爾·阿薩德政權的一大中心城市。6月3日,有幾十萬民眾在大街上舉行抗議集會,以反抗當局的壓迫性統治。安全部隊和秘密警察攻擊集會者,造成超過50人死亡和數百人受傷[27]。之後該地的工人舉行了大罷工來反抗當局的屠殺和紀念遇難者[28]。7月1日有超過40萬人舉行抗議[29]。之後巴沙爾解僱了哈馬省的省長Ahmad Khaled Abdulaziz[30]。兩天後當局派坦克部隊圍攻該地[31],打死超過20人,以及實施了兩起強姦事件[32]。7月8日,有超過50萬人參加抗議,美國和法國駐該國大使也到場支持示威民眾[33][34][35]

7月31日凌晨5點半,當局部隊使用重型武器和坦克開始圍攻該地,之前當局已對另外一些城市進行了圍攻[36]。當天一共有超過130個平民由於受到部隊的炮彈和槍擊而死亡[37][38]。此外,部隊也暴力對付醫院和清真寺里的民眾,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國際指控[編輯]

2024年3月12日,瑞士總檢察長辦公室宣佈對里法特·阿薩德進行審判,罪名是自1982年擔任敘利亞軍隊指揮官以來犯下的戰爭罪反人類罪。瑞士總檢察長辦公室在聲明中表示,里法特·阿塞德在西部城市哈馬負責軍隊時在擔任以國防旅指揮官和哈馬行動指揮官的身份下令殺人、實施酷刑、虐待和非法拘留。而敘利亞武裝部隊與伊斯蘭對手之間的衝突在哈馬造成3,000至60,000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平民[39][40]

相關條目[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1. ^ 1.0 1.1 1.2 Fisk 2010
  2. ^ Syria: Bloody Challenge to Assad. 時代雜誌. March 8, 1982 [2011-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5). 
  3. ^ New York Times, 12 February 1982. [2011-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0). 
  4. ^ New York Times 2011 March 26
  5. ^ 5.0 5.1 Syrian Human Rights Committee, 2005
  6. ^ 6.0 6.1 MEMRI 2002
  7. ^ The Media; Freedom or Responsibility: The War in Lebanon, 1982: A Case Study, Julian J. Landau, (NY 1984), page 67
  8. ^ 8.0 8.1 Wright 2008: 243-244
  9. ^ Fisk, Robert. 1990. Pity the Nation. London: Touchstone, ISBN 0-671-74770-3.
  10. ^ New York Times. Feb 24, 1982. Syria Offers Picture of Hama Revolt
  11. ^ 11.0 11.1 Seale 1989: 93
  12. ^ Seale 1989: 37, 93, 148, 171
  13. ^ 13.0 13.1 Seale 1989: 335-337
  14. ^ 14.0 14.1 Human Rights Watch 1996
  15. ^ 15.0 15.1 Seale 1989: 332-3
  16. ^ Fisk 1990: 185–86
  17. ^ Reports of cyanide gas being used, SHRC, [2011-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25) .
  18. ^ Benjamin and Simon 2002: 86
  19. ^ Melman, Yosi. Tanks finally get their thanks. Haaretz. 19 May 2011 [11 June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0). 
  20. ^ Fisk 1990: 186
  21. ^ Fisk 2007
  22. ^ From Beirut to Jerusalem, pp. 76–105
  23. ^ Syrian Human Rights Committee, 2006.
  24. ^ Global Politican.com
  25. ^ Human Rights Watch, 2010
  26. ^ US Dept. of State, country profile
  27. ^ Syria intensifies assault on anti-Assad protesters. Reuters. 3 June 2011 [2011-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07). 
  28. ^ 存档副本. [2011-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31). 
  29. ^ Syria: 'Hundreds of thousands' join anti-Assad protests. BBC News. 1 July 2011 [2011-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5). 
  30. ^ Syria's Assad sacks Hama governor after protests. Reuters. 2 July 2011 [2011-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31. ^ Syrian tanks deploy at Hama after large protest. Reuters. 3 July 2011 [2011-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32. ^ 存档副本. [2011-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05). 
  33. ^ Chulov, Martin. Syria condemns US ambassador's 'provocative' visit to Hama. The Guardian (London). 8 July 2011 [2011-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3). 
  34. ^ 存档副本. [2011-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07). 
  35. ^ 存档副本. [2011-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1). 
  36. ^ Syria: Protests in Deraa, Damascus, Hama and Homs. BBC News. 25 March 2011 [2011-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7). 
  37. ^ Syrians mark bleak Ramadan after 80 killed in Hama. Reuters. 31 July 2011 [2011-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07). 
  38. ^ Ali, Nour. Syrian tanks kill protesters in Hama. The Guardian (London). 31 July 2011 [2011-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05). 
  39. ^ Switzerland to put uncle of Syria’s al-Assad on trial for war crimes. Al Jazeera. 2024-03-12 (英語). 
  40. ^ Swiss refer Syrian president's uncle to trial for alleged war crimes over 4 decades ago. Washington Post. 2024-03-12. ISSN 0190-8286 (美國英語). 

來源[編輯]

深度閱讀[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