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槽特大地震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南海海槽的位置
預測中將出現最大M9.1規模的南海海槽巨大地震震源地(2013年、日本地震調查研究推進本部 地震調查委員會)
南海地區則存在有5個相異且獨立的破裂帶,分別是A(土佐灣),B(紀伊水道),C(熊野灘),D(遠州灘)與E(駿河灣

南海海槽巨大地震(日語:南海なんかいトラフ巨大地震きょだいじしん),是過去與未來預測的、發生在菲律賓海板塊阿穆爾板塊[注 1]板塊邊界俯衝帶的,震源地沿南海海槽的巨大地震[1][2]或超級地震[3][4]

完整稱作「南海海槽沿線的巨大地震」,簡稱為「南海海槽巨大地震」[5][6][7]。此外,2011年東北大地震後,超巨型災害的複雜性質開始被探討,8月份日本內閣府設立的「南海海槽的巨大地震模型研討會」,將預測中南海海槽可能發生的最大規模地震,並以此模型進行充分準備。

概述[編輯]

日本列島地處歐亞大陸板塊北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菲律賓板塊四個板塊的交界處,是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的重要一環[8]。太平洋板塊、北美洲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菲律賓板塊在這一區域擠壓碰撞[9],使得日本列島逐漸從海底突起[10],在日本及其附近地區形成兩千餘個活躍斷層,使得日本附近地區地震災害頻繁發生[11][12]

南海海槽巨大地震是指在南海海槽周期性發生的8級大地震。南海海槽是菲律賓海板塊歐亞大陸板塊的邊界(聚合板塊邊緣),是大地震頻繁的隱沒帶之一[13]。南海海槽與本州南部海岸線平行,這顯示了歐亞板塊(阿穆爾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發生了推擠[13]。這2個板塊互相推擠邊界會導致了發生許多地震,但其中一些屬於為大型逆衝區地震[14][15]。在南海海槽有5個不同的地區(相異且獨立的破裂帶),分別是A(土佐灣),B(紀伊水道),C(熊野灘),D(遠州灘)與E(駿河灣[16][17][18]

地震的發生概率等的評價(使用時間預測模型的情況)
區域 類型 規模(M) 30年內發生的概率
南海海槽 低角逆斷層型地震 最大M9.1 截至2018年1月1日 : 70% - 80% 左右[19]
從2013年開始的30年內地震的發生概率(不使用時間預測模型的情況)
條件 平均活動間隔 30年內發生概率(最大似然法)
白鳳之後全部 157.6年 10%左右(α=0.40)
排除慶長的白鳳之後 180.1年 6%(α=0.37)
正平之後全部 116.9年 20%左右(α=0.20)
排除慶長的正平之後 146.1年 10%左右(α=0.35)
寶永之後 119.1年 30%左右(α=0.34)
過去的東海・東南海・南海地震


腳註[編輯]

  1. ^ 一般認為是與歐亞大陸板塊聚合板塊邊緣,但也有聲音認為南海海槽的地震應考慮上阿穆爾板塊向東北日本的東進。

參考資料[編輯]

參照[編輯]

  1. ^ 石橋克彥「南海トラフ巨大地震 -歴史・科學・社會」岩波出版、2014年
  2. ^ 瀬野徹三(2011): 「南海トラフ巨大地震 -その破壊の様態とシリーズについての新たな考え」PDF, 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 2011年
  3. ^ 島崎邦彥. 日本の巨大地震と超巨大地震 (PDF). 第57回 東レ科學振興會科學講演會記録. 2007 [2019-12-0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02-01). 
  4. ^ 小山順二, 都築基博, 蓬田清, 吉澤和範(2013): 2011年東北沖超巨大地震が明らかにした超巨大地震の多様性, 北海道大學地球物理學研究報告, 76, 129-146.
  5. ^ 宇津『地震の事典』p582.
  6. ^ 理科年表(2018), p734, p736, p737-738, p743.
  7. ^ 松岡裕美・岡村眞(2011): 12-2 津波堆積物から見た南海トラフ沿いの巨大地震履歴PDF, 地震予知連絡會會報, 第87巻, 12-2.
  8. ^ 地震発生のしくみ. 気象庁. [2018-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3) (日語). 
  9. ^ プレート収束帯の地震発生について. 広島大學地球惑星システム學 片山郁夫. [2018-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10) (日語). 
  10. ^ 日本列島. われわれはどこから來て、どこへ行こうとしているのか そして、われわれは何者か -宇宙・地球・人類-. [2018-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0) (日語). 
  11. ^ 災害立国日本. 全國地質調査業協會連合會. [2017-1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9) (日語). 
  12. ^ プレートテクトニクスと日本列島付近の地震. 東京大學 地震研究所. [2018-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5) (日語). 
  13. ^ 13.0 13.1 南海トラ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日語)
  14. ^ 南海トラフ地震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日語)
  15. ^ 南海トラフ巨大地震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日語)
  16. ^ Ando, M. Source mechanisms and tectonic significance of historical earthquakes along the nankai trough, Japan. Tectonophysics. 1975, 27 (2): 119–140 [2009-11-13]. Bibcode:1975Tectp..27..119A. doi:10.1016/0040-1951(75)90102-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1). 
  17. ^ Ishibashi, K. Status of historical seismology in Japan (PDF). Annals of Geophysics. 2004, 47 (2/3): 339–368 [2009-11-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0-25). 
  18. ^ Ando, M. Source mechanisms and tectonic significance of historical earthquakes along the nankai trough, Japan. Tectonophysics. 1975, 27 (2): 119–140 [2009-11-13]. doi:10.1016/0040-1951(75)90102-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1). 
  19. ^ 長期評価による地震発生確率値の更新について 地震調査委員会 平成30年2月更新 (PDF). [2019-06-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1-07). 

文獻[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