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于洪起(1877年—1940年10月),字範亭,山東棲霞連家莊清河口村人。中國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書法家。

生平[編輯]

1902年,于洪起入京師大學堂學習,1905年于洪起到日本留學,1905年同盟會成立後,于洪起和徐鏡心謝鴻燾陳命官等山東留日學生加入。1907年,他回到家鄉,任山東提學使司兼山東汶萊學堂山東優級師範學堂教習,並且和謝鴻濤煙臺共同創辦東牟公學。1908年7月,于洪起等發起成立山東礦產保存會,反對德國侵佔山東礦權。1909年,于洪起任山東諮議局秘書。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于洪起參加煙臺獨立。1912年,于洪起任山東都督胡瑛的顧問,並且擔任南京臨時參議院議員。1913年,他擔任民元國會眾議員議員。1915年,他參加了討伐袁世凱活動。1917年,他擔任護法國會眾議院議員。1924年,他創辦煙臺先志中學並任校長。1928年,他擔任江蘇省政府秘書。1931年,他擔任南京國民政府監察院監察委員。1940年10月病逝。[1][2]

于洪起也是位書法家,書體以行楷參以魏碑,並且見長於草隸。

參考文獻[編輯]

  1. ^ 于洪起,山东省情网,于2011-11-7查阅. [2011-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4).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07-14
  2. ^ 山东辛亥革命大事记,济南日报,2011-10-10. [2011-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0).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