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石龍子台灣亞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石龍子台灣亞種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爬蟲綱 Reptilia
目: 有鱗目 Squamata
科: 石龍子科 Scincidae
屬: 石龍子屬 Plestiodon
種:
中國石龍子 P. chinensis
亞種:
中國石龍子台灣亞種 P. c. formosensis
三名法
Plestiodon chinensis formosensis

中國石龍子台灣亞種學名Plestiodon chinensis formosensis),Van Denburgh於1912年命名。分佈於台灣本島。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台灣。[1]

描述[編輯]

體長最大約13公分,全長可達33 公分。鱗片無稜脊,外表光滑。其幼體與成體體色不同,幼體體背黑色,且背部有數條斑駁的金色縱帶,兩側的身體則綴有許多白色或黃白色的斑點,體腹部為淺褐色或乳白色,尾部的中後段有着些微的藍色。[2][3]

體色會隨着成長改變,幼時具有的金色縱帶、白黃色斑點以及尾部的藍色調會逐漸消失。成體體背轉為深褐色或灰褐色,鱗片邊緣為黑色,頭部兩側及耳孔處常具橘紅色。[3]

習性[編輯]

日行性,以昆蟲及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卵生,曾經有一次產下19枚卵的紀錄。雌體有護幼之行為,攻擊性很強。其尾巴極容易自割[2][3]

棲地[編輯]

為臺灣特有亞種,廣泛分佈於臺灣海拔1000公尺以下山區及平地草叢,也能在住家房屋附近發現。[2]

參考文獻[編輯]

  1.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中国石龙子台湾亚种.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2. ^ 2.0 2.1 2.2 王緒昂. Plestiodon chinensis formosensis (Van Denburgh, 1912). 臺灣生命大百科. 2013-11-06 [2019-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9). 
  3. ^ 3.0 3.1 3.2 羅宇凱; 鍾鈞斌. 中國石龍子與麗紋石龍子的差異 (PDF). 國立內埔農工野生動物保育科. [2019-01-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