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鐵路解放2型蒸汽機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南滿洲鐵道ミカニ型
中國鐵路解放2型
2525號解放2型蒸汽機車展示於瀋陽市瀋陽鐵道博物館
概覽
類型蒸汽機車
生產商美國機車公司(5台)
滿鐵沙河口工廠(29台)
汽車製造(4輛)
川崎造船(3輛)
生產年份1924年-1932年
產量41台
主要用戶滿洲國滿鐵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
技術數據
華氏輪式2-8-2(天皇型)
AAR軸式1-4-1
軌距1,435 mm
動輪輪徑1,370 mm
機車長度20,830 mm
整備重量115.8 t(機車整備重量)
191.70 t(機車及煤水車總重)
煤水車重量75.9 t
燃料
缸徑 × 行程572 mm × 660 mm
鍋爐過熱式
鍋爐壓力12.7 kgf/cm2
爐箆面積6.25 m2
總傳熱面積201.0m²
汽缸數量3
最高速度101 km/h
牽引功率252.0 kN

解放2型(JF2)的前身為南滿洲鐵道的Mikani形(ミカニ,意指Mikado第2型[1]),是為了牽引大連 - 撫順之間的煤運列車而研發的大功力貨運機車。

歷史[編輯]

Mikani(ミカニ)型是美國機車公司早期製造單式三汽缸蒸汽機車,於1924年完工時進行完整的測試,當時引起鐵路業者注目。其動輪輪徑雖然只有1,370mm,但測試時車速卻能達到101.4km/h(63 mile/h)之高速(動輪轉速達392rpm)[2]。Mikani(ミカニ)型也是南滿州鐵道最早的三汽缸、加裝自動加煤器以及機車運轉整備重量超過100噸之蒸汽機車。Mikani(ミカニ)型雖然性能優秀,但三汽缸蒸機車維修相當複雜[3],於1929年曾經計劃引進軸式2-10-2Sata(サタ)型過熱型蒸汽機車,不過該案流產,取而代之的是繼續增備11輛Mikani(ミカニ)。至1933年由於連續發生曲柄軸斷裂事故,研發Mikasi(ミカシ,即後來的解放4型)取代[4]

二戰結束時共有41輛Mikani(ミカニ)型,分佈於大連埠頭局(35輛)、奉天鐵路局(6輛),1949年這些機車被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接收後,車型代號改為ㄇㄎ貳(MK2)型,於1959年改稱解放2型(JF2),編號範圍為2501~2550。戰後解放2型配屬於大連瓦房店機務段,運用於牽引多爬坡區間之重貨物機車。2525號車及2533號車於20世紀80年代有目擊記錄[5]。目前2525號車在瀋陽鐵道博物館靜態展示。

生產概況[編輯]

製造年 車號(-1938年4月) 車號(1938年4月-1945年8月) 車號(1949年10月-) 製造廠 原廠製造番號
1924 ミカニ 1600-1604 ミカニ 1-5 ㄇㄎ2 2501-2505 ALCO 65435-65439
1926 ミカニ 1605-1608 ミカニ 6-9 ㄇㄎ2 2506-2509 沙河口
1927 ミカニ 1609-1613 ミカニ 10-14 ㄇㄎ2 2510-2514 沙河口
1927 ミカニ 1614-1616 ミカニ 15-17 ㄇㄎ2 2515-2517 川崎車輛 1248-1250
1928 ミカニ 1617-1620 ミカニ 18-21 ㄇㄎ2 2518-2521 汽車製造 1012-1015
1928 ミカニ 1621-1626 ミカニ 22-27 ㄇㄎ2 2522-2527 沙河口
1929 ミカニ 1627-1634 ミカニ 28-35 ㄇㄎ2 2528-2535 沙河口
1930 ミカニ 1635-1637 ミカニ 36-38 ㄇㄎ2 2536-2538 沙河口
1931 ミカニ 1638-1639 ミカニ 39-40 ㄇㄎ2 2539-2540 沙河口
1932 ミカニ 1640 ミカニ 41 ㄇㄎ2 2541 沙河口

備註[編輯]

  1. ^ 依南滿州鐵道機車形式命名規則(適用於南滿州鐵道公司及該公司實際經營、控制之滿州國國鐵及華北交通公司),ミカ(發音為Mika)係指Mikado型(車軸配置2-8-2)之蒸汽機車。並以日文片假名イ(i)、ニ(ni)、サ(sa)、シ(si)、コ(ko)、ロ(ro)、ナ(na)、ハ(ha)、ク(ku)(為日文數字之發音或發音之字首)依序代表1~9號。例如:Mikai(ミカイ)為Mikado型機車第1型,之後以此類推。 關於車輛編號,依據南滿州鐵道於1938年頒佈之編號規則,車號範圍在1~500屬於南滿州鐵道所有車輛(社線)、501~1500屬於滿州國國鐵所有車輛(國線)、1500以上屬於華北交通所有之車輛。
  2. ^ 坂上茂樹(大阪市立大學教授),鉄道車輌用ころがり軸受と台車の戦前・戦後史,第37頁,註4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 ^ C53型蒸汽機車為日本鐵道省三汽缸蒸汽機車,在1928年至1929年間製造97輛,後因構造複雜、維修不易,於1948年至1950年間廢車除役。ミカニ後繼車種ミカシ回復採用較簡單的二汽缸設計,C53型後繼車種亦回復採用二汽缸設計。
  4. ^ 坂上茂樹(大阪市立大学教授),C53型蒸気機関車試論,第110頁。 (PDF). [2018-02-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5. ^ JF2 2501 to JF2 255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_Railography : Chinese Locomotive L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