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華的故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華的故事
The Story of China
類型紀錄片
主持米高·伍德英語Michael Wood (historian)
國家/地區 英國
語言英語
系列數1
集數6
每集長度60分鐘
配樂霍華德·戴維森英語Howard Davidson
製作
製作人麗貝卡·多布斯
製作公司瑪雅視覺
播出資料
首播頻道BBC Two
播出日期2016年1月21日 (2016-01-21)—2016年2月25日 (2016-02-25)
外部連結
官方網站

中華的故事》(英語:The Story of China)是英國廣播公司(BBC)和美國公共電視網(PBS)投資,2016年播出的一部六集中國歷史紀錄片。紀錄片由歷史學家米高·伍德英語Michael Wood (historian)撰稿並主持,於2016年1月21日至2月25日在英國廣播公司第二台播出[1]

拍攝[編輯]

《中華的故事》的構思始於2007年。當時,米高·伍德在完成了廣受好評的紀錄片《印度的故事英語The Story of India》後,被英國廣播公司建議以相同的風格拍攝一部中國歷史紀錄片。隨後,伍德完成了一部長達50頁的拍攝提案,並獲得了英國廣播公司和美國公共電視網的興趣。但因為忙於其他項目,這部紀錄片直到2013年方才開始拍攝[2]

米高·伍德的拍攝原則是通過當下的普通中國人來展現中國的歷史,從而使得舊故事煥然一新。例如,為了展現歷史上大運河對商業繁榮的促進作用,片中拍攝了現代邵伯船閘的繁忙景象。為了展現北宋開封的風土人情,片中採用了上海中華藝術宮播放的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並經由普通參觀者進行講述。而片中而在提及蹴鞠時穿插了北京國安的足球比賽。這樣的編排使得熟悉中國歷史的觀眾也不會產生厭倦。同時,伍德將中國歷史與西方歷史進行對比,將杜甫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將蘇頌水運儀象台與倫敦大本鐘類比,拉近了中國歷史與英國普通觀眾間的距離[2]

與之前的英國紀錄片常常預設立場不同,《中華的故事》採用的是讓中國人自己講述中國歷史的方式。拍攝團隊中的攝影師、錄音師和拍攝助理等大都是中國人,而被採訪的專家除了一位研究五四運動的印度學者外,都是中國學者。為了提高西方觀眾的觀片體驗,拍攝團隊採訪的大都是能夠講英語的學者或工作人員。該片在拍攝過程中也得到了中國各地政府宣傳部門的信任和協助[2]

分集[編輯]

分集 名稱 首播日期 外部連結
1祖先
Ancestors
2016年1月21日 (2016-01-21)分集首頁
中國人擁有濃厚的祖先觀念,而女媧是中國傳說中造人的神祇。二里頭被認為是夏朝的遺存,而甲骨文反映了商代的天命觀念,也成為周武王滅商的理由。孔子的儒家思想影響了整個東亞,而秦始皇的統一使得中國形成了完整的國家概念[3]
2絲綢之路和中國船艦
Silk Roads and China Ships
2016年1月28日 (2016-01-28)分集首頁
唐代絲綢之路的興盛和伴隨着的文化交流,玄奘取經的故事千古傳頌,而西安至今生活着當年經絲綢之路抵達中國的西亞人的後裔。大運河至今繁榮,海上絲綢之路承載着絲綢和茶葉的貿易。唐代經安史之亂而衰落,杜甫的詩歌記錄了這一過程[4]
3黃金時代
The Golden Age
2016年2月4日 (2016-02-04)分集首頁
隨着北宋的興起,開封成為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為《清明上河圖》所記錄。北宋在文化、藝術、科學、飲食、養生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金兵入侵佔領開封,南宋杭州延續了北宋曾有的繁華。在蒙元入侵下,陸秀夫與少帝趙昺崖山殉國,宋朝歷史隨之結束[5]
4明朝
The Ming
2016年2月11日 (2016-02-11)分集首頁
出生低賤的朱元璋成為了明帝國的開國皇帝。宏偉的南京城牆記錄着制磚者的籍貫,明代的嚴刑峻法仍出現在民間的戲劇中。鄭和的航海因其規模成為一段傳奇。明代中後期中產階級出現,園林、漆器、絲綢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利瑪竇等西方傳教士促進了中西方的交流。張岱年輕時的浮華和晚年的潦倒成為明亡的象徵[6]
5末代王朝
The Last Empire
2016年2月18日 (2016-02-18)分集首頁
清代將新疆、西藏和蒙古納入版圖,奠定了現在中國領土的範圍。清代具有巨大的文化包容性,清政府支持了整理《全唐詩》等大型文化工程,而經歷戰火的揚州再次成為繁榮的城市。鴉片戰爭使得清朝走向衰落,但也催生了香港上海這樣的世界級城市[7]
6革命時代
The Age of Revolution
2016年2月25日 (2016-02-25)分集首頁
清朝的式微和基督教的影響催生了太平天國運動,而西方的滲透導致了義和團運動,最終帶來了《辛丑條約》和巨額賠款。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五四運動影響了中國此後的歷史進程。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戰爭創傷。戰後,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的執政者[8]

參考資料[編輯]

  1. ^ BBC Two: The Story of China: Episodes. [2016-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2) (英語). 
  2. ^ 2.0 2.1 2.2 崔瑩. 专访《中华的故事》主持人. 2016-02-13 [2016-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23). 
  3. ^ Episode 1 of 6: Ancestors. BBC. [2016-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4) (英語). 
  4. ^ Episode 2 of 6: Silk Roads and China Ships. BBC. [2016-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2) (英語). 
  5. ^ Episode 3 of 6: The Golden Age. BBC. [2016-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7) (英語). 
  6. ^ Episode 4 of 6: The Ming. BBC. [2016-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英語). 
  7. ^ Episode 5 of 6: The Last Empire. BBC. [2016-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英語). 
  8. ^ Episode 6 of 6: The Age of Revolution. BBC. [2016-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7)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