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討論:維基百科不是什麼/存檔1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宣揚或變相宣揚「非法網站」的文章應當明確列入禁止列表

非法網站之所以會被定性為「非法」,應當是因為其立場與利益與某一具體國家的主流民意存在着根本的矛盾。所以宣揚或者變相宣揚「非法網站」的文章發表在維基百科無法使得本網站保持「客觀」和「中立」--Qdscrgd 03:50 2005年1月13日 (UTC)

維基百科從來都沒有說過自己是客觀的,中性的觀點是要不偏不倚的表達各種觀點,非法又不是在所有國家違反法律--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56 2005年1月13日 (UTC)
不是宣揚,而是合理的進行事件記錄和學術探討。大陸的互聯網控制也不是盡善盡美,例如新語絲、YTHT就有說不清的問題,但這與法輪功、色情網站完全不是一個層次上的事情,應區別對待。--冷玉 04:07 2005年1月13日 (UTC)
反對,所謂非法網站的說法本身就不中立,列表上提到的很多網站比如新語絲、BBC新聞等實在很難說是非法。說「與某一具體國家的政府存在着立場和利益上的根本衝突」就不能在微機上「變相宣揚這些網站」這稱何中立?這不是明顯站在某一國的立場上了麼?所以很明顯刪除這個列表才是有違NPOV原則的。允不允許這個列表存在和列表文章具體怎麼寫不是一回事,如果一個客觀事實都不允許在微機上出現,那還講什麼客觀呢?--雪夜貓子 (talk) 04:13 2005年1月13日 (UTC)

我覺得每一類不要列得太多,只要列5個左右影響力較大的。有增加的時候替換影響力小的,既達到了知識的目的,又不會使列表太長,很多東西不一定全部要搬上來,那樣有點不像百科全書。--維游(vipuser) (對話2005_^o^) 04:25 2005年1月13日 (UTC)

關於政府問題可以參考不適合維基百科的文章第7條,說明還是要注意一下,避免造成麻煩,否則維基泡湯!--維游(vipuser) (對話2005_^o^) 04:32 2005年1月13日 (UTC)
我覺得不應以所謂非法為維基百科文章取捨的條件。非法一詞也很模糊,那條法律條文規定新語絲和BBC為非法?--用心閣 08:41 2005年1月13日 (UTC)
  • 根本就沒有什麼「非法」,法律是統治者制定的(現代民主國家一般會遵從民意),網站被定為非法反映的是統治者的意願而不是民意,(大多數大陸人從不認為BBC、VOA有顛覆性質,相反,很多大陸人都認為大陸政府在掩蓋真相,但大陸政府從不承認並硬說他們搞顛覆!)中立是不偏不倚的反映各方觀點,依Qdscrgd所言,維基百科只能寫政府認可的文章,這樣會導致真正的不中立,如果只寫政府愛聽的那麼大家把維基關了,上百度寫去吧!Dreamer in Utopia 08:20 2006年9月30日 (UTC)

有關『維基百科』不是食譜

新人User:Marshsu提拉米蘇條目較早版本有做法步驟項,管理員以『維基不是食譜』為由刪除。

在下協助其補充了有關這一甜點的其它資訊,並恢復了Mars寫的做法段落。

『維基不是食譜』其實是『維基不只是食譜』,精要在於維基飲食條目應提供比recipe更多的資訊,是比食譜更多,不是和食譜不兼容。維基條目寫作是一個志願合作參與的過程,如果先期寫作的維基人寫了『貌似食譜『的內容,在下建議保留為先,自有後繼者可擴展完善。

或許管理員可用提醒模板(百科條目希望提供比配方做法更多的內容,請您繼續擴展條目)代替刪除之舉。Tian 22:43 2005年5月29日 (UTC)

正名:「維基百科不是什麼」

我想將本條目更名為「維基百科不是什麼」(英文也是Wikipedia:What Wikipedia is not),因為本文的內容是討論維基百科這個項目的性質,包括人們參與這個事業或參與討論時要注意的事項,不僅僅在於百科文章的編寫。因為這是維基的重要頁面之一,我想慎重行事,先聽聽各位的意見。--roc (talk) 03:42 2005年6月18日 (UTC)

漢語的句子構成習慣和英語是不一樣的,雖說現在的名字也不一定是最好的,但這麼直譯或許欠妥
其實個人估計,原文是以英文的常用句型「what sth is」做個變換,以產生一定詼諧效果(但直譯成中文就似乎比較繞口了)--zhouxiao 05:24 2005年6月18日 (UTC)
沒有啥詼諧效果的,「鏈入頁面」也是what links here,遇到這種情況如果不提具體事物,不說pages什麼的通常就是這樣用what等先行詞起頭帶個分句來表達了。這兩個譯名我覺得哪個都可以。--wooddoo (talk) 05:40 2005年6月18日 (UTC)
從語法角度,這麼說當然沒錯,但「what sth is not」這種句型似乎的確不常見(雖然,以我的英文水平,可能沒資格這麼說^_^),因此,我個人是理解成類似於漢語中「你今天XX了嗎」這類用法的
當然,爭論這點可能意思不大,若真正就名字本身而言,個人覺得theodoranian說的「維基百科不是......」應該比「維基百科不是什麼」好一些(因為後者帶有疑問口氣,和英語原意有差別)--zhouxiao 13:38 2005年6月18日 (UTC)

我認為改為「維基百科不是......」。--Theodoranian|虎兒 (talk) 08:08 2005年6月18日 (UTC)

很高興聽到你們的回饋,很感謝你們的建設性意見與具體的建議,同時也欣慰zhouxiao能夠認識到他的英文水平。另外,留言時,請按先後順序,留在最底部。What Wikipedia is not是很正常的英文陳述句,沒有逗樂的意思,在於強調what與not,是 (you need to know or please pay attention what xxx is and) what xxx is not的意思。中文翻譯過來,應該是「(你需要知道/請留意XXX是什麼以及)不是什麼」。當然中文裏面,「不是什麼」好像可以用做貶低用語,所以或許我們不得不使用標點符號,即虎兒提議的「維基百科不是......」。如果沒有實質與建設性的反對意見,我就這樣做了。--roc (talk) 21:25 2005年6月18日 (UTC)

多謝指點本人英文。
不過,這裏我還有個小小的疑問:「pay attention what xxx is」是特殊用法還是其他的什麼?因為一般是用「pay attention to」的。如能賜教,本人不勝感激。
至於,留言,主要是我那段是對Wooddoo說的,所以就跟在他後面了
另外,互助客棧那段我忘記刪了,轉過來吧
順便解釋一下,我原意是說「不適合維基百科的文章」比「維基百科不是什麼」好,絕無挑刺之意--zhouxiao 22:24 2005年6月18日 (UTC)

漢語的句子構成習慣和英語是不一樣的,雖說現在的名字也不一定是最好的,但這麼直譯或許欠妥--zhouxiao 05:24 2005年6月18日 (UTC)

謝謝你的意見,希望你不要只挑刺(這個我或很多人都會),而是能夠在批評的同時,給出讓大家可以參考的建設性意見。另外,討論發起人已經請求將意見留在具體的討論頁,而不是佔用此處的客棧公用頁面。謝謝!--roc (talk) 21:34 2005年6月18日 (UTC)


在英語中,What Wikipedia is not,主語是What,着重點也是What,而如果翻譯成維基百科不是......或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主語在維基百科,着重點也是維基百科,與原語氣不符。但如果翻譯成不是維基的什麽,或不符合維基的什麽,「什麽」在漢語中不能泛指,只能疑問,所以我認為「不適合維基百科的文章」還是最貼切的翻譯。Wikipedia標題是供大家使用習慣了的,沒有經過大家的共識最好不要輕易改動。--方洪漸 02:59 2005年6月20日 (UTC)

英文的理解,我們有不同,我是覺得重點是not(或not + what),當然了,我的母語不是英語,並且每個人的理解都不定相同。就條目的內容,我覺得重點是闡述「不適合維基百科的東西」,但我不知道怎樣在漢語中強調這個「不」字。另外,這個條目的闡述範圍不限於條目文章,而包括維基百科這個整體項目及維基百科的社群(見英文最新版en:Wikipedia:What Wikipedia is not),所以我覺得「文章」一詞是多餘並自設限制的。但是,我們大概又不能用「東西」這個詞,所以才有這個難題。--roc (talk) 04:32 2005年6月20日 (UTC)
我覺得"What the Wikipedia Encyclopedia is not"是對"The Wikipedia Encyclopedia isn't ..."中的省略號部分提問。而且在下面的內容也是對省略號部分進行填空。所以我個人也覺得寫成「維基百科不是……」比較好。
To 方洪漸:在那句話中,What不是主語哦,如果它是的話,Wikipedia這個名詞就不知道是什麼成分了,至少我看不出來了:P。--Milliardo 12:06 2005年6月30日 (UTC)

關於維基百科收錄條目的要求

移動自Wikipedia:互助客棧

維基百科發展壯大,現在似乎什麽內容的條目都有了,具體如何掌握一個條目是否應當收錄,條目中應當收錄哪些內容我現在感到十分的迷惑,除了人物條目大體有一個輪廓外,公司,團體,網站,鄉鎮,村,街道,大廈條目究竟以什麽為標準,舉例來説香港地鐵的好些車站都有條目,內容包括該車站的各個出口去往哪裏,還有一些大廈或建築如重慶大廈看不出來有特別明顯值得記錄的地方。可能由於我不了解香港,有些大陸中心吧。還有許多動漫作品僅僅是剛開播就寫有條目,我想即使是文學,電影,音樂,動漫作品也不是沒有收錄的條件吧。還有以C程序設計語言函數庫的內容,最新推出的IBM某種技術,許多金庸武俠小説中不知名,不重要的人物,一些動漫作品中的地名和人名。還有書刊雜誌,是否公開發行的就可以收錄?

我確實十分迷惑,我自己也曾建過這樣的條目,但是現在想起來都是不對的。不知道大家有什麽感覺,我縂覺得這樣下去,條目突破50000大關是沒有問題,但百科全書的質量會如何呢?今天看到Wikicities已經有500個維基城市了,我想肯定有一些是值得收錄,但不會在百科全書中收錄的內容。比如Unicode表等。歡迎大家賜教!--用心閣(對話頁) 18:23 2005年12月7日 (UTC)

我一般想寫(很汗顏的是幾乎還沒怎麼寫)的條目的標準就是,我身邊的人有可能關心的,有可能希望能從百科全書上找到的條目,例如Unicode就是(此條目對一個閱讀百科全書的人似乎還不能滿足需要……)。像重慶大廈這樣的條目我個人覺得中以目前中文維基百科的發展程度還不是最需要的,也許以後做大了就會無所不包了吧。不過聲明這只是一個沒有固定條目寫作目標者的私人想法和選擇傾向,對上述條目作者的貢獻還是非常感謝的。--Neverland 18:57 2005年12月7日 (UTC)
基本上我傾向於寬鬆的標準,除了帶有商業目的和個人癖好的宣傳性條目(公司、產品、無名人士的個人宣傳)之外,我覺得應該讓這些條目存在。維基百科的質量與數量並不矛盾,這些無名小條目的存在絲毫不影響高質量的條目。多總比少好。也許這些條目的存在還可以吸引來一些有着特殊愛好的維基人,何樂而不為呢?--Hamham 01:11 2005年12月8日 (UTC)

我認為應該看該條目的「鏈入頁面」,如果有一個值得收錄的條目,鏈向該條目,說明該條目對值得收錄條目中的概念起了進一步說明作用,因此也是有必要收錄的。當然這只是充分條件,那些很明顯值得收錄的條目,即使沒有鏈入頁面,也應該收錄。注,這裏不牽扯條目的內容是否應刪除。--Wikijoiner 02:06 2005年12月8日 (UTC)

我大部份建立的條目,都是如用心閣兄提及的那一類香港條目,所以我有必要說兩句話。很久之前,我看過一篇維基指引(不記得哪篇了),說大家應該在自己認識和有興趣的範疇下多加貢獻。而我所關注的就是香港條目,所以才建立這樣多。當然,我也不是盲目建立,至少我也認為有一定重要性的條目才會建立。例如重慶大廈,可能來自中國大陸的遊客完全沒有興趣,所以才在中國大陸毫無知名度,但是這座大廈卻吸引到不少來自歐美的個人遊人士參觀,可見其特色之處。而我的另一個輔助準則是參考英文維基百科。假如那條條目已存在於那處好一段時間而沒有被刪除,我覺得也是應該可以記載的。再舉重慶大廈作例子,早於2004年2月18日便已創建,現時已超過1000個英文字(全部翻譯成中文可達2000字以上)。所以,假如有人要投票刪除重慶大廈,我會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另一方面,我也認為有很多值得收錄於維基百科的條目未被創建,但這也並非是排斥重要性沒有這樣高的條目的一個好理由。或者就所謂最重要的條目上,再創立一個協作計劃,分幾期將Wikipedia:基礎條目定下一個期限將紅字全部消除。與其為應否收錄重要性沒有這樣高的條目而爭論,倒不如盡快創建「基礎條目」更為實際。 -- Kevinhksouth 05:57 2005年12月8日 (UTC)

我的感覺,其實影響條目適不適合收錄,最大的關鍵是執筆者的功力與筆鋒,而不是條目主體的重要性。拿捏得好的作者,可以把小小一件事寫成圖文並茂知識性十足的大作,例如日本的廁所(英文維基),讓人看完後直呼「原來這種事也是有大學問的!」,但沒這能耐或不用心的執筆者,卻可能把明明是很重要的事物,寫得七零八落不倫不類(例如中文版上大部分第三世界國家的條目,都糟得讓人汗顏)。鏈入頁面的多寡的確是條目重不重要的判斷方式之一(可以利用Special:Wantedpages 待撰頁面這工具,雖然有時上面列出的條目重要度會因為模板的使用而不準確)。我認為要制定一個統一的標準來決定哪種條目該收錄哪種條目不該收錄,是很困難的,因為,影響條目收錄的除了主題重要性外,往往也牽涉到寫法內容,這部份在條目沒寫出來之前很難判斷。因此,我提議以個案審查的方式來評定這種事情,也就是,有收錄必要性疑慮的條目可以先貼上「檢討中」的標籤,然後連結至特別的審查頁面,在期限之內以投票方式決定條目的去留。這一方面也可以讓收錄必要性有疑慮的條目別一開始就直接送刪除投票檢討,但又兼顧了相同的作用(畢竟對於很多不懂規則的新手來說,根本分不出送檢討跟被刪除的差異,而造成誤解甚至紛爭。
PS.關於上面提到的「重慶大樓」一條,其實我倒是覺得並不是無足輕重不該收錄的條目。事實上,從閱讀這條目中我意外得知原來《重慶森林》這電影的命名由來是這棟大樓,因此反而有點驚喜的感覺,我認為光是這樣就已經印證這條目的存在價值了!--泅水大象 訐譙☎ 06:21 2005年12月8日 (UTC)

按理說維基百科不是印刷品,這些條目的存在不會成爲太大問題,但是目前我們對人物和公司內容的條目要求還是很嚴格的,那麽其他內容的如果沒有要求會不會標準不一樣?我也從英文翻譯或正在翻譯一些北京的條目如十八里店分鐘寺玉泉營等條目,但是後來想一想純粹交通地理性的介紹可能更適合於交通指南之類的圖書或網站,並不能給讀者帶來更多的知識。還是拿重慶大樓作爲例子吧,從條目中看不錯有什麽值得注意的地方,如果僅僅是因爲由於電影名稱的緣故,我想完全可以在電影條目中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不是探討重慶大廈是否需要刪除,而是想探討刪除投票是否有一個更清晰的標準。比如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和在下建的直真節點控股有限公司都是香港上市公司,都是小條目,但是收錄他們的理由是什麽呢?還有康怡花園麗港城麗港城商場Category:麗港城(住宅及商場)不就是帶有商場的商業樓盤麽?我也沒有看出收錄他們的理由。

同意大象兄的説法,還是要看條目的寫法,上面列舉的這些條目怎麽寫才能富有知識而又頗有趣味呢?

其實我是蠻羨慕香港維基人能夠把香港的事情寫得這麽細的,我這裏提出一些香港的條目也沒有特指香港條目如何如何,只是順手寫了看到的幾個不那麽順眼的條目。 --用心閣(對話頁) 07:23 2005年12月8日 (UTC)

在維基的主頁中間有一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放在這麼重要的位置,維基的精神相信沒有人質疑。英文維基的包容性十分高,除了廣告,侵權等內容外,其他各種各類的內容兼收並蓄,當然有些比較瑣碎的沙石,但對於有需要的人也是很好的參考來源。但中文維基則似乎浪費不少時間,心力在討論那些重要,那些不重要,花時間在挑剔不完美的地方。

其他地區的人可能覺得香港的條目不重要,或者他們對香港文化不了解,但這卻不代表需要刪除。重慶大廈是香港多元文化的代表,在不少外國人心中甚至是香港的象徵之一,正如從前飛機在我們頭上飛過,降落啟德機場那樣的香港風味。至於康怡花園,它是香港甚有代表性的屋苑,它的設計對其後香港居住環境的設計也有影響,康怡花園亦擁有香港最大規模的日本韓國僑民社區,相信亦有其代表性。這些條目的英文版亦早已存在。

關於公司方面,參考英文維基,他們的一些大公司的條目寫得不錯,甚有價值,例如google等。至於蒙牛,我也想了解它如何成為中國其中一家最大型的乳業公司,只是條目太短。如果寫得好,相信沒有人懷疑它的收錄價值。--Toblerone 10:00 2005年12月8日 (UTC)

我的意見是,沒有個人宣傳或廣告之虞的東西還是儘可能收入。當然,條目品質也應該作為一個考量因素。
我覺得有些不那麼重要的小東西,反而是一般網絡上不容易查到,或者不容易獲得較有系統資訊的,以文學、漫畫人物而言,著名著作的重要角色的介紹討論隨處可見,但一些次要角色卻不然,有可能查google可以查到幾筆,但都是不關緊要的帶過。假如這時候維基百科有人寫了一個清楚簡明的條目來作介紹,這對於想要了解該角色的人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分享一個自己的經驗,之前在讀一本英國演員的相關研究的英文書,其中有個看似人名的專有名詞出現了幾次但不知道是什麼,但手上沒有戲劇史專門的工具書。就想說查英文維基看有沒有,結果查不到,後來查其他網頁才知道,那是莎士比亞一齣劇的某個女性角色,但也許是該角色不夠重要,就找不到該角色的專門簡介,而我也沒時間去看整個劇本內容來了解這個角色,假如有個對莎士比亞夠熟的人(英國應該不少這種人)在英文維基寫了一個關於該角色簡介的條目,那對我來說會是非常有幫助的。
另外一些公司我覺得也是,一些不大不小的公司,一般網絡上能所找到該公司的介紹常常都是公司本身的網站,常帶有宣傳性質,如果維基能提供比較中立性質的公司介紹,應該是很有貢獻的。(當然前提內容要中立不應是廣告性質)
小地名我覺得也是,有些即使連google都幾乎找不到什麼資料的地名(最近在作小小作品提昇時有時會遇到),但如果撰寫者找到資料把該條目寫出來了,當有人想由網絡了解該地名的相關資訊的時候,就僅此一家別無分店,一定會來到維基百科參考該條目,這時維基百科的厲害之處就顯現出來了。
我也很贊同一般百科有的條目是更重要的,但超出一般百科的條目是維基百科的長處,也應該要讓這個長處能發揮--ffaarr (talk) 12:57 2005年12月8日 (UTC)
  • 甚為同意上述的說法,現在的維基百科真的是太過挑選條目,使很多有成為條目可能的條目均被刪去。看看英文版連數字介紹條目皆有,而很多聞所未聞的條目亦可收入,但中文版卻往往在爭議條目是否有收錄意義,這十分浪費時間,也許把時間用在改善條目上更好。--孔明居士 13:05 2005年12月8日 (UTC)
    中文維基不是太過挑剔條目重要性,而是保留起步條目的門檻比英文維基要高。這是因為中文維基規模較小,質量管理比較容易。這不是浪費時間,而是嚴選是否保留起步版的政策。我覺得這在小規模的百科尤其重要,否則維基百科容易淪為垃圾場。只要開始寫條目時,定義清楚、大意明顯,再加上適當的原始資料(source material)連結,重要度是不會成為被刪除原因的。-- tonync (talk) 22:48 2005年12月8日 (UTC)
很贊同Far跟Tonync的意見。基本上我個人也是冷門小常識的愛好者,並一直覺得維基百科之所以彌足珍貴,就是因為它因為不受限於傳統紙本百科的篇幅限制,因此可以收羅更多更冷門、更瑣碎的雜知識--縱使它們在一般的百科全書中並不會被見到。然而,我覺得對於雜知識的收錄跟低品質不該畫上等號,在妥善的處理與撰寫之下,小事情也可以以很正經、有意義的風貌呈現,因此我反對去制定一個太嚴謹但缺乏彈性的制度去規定條目收錄與否(因為無論怎樣制定,還是會有漏網之魚的,況且一如我先前提及的觀點,在沒看到實際條目之前,我們往往很難了解條目主題的重要與否)與其限制條目主題,不如對內容水準作篩選。不過,有別於一般的人、地與普通的事物,對於具有商業色彩的主題(例如一家企業公司或是一款產品),應該要考慮以比較嚴格的角度來審查。--泅水大象 訐譙☎ 09:58 2005年12月12日 (UTC)
冷門小常識的愛好者,這個名字好,加我一個。我覺得冷門絲毫不影響熱門的地位。無名無形 06:38:54 2006年1月9日 (UTC)

維基百科不會為未成年者而過濾內容

建議考慮將「維基百科不會為未成年者而過濾內容」這個段落移除。維基百科對於不適合未成年者的條目應該採取何種態度有待討論,在討論出結果之前,作這樣的宣示並不是很適當。--mingwangx 14:30 2006年1月9日 (UTC)

可考慮更改「…不會…」為「…並未…」或「…尚未…」會好一點。--Shinjiman 04:21 2006年1月27日 (UTC)

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不適宜現在被編入條目。因為,儘管它現在被按計劃籌備,也已經有可以證實的資料(國際奧委會的授權和中國的陸續報道),也有系統的發生(若干年一次),但它並非肯定發生。事實上,古代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就是因為戰爭而終止,而1916年的柏林奧林匹克運動會也因戰爭而取消。而地球上,戰爭從來沒有一天終止過,因此儘管這次運動會看上去可能會如期舉行。即使幾乎肯定到時候會舉行這次運動會,但,仍有可能無法如期舉行,甚至取消。維基不是占卜師,不是嗎?Planemos from BeiJing,China 18:34 2006年9月26日 (UTC)

  • 要是無法舉行,到時候就要寫上無法舉行的原因。Dreamer in Utopia 10:27 2006年11月22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