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特色條目候選/西爾韋納斯·莫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西爾韋納斯·莫利[編輯]

7支持,2反對 =>未能入選--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6月2日 (一) 06:25 (UTC)[回覆]

支持[編輯]

  1. (+)支持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2008年5月19日 (一) 09:31 (UTC)[回覆]
  2. (+)支持長夜無風(風語者) 2008年5月20日 (二) 05:41 (UTC)[回覆]
  3. (+)支持菲菇維基食用菌協會 2008年5月20日 (二) 08:59 (UTC)[回覆]
  4. (+)支持Onlim (留言) 2008年5月21日 (三) 02:04 (UTC)[回覆]
  5. (+)支持—如果能多添加一些圖片則更為完美。--Symane (留言) 2008年5月21日 (三) 15:34 (UTC)[回覆]
  6. (+)支持Jeffreylkk (留言) 2008年5月27日 (二) 14:23 (UTC)[回覆]
  7. (+)支持Iflwlou [ M {  2008年5月31日 (六) 14:04 (UTC)[回覆]

反對[編輯]

  • (-)反對,內容不錯,但是內容的結構組織上還需要進一步整理。目前生平與研究互相錯雜,感覺有些亂。例如說完墨西哥和中美洲實地考察,突然出現一個「對其他學者的影響「的章節。然後又接着說他的生平;前面已經講到了1938年的事情,「發掘奇琴伊察「章節突然又回到了20年代。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現象。這種非常跳躍性的結構閱讀很吃力的。最好把生平,影響,貢獻幾部分分開表述--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8年5月23日 (五) 09:09 (UTC)[回覆]
    • 謝謝shizhao的意見,條目原來翻譯於2007年10月,英文版自2007年11月之後加入了一個新的作者,章節的排列和部分內容都有了較大的改動。中文版也隨之做了相應的修訂,也與英文版作者做了很小的細節上的交流。「對其他學者的影響「的章節已經由User:光合成放於理論和評價段落之後,作為影響的一部分。至於「發掘奇琴伊察」章節,個人認為前面「墨西哥和中美洲實地考察」是一個概述,該段落則着重描述其最重要的一個項目的進展和發現,因此時間上有所重疊。我會考慮如何使之更順暢一些。—木木 (發呆中) 2008年5月25日 (日) 08:47 (UTC)[回覆]
  • (-)反對,全文的寫作脈絡要麼選擇依照時間的先後順序,要麼依據不同的生活內容分成不同的章節,目前的條目內容摻雜在一起,閱讀起來令人紊亂。--Markus 2008年5月31日 (六) 06:19 (UTC)[回覆]

意見[編輯]

(!)意見,個人建議將理論和評價、對其他學者的影響的這兩個子條目,重新分為貢獻與影響。貢獻主要將他在瑪雅文明研究出的貢獻與論點。影響則是他對後世學者及考古學的影響。另外再講述生平時,希望以該人物的歷練為主,如果有偏重學術的部份最好移到貢獻子條目。--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08年5月31日 (六) 15:33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