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張學友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張學友屬於維基百科人物主題藝術家、音樂家及作曲家類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傳記專題 (獲評乙級高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香港專題 (獲評乙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香港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香港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極高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音樂專題 (獲評乙級
本頁面屬於音樂專題的範疇,一個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音樂類內容的項目。請於討論頁討論相關條目。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工作組圖標
本條目由歌手和演員專題提供支援。
電影專題 (獲評乙級
本條目頁屬於電影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電影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電視專題 (獲評乙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電視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電視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銷量最高[編輯]

1992年的個人專輯《真情流露》更是成為香港歷史上銷量最高的專輯之一,被傳媒封為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編輯]

劉德華、張學友、黎明以及郭富城的「四大天王」名號由邵逸夫的妻子方逸華封的,不是傳媒封的。

所獲榮譽[編輯]

在1.3段「所獲榮譽」裏,這一段有點問題。基本上在四大天王壟斷樂壇時,學友已經宣佈不接受獎項了。當時劉德華是唯一一個仍然受獎的,亦因此他才會晉身世界紀錄的行列。要不要把這段重寫?--石添小草 05:29 2007年2月11日 (UTC)

所獲榮譽[編輯]

我認爲此段落沒有任何紕漏;劉德華拿多少獎項或者獲得健力士記錄與否同張學友所獲得的榮譽無關,還有就是;「四大天王」巔峰時期張學友是參加頒獎典禮的,直到2002年他還在出席香港電臺的十大中文金曲,他從來沒有在公開場合宣佈「不出席或是不參加頒獎禮」,黎明在1998年曾經公開宣佈過。這一段所記述(或描述)之內容與真實相符,不需要任何的更改,當然可以適宜的進行內容上的修飾或是適當的增加內容。Bobby Lee

國籍[編輯]

頁面最上方的簡歷中「國籍 - 英國」一項應該是不正確的,但似乎無法修改?白駝山 2007年6月24日 (日) 09:45 (UTC)lesliebay[回覆]

廣告帶來張學友效應[編輯]

請問為什麼沒有維基人介紹張學友所打造出廣告傳奇,據說有張學友存在,每每廣告都能創造出傳奇風采與後續效應出現,有那位對於廣告有瞭解或研究學者,能不能解釋張學友效應呢?—yiken 2007年11月19日 (一) 08:23 (UTC)[回覆]

他有甚麼廣告傳奇?除了馬諦氏砸大錢買廣告,威脅到約翰走路的銷量,你知到那是誰代理的嗎?

關於國藉一欄應填 香港還是 中國?[編輯]

雖然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但是實際上在出入境、戶籍登記等身份上都是兩個系統,如果香港人物條目全填上 中國,會否令人誤會該人物是國內出生/戶籍在大陸? 就如張敬軒,雖然歌唱事業主要在香港,但他是廣州人。 Josenel (留言) 2008年1月1日 (二) 18:19 (UTC)[回覆]

國籍簡單就是指該國的公民,而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請想起二制的同時,不要忘記一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香港市民國籍的問題,我都參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相關的規定,所以應該使用 中國。 —Railhk0512 (留言) 2008年1月4日 (五) 15:23 (UTC)[回覆]
國籍中所標注的 香港,帶有「中國」二字,就如籍貫上的「中國天津」屬於同一個道理,如果過多的強調所謂「主權」,又或者國旗標誌等,那請問香港還使用區旗和其他標誌做什麽呢?另外,國籍一欄填注 中國,及其容易讓不知情者產生誤解,包括奧運,亞運以及其他的國際性活動中,香港亦會採用 香港,何況是個人身份呢。Bobby仔 (留言) 2008年1月7日 (二) 12:45 (UTC)[回覆]
國籍籍貫是二個不同的理念的,不能混為一談。 香港的應用已經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中清晰顯示他的應用範圍,是並不包括國籍的使用。使用 香港在國籍是在法律和國籍的定義上都是絕對錯誤的。雖然 香港是包括中國內,但是國籍的定義上是指法律上國家的合法公民,是包括在國際法內。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國土,如果是香港永久性居民和沒有外國居留權的話,都是有中國國籍的。—Railhk0512 (留言) 2008年1月8日 (二) 16:49 (UTC)[回覆]

關於「國藉」一欄應填「國籍」而不是「國藉」--210.6.97.67 2009年5月27日 (三) 19:49 (UTC)

條目清理[編輯]

請協助清理文中過多及非必要之形容詞(如: "不折不扣的第一男主角", "將此角色演繹得唯妙唯肖"等等, 類似有傾向性之字眼在文中不勝枚舉), 以免失去維基百科提倡之中立性. 另外,亦請提出及引用出處, 希望各位撰寫此條目之維基人不要把過多之個人情感或偏好投放其中, 緊記保持百科全書之中立性, 以免被認為此條目是歌手之樂迷撰寫之歌頌文章, 惹起不必要之爭議. - Jor1220 (留言) 2008年1月6日 (日) 08:06 (UTC)jor1220[回覆]

現在將開始清理一些非客觀性文字,以便達到維基媒體的要求。Bobby仔 (留言) 2008年1月7日 (二) 12:46 (UTC)[回覆]

籍貫問題[編輯]

不妨參考一下維基籍貫的條目:「現在最主流的做法是以一個人父親的籍貫為自己的籍貫,而不是這個人自己的出生地。」Bobby兄所言「籍貫是指當事人的出生地以及戶籍。」不知所據何本? 剛找到程介明先生在《信報》《教育評論》的一篇文章《大城市的教育責任》 (07/06/15),裏面說:「近代,官式的定義,籍貫是「祖居地」,通俗來説是祖父的出生地。」http://ecaa.org/composition/chengkaiming/HKEJ070615Migrant03New.doc 個人認為:如果張學友先生也說自己是香港出生的天津人,那麼我們是否應該尊重他本人的理解? Manatunited (留言) 2008年1月28日 (一) 14:20 (UTC)[回覆]

曾與張學友合作過的部分演藝人[編輯]

此一分段純粹列出大量藝人名字(附維基條目連結),過於繁雜,其他藝人條目亦少見類似安排,建議刪除。Manatunited (留言) 2008年2月3日 (日) 06:57 (UTC)[回覆]

我也覺得這部份有點多餘,那我先刪除。--SGT.Evers (留言) 2008年2月3日 (日) 07:32 (UTC)[回覆]

準備大面積的修改以及擴充條目[編輯]

準備大面積的修改以及擴充條目,計劃添加一些圖片以及參考資料完善條目。會參考特色條目王菲。—Bobby仔 (留言) 2008年3月4日 (二) 06:02 (UTC)[回覆]

  • 狂贊閣下,有個東西想和閣下商議。末學想往這個條目裏面放一些歌曲,您覺得放哪些音樂可以代表學友?我想放的是 國語一首(《月半彎》或《祝福》)、粵語一首(《李香蘭》或《這個冬天不太冷》)、外語一首(《Touch of Love》或《Corazon de Melao》)、音樂劇一首(如果愛或者雪狼湖的比較代表性、我想用的是《愛是永恆》最後國語合唱版),因為放五首以上就顯得不是合理使用。不知道閣下在選曲方面有什麼建議? 另外,在學友這個介紹中,沒有他的《在你身邊》和英文專輯的介紹。哈哈~—Walter Grassroot™ |留墨存香 2009年7月20日 (一) 19:53 (UTC)[回覆]
    • 張學友具有代表性的歌曲實在太多,讓人無從選擇,閣下放置的幾首歌曲都很具有代表性,值得推崇。另外,在英文條目粵語流行音樂中,似乎已經存在一首關於《月半彎》的歌曲。感謝您積極參與編寫本條目,讓我們一起來攜手提升本條目的品質。—Bobby仔 (留言) 2009年7月22日 (三) 09:34 (UTC)[回覆]

1.2億唱片銷量[編輯]

「據粗略統計,目前總銷售量是1.2億張,在世界銷售榜排名24」,此處的參考來源自BBS討論區中,並沒有可靠地第三方參考來源,請撰寫人可以補充上值得信賴和具有說服力的參考來源,或另外進行準確編輯。—Bobby仔 (留言) 2009年8月18日 (二) 10:40 (UTC)[回覆]
這一個部份很明顯是瞎掰的。反正維基百科已經變調了,隨便它爛吧!163.32.122.2 (留言) 2010年4月17日 (六) 09:24 (UTC)[回覆]

電視海報、專輯封面可能過度使用[編輯]

@Bobby Lee,根據維基合理使用原則,唱片封面只適用於條目本身,將這些封面貼在這裏很可能違反過度使用原則,請查核。--JK~搵我 2015年3月13日 (五) 01:11 (UTC)[回覆]

目錄很亂,建議重整[編輯]

@bobby Lee

  • 榮譽及影響、獎項、名衍應該列為一大項
  • 廣告應該考慮併入某小項,例如工作 (工作這個大項應該略作改名)
  • 派台歌成績應列入音樂作品、演唱會也可以考慮一併列入

由於現在的目錄有不少類似選項,建議修改,未知bobby兄有何意見?--JK~搵我 2015年3月31日 (二) 23:39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張學友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6月1日 (五) 13:51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張學友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7月10日 (二) 03:43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張學友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7月29日 (日) 14:18 (UTC)[回覆]

張學友在網絡上的影響[編輯]

因為張學友在中國大陸開巡迴演唱會,多次在入場檢票時抓捕在逃犯,而被網友戲稱為「國泰民安張學友」,「還不多謝烏蠅哥」等等 № ㈱ 2019年8月27日 (二) 13:23 (UTC)

比如像蕭敬騰趣聞中一樣 № ㈱ 2019年8月27日 (二) 13:26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