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德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顏德慶(1878年10月—1942年),季余上海人,原籍湖南清朝中華民國鐵路工程師。[1]

生平[編輯]

1878年,顏德慶出生於中國上海,父親是聖公會牧師顏永京(1838年-1898年)。在上海同文館畢業後,1895年隨胞兄顏惠慶一同前往美國留學,就讀於理海大學,主修鐵道工程學。1901年顏德慶獲工程碩士學位。1902年回國後,1902年起,歷任粵漢鐵路、廣三支路工程師。1909年,擔任川漢鐵路副總工程師、代理總工程師。他先後參加粵漢鐵路滬寧鐵路的建設,清朝政府授其為工學進士。[1]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19年巴黎和會上,顏惠慶任中國政府代表團顧問,顏德慶為隨員。他們支持收回青島的主張。中國收回青島的主張失敗後,他和顏惠慶支持中國代表團發表《拒簽宣言》,並贊成提交《中國要求膠澳租借地、膠濟鐵路及所有他項關於山東權利之直接歸還之說帖》。[1]

1921年華盛頓會議召開,中國代表團全權代表為外交總長顏惠慶,顏德慶等人為代表團專門委員,代表團總人數130人。1922年3月,青島回歸進入接管階段,王正廷任魯案善後督辦,顏德慶任中國接收鐵路委員長,協助魯案善後督辦王正廷接管膠濟鐵路,經過艱難的談判,最終在12月5日簽署《山東懸案鐵路細目協定》,膠濟鐵路定於1923年1月1日移交,償金4000萬日元。1923年1月1日,中國接收鐵路委員長顏德慶在青島朝城路膠濟鐵路管理局主持了收回膠濟鐵路儀式,「日本山東鐵路管理局」的牌子被「中國膠濟鐵路管理局」的牌子替代。此後,顏德慶任膠濟鐵路管理委員會委員長,常住青島[1]

1942年,顏德慶病逝於上海,享年64歲。[1]

參考文獻[編輯]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游美同學錄·顏德慶》,出自《游美同學錄》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