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邦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鄭邦任(1850年—1926年),字熙紹,號莘吾[1]。廣東潮陽縣沙隴(今屬汕頭市潮南區隴田鎮)人,藏書家,教育家。

光緒九年(1883年)登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2],光緒十二年四月,散館,俱著以部屬用[3],任兵部候補主事。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辭官返鄉,建「高華」府第,正座官廳匾書「太史第」,俗稱「南園」,又建「惜蘭香館」書房藏書。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光緒帝科舉改辦學堂。鄭邦任就在家鄉倡辦「履新學校」。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又與鄉人清朝末科進士出身的范家駒等人創辦六都高等小學堂[4]

參考資料[編輯]

  1. ^ 《清代硃卷集成》55卷245頁
  2.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一百六十三):光緒九年癸未五月。庚辰朔……○引見新科進士。得旨。陳冕、壽耆、管廷獻、業經授職外。朱祖謀、志鈞、丁仁長、徐炳文、邵松年、張預、熊亦奇、李葆實、黃福楙、嚴修、准良、曹寯瀛、錢正圜、魯鵬、王培佑、秦綬章、秦夔揚、甯本瑜、趙汝翰、陳榮昌、胡景桂、曹福元、洪家滋、童祥熊、施紀雲、柯逢時、何維棟、陳如岳、汪鳳藻、趙尚輔、王式文、馬吉樟、彭鴻翊、施調賡、陳鳳樓、沉潛、鄭祖煥、華煇、陳同禮、張琦、周錫恩、傅汝梅、張筠、伍兆鰲、陳後琨、王念祖、綿文、張亨嘉、王紹廉、俞成慶、熙麟、黃桂清、曾宗彥、鄭淑璋、閻迺竹、駱景宙、濟中、高祚昌、李培蘭、陳受頤、陳名珍、彭清藜、李蔭鑾、劉昺燮、鄭邦任、李振鵬、梁鴻翥、雷在夏、康際清、鄭炳麟、李敬修、馮汝騤、孔昭乾、蒯光典、李岳瑞、閻萃峰、周紹劉、王祖畬。俱著改為翰林院庶吉士。
  3.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二百二十七):光緒十二年。丙戌。四月。己卯。……○引見癸未科散館人員。……李蔭鑾、李敬修、鄭淑璋、孔昭乾、鄭祖煥、李岳瑞、閻萃峰、沉潛、馮汝騤、彭鴻翊、何維棟、閻迺竹、鄭炳麟、伍兆鰲、高祚昌、濟澂、俱著以部屬用。
  4. ^ 鄭鍾固. 清末翰林郑邦任. 汕頭市潮南區文聯網. 2007-12-11 [2010-06-25] (中文(中國大陸)). [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