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宏魁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鄧宏魁,男,美籍生命科學家,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生平[編輯]

1984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獲理學學士學位。1987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獲理學碩士學位。1990年至1995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深造,獲博士學位。1995年至1997年在紐約大學醫學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1998年至2000年在美國麻省ViaCell公司擔任分子生物學主任。2000年受聘北京大學生命學院教授長江特聘講座教授。2001年4月回國後建立了北京大學細胞分化與細胞工程實驗室,專門從事細胞分化、細胞工程及其醫學應用研究。2003年非典「肆虐中國的時候,鄧宏魁帶領課題組完成了「基於假病毒模型的抗體分析與檢測以及抗病毒藥物篩選」的抗非研究[1]

2013年,鄧宏魁主持的團隊用四個小分子化合物讓成體細胞「返老還童」,復活了「多潛能性」,它們可以繼續分化為有具體功能的細胞或其他器官[2]

2015年1月31日,鄧宏魁團隊研究論文——《利用細胞重編程方法將人成纖維細胞轉分化為具有藥物代謝功能的肝臟細胞》榮獲美國《細胞》出版社評選的幹細胞領域「2014中國年度論文」[3]

2019年10月,中國的鄧宏魁研究組、陳虎研究組和吳昊研究組合作,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題為《利用CRISPR基因編輯的成體造血幹細胞在患有愛滋病合併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中的長期重建》[4]的研究論文,這是世界首例通過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白血病患者的案例[5]

參考[編輯]

  1. ^ 叢蘭蘭. 北大生命科学院教授邓宏魁:北大加紧抗非研究. 北京青年報. 2003年6月24日 [2019年11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9月23日) –透過人民網. 
  2. ^ 一小步的积累. 北京日報. 2013年10月21日 [2019-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27). 
  3. ^ 北京市科委前沿专项支持项目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研究论文获《CELL》出版社“2014中国年度论文”. 北京市科委. 2015年2月17日 [2019年11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5月8日). 
  4. ^ Xu, Lei; Wang, Jun; Liu, Yulin; Xie, Liangfu; Su, Bin; Mou, Danlei; Wang, Longteng; Liu, Tingting; Wang, Xiaobao. CRISPR-Edited Stem Cells in a Patient with HIV and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1 September 2019. doi:10.1056/NEJMoa1817426. 
  5. ^ 世界首例!北大教授以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艾滋病和白血病. 觀察者網. 2019-10-25 [2019-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9).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