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頵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趙頵墓誌(河南博物院藏)

益端獻王趙頵(1056年—1088年),宋朝第五代皇帝宋英宗趙曙第四子,母親為宣仁皇后高氏[1],初名趙仲恪

生平[編輯]

嘉祐八年(1063年)四月,宋英宗即位,趙頵自右內率府副率為博州防禦使、大寧郡公。八月,遷耀州觀察使鄠國公治平元年(1064年)六月,遷左衛上將軍。命給前祿。四年(1067年)正月,加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武勝軍節度使,封樂安郡王。九月,加興元尹,充山南西道節度使,改封高密郡王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二月,徙保信、保靜軍節度,進封嘉王元豐三年(1080年)九月,官制行(元豐改制),換開府儀同三司,進封曹王

趙頵端重明粹,少時好學,博通群書,書法工飛白、籀。賓接宮僚,年滿當離去,上奏請留,很多留下至十餘年。他很喜歡醫書,著有《普惠集效方》,還儲藥來救病人。

元豐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改武昌、武安等軍,遷守太保,進封荊王,賜贊拜不名。元祐元年(1086年)二月,改武寧、鎮海等軍,遷守太傅。四月,改成德荊南等軍,遷守太尉真定江陵尹。三年(1088年)七月去世,享年三十三歲,贈太師尚書令荊州徐州,追封魏王諡號端獻。比葬,三臨其喪。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宋徽宗即位,贈兼中書令,追封益王[2]

家庭[編輯]

妻子[編輯]

王氏(1056-1103),秦正獻王王審琦玄孫女,成州團練使王克善的第六女。夫人生而端慧,不勤傅姆之教,淑慎不戲,日覽圖史,取古之賢婦烈女,可以為鑑者,資之以自治。事父母孝謹,友愛兄弟,施及群從,怡怡如也。年十有六,以令族淑德選為王夫人。熙寧五年,備禮娉于禁中,初封嘉國。元祐元年,王出就外第,進封潭國。元符三年,今天子嗣位,進封越國。崇寧二年五月十一日,薨於親賢之第,享年四十七。贈魏越國夫人。

兒子[編輯]

  1. 趙孝哲,熙寧八年十月賜名,右驍衛大將軍,熙寧十年二月卒,四歲;贈博州防禦使,追封博平侯
  2. 趙孝詒,建雄軍節度觀察留後
  3. 趙孝參,奉國軍節度使,改寧武、武勝,封信都郡王
  4. 趙孝奕,彰化軍節度觀察留後,崇寧四年(1105年)卒,贈司空,追封平原郡王
  5. 趙孝騭,寧武軍節度觀察留後
  6. 趙孝悅,早卒
  7. 趙孝忱,容州觀察使
  8. 趙孝穎,湖州觀察使
  9. 趙孝願,邠州觀察使
  10. 趙孝永,廉州防禦使、邢州觀察使,大觀三年十一月卒,贈司空、廣陵郡王

女兒[編輯]

  1. 永嘉郡主,嫁任師道
  2. 和義郡主,嫁王健
  3. 大寧郡主,嫁高世賞
  4. 樂平郡主,嫁王庠
  5. 齊安郡主,嫁王仲弼
  6. 宜春郡主,嫁王宗夔
  7. 同安郡主,嫁郭璋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史/卷246》,出自脫脫宋史

參考文獻[編輯]

  1. ^ 元·脫脫、阿魯圖,《宋史》(列傳第五 宗室三):「英宗四子:長神宗,次吳榮王顥,次潤王顏,次益端獻王頵,皆宣仁聖烈高皇后出也。」
  2. ^ 宋會要輯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