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師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許師敬(?—?),元朝大臣,字敬臣懷孟路河內縣(今河南省沁陽市)人,元泰定帝時中書右丞。他是理學家許衡的兒子。

許師敬歷任監察御史治書侍御史吏部尚書元仁宗皇慶元年(1312年),拜為中書參知政事皇慶二年(1313年),受命領國子學,他和平章政事李孟翰林學士承旨程鉅夫等人議行貢舉法。出為山東廉訪使。泰定二年(1325年),奏請頒族葬制,禁用陰陽邪說,朝廷採納。入朝為中書參知政事、中書左丞。他編成《帝訓》一書,請求在經筵時進講。泰定三年(1326年),泰定帝幸上都,命許師敬與烏伯都剌等居守大都。奉旨和翰林學士承旨阿憐帖木兒將書翻譯成蒙古文,稱之為《皇圖大訓》,給皇太子觀覽。泰定四年(1327年)升為中書右丞,後來轉任翰林學士承旨、陝西行台御史中丞、內台御史中丞。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新元史/卷170》,出自柯劭忞新元史

參考文獻[編輯]

  • 元史》卷24-30
  • 新元史》卷一百七十·列傳第六十七
  • 《魯齋遺書》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