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橋鎮 (樂清市)

座標28°13′24″N 121°02′02″E / 28.22346°N 121.03383°E / 28.22346; 121.0338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虹橋鎮
坐標:28°13′24″N 121°02′02″E / 28.22346°N 121.03383°E / 28.22346; 121.03383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上級行政區樂清市
村級區劃單位數
時區北京時間UTC+8
行政區劃代碼33 03 82 123
電話區號+86 

虹橋鎮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下轄的一個[1]。地處國家級風景區北雁盪山南麓,東瀕樂清灣,南接甬台溫高速公路,西南距溫州機場60公里。虹橋鎮是樂清市經濟最發達的4個鎮之一,這4個鎮常被本地媒體成為「四大集鎮」[2]

行政區劃[編輯]

虹橋鎮下轄以下村級行政區劃單位[3]

第一社區、​第二社區、​第三社區、​第四社區、​第五社區、​第六社區、​第七社區、​第八社區、​上陶村、​東街村、​河深橋村、​東垟村、​錢家垟村、​橋南村、​橋北村、​七村、​八村、​連橋村、​邵東呂村、​仙垟陳村、​仙垟趙村、​上仙垟村、​下仙垟村、​塔東村、​一村、​西街村、​三村、​四村、​建強村、​黎明村、​龍坦村、​鄔家橋村、​周宅村、​田垟季村、​吳宅村、​潘宅村、​上沿村、​下沿村、​大烏石村、​龍澤村、​下村、​興寶坦村、​南村、​北村、​西塘村、​港沿村、​里弄巷村、​埭下村、​灣底村、​凰岙村、​長山前村、​長山後村、​武宅村、​塔橋村、​下橋村、​水坑村、​信岙村、​蔣宅村、​上滕村、​嚴宅村、​東館村、​瑤北村、​瑤南村、​界嶼村、​溪東村、​溪西村和小烏石村。

原虹橋鎮面積57.31平方千米,轄8個居委會和78個自然村。2011年4月,樂清市進行了行政區劃調整,原來的蒲岐鎮和南嶽鎮併入虹橋鎮[4],使新虹橋鎮的面積達到115.1平方千米,人口16.9萬左右,轄93個村和10個居委會。廣義上的虹橋地區指的是樂清市中部講虹橋話人口所居住的幾個鄉鎮,除虹橋鎮外,還包括現在的淡溪鎮石帆街道天成街道兩辦事處轄區。

地理[編輯]

虹橋鎮位於樂清市中部虹橋盆地。四面環山,唯東南一角無山,朝向樂清灣。北部為雁盪山余脈白龍山,主峰海拔716米,為鎮內最高峰。盆地內地勢平坦,水網縱橫,一片江南水鄉景象。虹橋盆地素有「溫州糧倉」之稱,與樂清市南部的柳川平原同為樂清市的人口稠密區域。

交通[編輯]

公路:104國道線2014年一月底,原貫穿虹橋鎮中心的國道線已改道完成並開通,104國道過境公路自樂清市石帆街道上河頭村路段至虹橋鎮南陽村路口,全長全長8.03公里,路寬33米,為一級公路。[5]

甬台溫高速公路穿過境內南部,設有蒲岐出口,該出口離虹橋鎮中心3公里。

鐵路:甬台溫鐵路穿過境內北部,並在紳坊村設有車站,輻射虹橋地區30萬人口。由於虹橋鎮和上海虹橋鎮重名,所以車站被命名為紳坊站,2021年11月18日又改名樂清東站。樂清東站距離虹橋鎮中心5公里,非常方便。由於樂清市地形狹長,人口區塊呈帶狀分佈,使得它成為全國少有的擁有3個動車火車站的縣級市,從北至南分別為雁盪山站、紳坊站、樂清站。

方言[編輯]

虹橋地區方言俗稱虹橋話,流行於樂清市中部虹橋鎮、蒲岐鎮、南嶽鎮、淡溪鎮、石帆鎮、天成鄉、四都鄉等鄉鎮。另外芙蓉鎮、南塘鎮、清江鎮以及雁湖鄉也有大量的虹橋話人口。虹橋話總人口在30萬左右。

樂清地處溫州與台州之間,所以樂清的方言特徵呈現出甌語台州話之間的過渡特徵。清江石陣嶺以北通行吳語台州話,以南則通行甌語。虹橋話、柳市話和城關的樂成話都屬於甌語方言,相互之間可以溝通,但若語速較快,則要仔細聽才能聽懂。甌語和台州話之間則無法溝通。

歷史古蹟[編輯]

鎮內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大烏石雷公殿,位於鎮北大烏石村。

外部連結[編輯]

註釋[編輯]

  1. ^ 2023年乐清市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2. ^ 存档副本. [2011-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2). 
  3. ^ 2023年虹桥镇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06-30 (中文(中國大陸)). 
  4. ^ 存档副本. [2011年7月2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2月22日). 
  5. ^ 存档副本. [2014-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