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董恢(?—?),字休緒襄陽郡(治今湖北省襄陽市)人,三國蜀漢官員。

董恢年少官微,董允費禕胡濟等準備好去遊玩宴飲,這時候董恢前來謁見,見董允準備出行便想離開,但董允不准。董允認為:「我出行本來是為和同道中人遊玩暢談,現在你親自前來,正是大家互訴衷腸的時候,放棄這次會談去宴遊,實在不合道理啊。」決定不去遊玩。

董恢後任蜀漢的宣信中郎。建興年間,董恢曾隨費禕出使孫吳。會見孫權時,正逢孫權飲酒大醉,孫權毫無顧忌地對費禕說:「蜀國的楊儀魏延,都是低賤小人。現在他們雖有小能力,對國家是有些益處,但任用他們,其勢力就會很大。但如果諸葛亮不在,他們一定會造成禍患。而你們卻昏然不覺,從不加防,這不是給子孫找麻煩嗎?」費禕愕然四顧,不能即時作答。董恢對費禕說:「楊儀、魏延不和起於私忿,而沒有黥布、韓信之心。現在要掃除曹魏強賊,統一華夏,功業以人才得以成功壯大,如果捨棄他們不任用,防備後患,就像防備風浪而廢棄舟船,不是長久的計策。」孫權大笑。諸葛亮聽說後,以為是明智之言。董恢回國未滿三日,被徵辟為丞相府屬,轉任巴郡太守

參考文獻[編輯]

  • 三國志·卷39·董允傳》注引《襄陽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