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地建築群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良地建築群
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將樂縣萬全鄉良地村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8-124
登錄2013年1月28日

良地建築群,位於中國福建省將樂縣萬全鄉良地村

2013年1月28日,良地建築群公佈為第八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主要由文武廟、梁氏宗祠、緒蜒厝、月山公屋、後恢穀倉、水尾木廊橋等六處鄉土建築組成:

  • 文武廟:建於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坐西南朝東北,由前埕、八字形木構門樓、前天井三面迴廊、拜亭、兩層殿閣及後部附屬建築等組成,佔地面積378平方米。
  • 梁氏宗祠:又名裕啟堂,坐西朝東,由主座上下兩廳、前埕與兩側過街門樓、兩側附屋及前部弧形吊腳樓、倒座倉房等組成,佔地面積588平方米。
  • 緒蜒厝:坐西北朝東南,由左前側門頭房、院埕、上下兩廳、左列花廳、右側兩列橫屋及後部半圓形圍壠、右院牆外附屬建築等組成,佔地面積1094平方米;在山牆內壁保留有「反對國民黨出賣中國-中國工農紅軍政治部宣」標語口號。
  • 月山公屋:坐西北朝東南,由右前側門道、上下兩廳、右後側書房、左後側藏書閣等組成,佔地面積362平方米。
  • 後恢穀倉:又名冠群穀倉,單層,面闊四間,進深四柱。分隔有八座倉房,每座倉房佔地約6.6平方米。
  • 水尾木廊橋:跨良地溪,單孔木構伸臂梁廊屋橋,西南-東北走向,廊屋11間,每間用4柱,抬梁、穿斗式梁架,雙坡頂,矢高約5米。橋頭左側建有集靈宮,廊橋兩端古驛道延伸約75米。[1][2]

2018年9月7日,良地建築之穀倉建築群公佈為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與「良地建築群」合併。穀倉建築群建於清中後期,是用於儲藏收租獲得的糧食,由梁啟賢穀倉、梁啟洪穀倉、梁啟璠穀倉、梁少榮穀倉、梁少群穀倉、梁後裘穀倉、梁啟松穀倉、許前厝及許前倉樓共八處建築組成。按形制分為三類:一是單體單層式穀倉,四面用夯土牆圍合,穿斗式木構架,硬山頂;二是上層做樓下層做倉的雙層式穀倉;三是利用民居內的次要房間或橫屋辟成的倉房與倉樓。[3]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