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段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裏給出的解釋符合網段這一術語的學術定義,關於「網段」在電腦網絡科技領域(中文)的其它常用含義,請參見本文末尾。根據學術定義,網段是指一個電腦網絡中使用同一實體層直接通訊的那一部分。

通常使用同一實體層的裝置之間必然通過相同的傳輸媒介直接相互連接,(如交叉雙絞線直接連接的兩台主機);但是兩組其傳輸媒介並非直接相連的網絡裝置,如果它們的傳輸媒介通過工作在實體層的擴充裝置如中繼器集線器等轉接連接,則仍然被視為同一實體層中的裝置,是一個而非兩個網段。另外,工作在數據鏈路層或更高層的裝置如網橋交換機路由器等等,由它們連接起來的兩組裝置仍然分別處於各自獨立的實體層,因此是兩個網段。

乙太網路[編輯]

乙太網路環境中,一個網段其實也就是一個衝突域(碰撞域)。同一網段中的裝置共用(包括通過集線器等裝置中轉連接)同一物理匯流排,在這一匯流排上執行CSMA/CD(載波監聽多路存取/衝突檢測)機制。不同網段間不共用同一實體層,因此不會跨網段發生衝突(碰撞)。

現代高速乙太網路通常使用交換機代替集線器交換機是工作在數據鏈路層的裝置,由它轉接的兩組裝置不在同一網段中。事實上,交換機為連在其上的每一個獨立裝置各自劃分出一個獨立的網段,每個網段只包含兩個裝置——交換機本身,和這個獨立裝置。這樣,交換機就能隔離衝突,提高網絡的利用率和總體效能。

無線網絡[編輯]

無線網絡使用確定頻率的電磁波作為傳輸媒介,由於電磁波可以在任何未封鎖的空間中彌散,這使得「是否共用傳輸媒介」很難判斷。最常見的無線網絡是IEEE802.11系列的無線區域網絡,它是乙太網路的一個變種,由於採用了源自軍用無線電通訊的頻分多路存取(FDMA)抗干擾技術,IEEE802.11系列無線區域網絡中正在相互通訊的幾個裝置臨時組成一個獨立的網段,不同網段間互不干擾。

其它採用時分多路存取(TDMA)抗干擾技術的無線網絡如GPRS,或者採用碼分多路存取(CDMA)抗干擾技術的無線網絡如CDMA2000,嚴格說來應該認為是工作在同一網段(共用物理媒介——頻率精確相同的電磁波),而在數據鏈路層或更高層採用TDMA或CDMA技術避免衝突。

「網段」在本領域的其它含義[編輯]

前面所討論的學術定義是「網段」在實體層的嚴格定義,「網段」還有一些不嚴格的含義,比如指代乙太網路上的一個廣播域,這是數據鏈路層上一個獨立的內部相互作用區域。

或者在中文的網絡知識入門中,這個詞更經常地被誤用來指代「子網絡」,也就是網絡層中由閘道器路由器等裝置隔開的不同部分。例如IP為 192.168.0.1 ~ 192.168.0.254 的裝置就位於遮罩 255.255.255.0 的同一子網絡中,這句話經常被說成「位於192.168.0.x 『網段』中」,如果不涉及網絡層之下的結構,這麼說不會引起混淆,但是在深入探討互聯網底層結構的時候,應該避免使用「網段」來指代「子網絡」。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