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命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續命湯,是中國古代治療中風的藥方,起源於東晉,經歷代變化,現今仍有使用[1]

起源[編輯]

續命湯最早出現於東晉范汪的《范汪方》中,唐宋以後演化為大續命湯小續命湯續命煮散花蛇續命湯等多種續命湯,並用於臨床中。當代中醫仍有應用[1]

成分[編輯]

小續命湯包括麻黃3g、桂枝3g、川芎3g、紅參3g、甘草3g、附子3g、芍藥9g、杏仁9g、生薑9g、黃芩6g、防己6g、防風6g。研究表明,有些組分具有抗氧化活性,有些組分對過氧化氫損傷有保護作用,有些組分對L-穀氨酸損傷有保護作用,有些醇溶組分可使神經細胞內靜息離子濃度升高。腦缺血時細胞內鈣離子濃度的增加,激活了核酸酶磷脂酶A2,使自由基大量生成,攻擊結構和DNA,破壞細胞組織。因此,細胞內鈣離子濃度中度升高,從而啟動機體的保護機制,可能是小續命湯發揮神經保護作用的原因[2]

應用[編輯]

研究表明,續命湯有顯著降脂作用,可用於治療和防治急性腦血管病[3]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余瀛鰲. 名方续命汤考略. 天津中醫藥. 2013, 30 (2): 67-69. doi:10.11656/j.issn.1672-1519.2013.02.02. 
  2. ^ 王月華; 張海霞; 李奇; 丁怡; 胡娟娟; 杜冠華. 小续命汤有效成分组的高通量筛选研究. 中西醫結合學報. 2006, 4 (1): 64-67. 
  3. ^ 鄭國慶; 黃培新. 续命汤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研究现状. 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誌. 2009, 9 (1): 58-59. doi:10.3321/j.issn:1008-9691.20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