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井鎮 (合陽縣)

座標35°20′02″N 110°05′44″E / 35.33375°N 110.09546°E / 35.33375; 110.0954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甘井鎮
坐標:35°20′02″N 110°05′44″E / 35.33375°N 110.09546°E / 35.33375; 110.09546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上級行政區合陽縣
村級區劃單位數
人口
 • 總計26,224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行政區劃代碼61 05 24 101
電話區號+86 (0)913

甘井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1]

行政區劃[編輯]

甘井鎮下轄以下地區:[2]

甘井村、​西陽村、​佃頭村、​堡子村、​同堤坊村、​萬年村、​護難村、​北伍中村、​趙莊村、​型莊村、​北張莊村、​龍泉村、​麻陽村、​武陽村、​仙宮村、​城村、​孟村、​趙家嶺村、​小村、​城後村、​西下坊村、​朝陽村、​休里村和楊村。

參考資料[編輯]

甘井鎮地處合陽縣城西北12公里處,土地面積69.3平方公里,轄24個行政村,12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8萬 人,海拔在800至1200米之間,屬溫帶季風氣候,早晚溫差大,年平均降雨量550毫米左右,無霜期短。境內交通方便,鐵路、公路四通八達,郵電、通訊、電力條件良好。   甘井近年來依託省農科院試驗示範基地的科技優勢,堅持「穩糧、優果、興菇、壯牧、擴林、發展旅遊」的經濟發展思路,形成了「四大基地」:優質小麥1萬畝,優質蘋果3萬畝,香菇200萬袋和雜果林 1萬畝。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大,全鎮建成井(站)110眼(座),鋪設地埋管道132公里,修築灌溉渠道54公里,設施灌溉面積4.6萬畝。到2004年底,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9913.65元,其中農業總產值6483.16萬元,工業總產值3430.4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062元。   主導產業優勢明顯。「甘井牌」蘋果1995年被農業部認定為「綠色食品」,榮獲第二、四屆楊凌農博會「后稷」金像獎。香菇生產開闢秦嶺以北生產的先河,被譽為「東秦香菇第一鎮」。   文教衛生底蘊深厚。全鎮現有初中1所,小學25所,教學工作連續八年名列全縣前茅。群眾文化生活豐富,面花、剪紙藝術神形兼備,曾赴香港、法國展出,被譽為「華夏一絕」,甘井鎮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全鎮現有中心衛生院1所,村級醫療站21所,設施先進,設備齊全。   旅遊、畜牧亮點顯。旅遊投資10餘萬元,修築道路32華里,恢復景點26外,邀請賈平凹等文化名人題詩作賦,製作了梁山、武帝山風光電視專題片,年旅遊人數達3萬餘人。在調整產業結構中,畜牧業發展迅猛。目前,牛存欄2318頭,羊13053隻,豬6017頭,現已建成畜牧養殖專業小區7個,專業戶213戶,為全鎮的經濟發展增添了新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