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森 (藏學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森(1912年—1991年2月1日),本名瑞陞、字森田、號雨農,男,河北安新人,中國佛教因明學家、藏學家。

生平[編輯]

王森於193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期間曾師從湯用彤周叔迦。此外,他還曾跟隨德國印度學家李華德學習梵文。此後開始從事藏學、因明學研究。1936年任清華大學助教。抗日戰爭期間留在北平,先後任教於中國大學、菩提學會、中國佛教學院等處。抗戰結束後,於1946年進入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後曾與印度著名學者師覺月合作校訂世親《俱舍論頌》梵藏漢文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王森歷任中央民族學院副教授、中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員,並於1960年代撰寫了《西藏佛教發展史略》(後於1987年出版)。1978年後,他又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歷史室主任,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生院教授等職。

1991年2月1日在北京逝世。[1][2][3]

參考文獻[編輯]

  1. ^ 夏征農,陳至立 (編). 《大辞海 民族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2. 
  2. ^ 姚南強 (編). 《因明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 
  3. ^ 王森和他的《藏传因明》. 網易. 2011-01-16 [2016-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