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座τb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牧夫座τ星b
牧夫座τ星b的藝術想像圖
發現
發現者傑弗里·馬西和保羅·巴特勒
發現日期1996年
視向速度法
軌道參數
半長軸0.0481天文單位
離心率0.023 ± 0.015
軌道週期3.312463 ± 0.000014地球日
近心點經度188°
近心點時間2,446,957.81 ± 0.54儒略日
物理特徵
溫度1576K

牧夫座τ星b,也被稱為牧夫座τ星Ab,是一顆位於牧夫座、距離地球約50光年的系外行星。1996年,傑弗里·馬西和保羅·巴特勒宣佈發現該行星。牧夫座τ星是首批被發現擁有環繞其運行的系外行星的恆星之一。因為被誤認為是首顆通過直接觀測發現的系外行星,牧夫座τ星b於1999年12月16日被冠以「千年行星」的綽號。[1]

發現[編輯]

1996年,「加利福尼亞和卡內基行星搜索計劃」的保羅·巴特勒和傑弗里·馬西使用當時已經成熟的視向速度法發現了該行星,它是首批被發現的系外行星之一。由於其母星十分明亮,而其自身質量也較大,所以產生了十分明顯的視向速度位移,速度高達每秒469 ± 5米/秒;而米高·梅耶和迪迪爾·奎洛茲通過對15年間所收集數據的研究,證實了這一數據的準確性。

軌道和質量[編輯]

牧夫座τ星b質量較大,其質量下限大於木星質量的4倍。其所運行的軌道被稱為「烈焰軌道」("torch orbit"),距離中央恆星的距離小於水星至太陽距離的七分之一。其軌道周期僅為3地球日7.5小時。由於牧夫座τ較之太陽溫度更高,體積更大,而該行星的軌道十分接近牧夫座τ,所以可以料想牧夫座τ星b的表面溫度極高。假設該行星表面為灰色,且不存在溫室效應或者引力潮汐效應,球面反照率為0.1,則其表面溫度將會接近於1600K。[2]雖然還未曾直接探測到該行星,但是科學家已經可以確定該行星是一顆類木行星

牧夫座τ星b的質量要大於大多數的「熱木星」,所以有觀點認為該行星最初是一顆褐矮星——即失敗的恆星,由於過於接近其主星,在其熱量的影響下它逐漸失去了大氣層。儘管這種情況是不大可能發生的——但是著名的凌星行星HD 209458b曾被觀測到發生了這一情況。

1999年12月,A·C·卡梅隆所領導的團隊宣佈他們觀測到該行星所反射的恆星光芒。據他們測定,該行星軌道的傾角為29°,其質量為木星的8.5倍。他們認為該行星的表面為藍色。遺憾的是,該觀測結果被未能得到再次的確認,並在其後被證明是偽造的。有人則認為該行星與其母星處於潮汐鎖定狀態,如果該假定屬實,則其軌道傾角將達到40°,[3]質量則將達到6—7倍木星質量。後來所進行的磁場探測證實了該假定。[4]

物理特性[編輯]

牧夫座τ星b的較高溫度可能導致其半徑膨脹,比木星的半徑大1.2倍。由於還未曾探測到該行星的反射光,所以其表面反照率一定小於0.37。[3][5]其表面溫度高達1600K,被認為高於HD 209458b的表面溫度(測定值為1392K),甚至可能高於HD 149026b(最初測定值為2300K,後來依據較高的反照率0.3修正為1540K)。依據薩達斯基歸類法,牧夫座τ星b被劃為V類行星,該類行星的表面反照率高達0.55以上。

該行星是VLTI光譜成像儀進行近紅外觀測的候選觀測對象之一。[2]

有跡象表明,在該行星之外,還存在着一顆環繞牧夫座τ星A運行的系外行星。不過該行星可能還未運行完完整的一周,其存在與否仍然存疑。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Astrographics Millennium Planet Poster. [2009-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4). 
  2. ^ 2.0 2.1 Renard, S.; Absil, O.; Berger, J. -P.; Bonfils, X.; Forveille, T.; Malbet, F. Prospects for near-infrared characterisation of hot Jupiters with the VLTI Spectro-Imager (VSI). 2008. arXiv:0807.3014v1可免費查閱 [astro-ph]. 
  3. ^ 3.0 3.1 LEIGH C., COLLIER CAMERON A., HORNE K., PENNY A. & JAMES D., 2003 "A new upper limit on the reflected starlight from Tau Bootis b." MNRAS,344, 1271
  4. ^ Catala C., Donati J.-F., Shkolnik E., Bohlender D., Alecian E. The magnetic field of the planet-hosting star τ Bootis. MNRAS. 2007, (374): L42. 
  5. ^ Lucas, P. W.; Hough, J. H.; Bailey, J. A.; Tamura, M.; Hirst, E.; Harrison, D. Planetpol polarimetry of the exoplanet systems 55 Cnc and tau Boo. 2007. arXiv:0807.2568v1可免費查閱 [astro-ph]. 


外部連結[編輯]

天球赤道座標星圖 13h 47m 15.7s,+17° 27′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