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峴 (益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峴(?—?),唐朝皇子,是唐武宗的次子,生母不詳。

會昌二年(842年),李峴被他父親唐武宗封為益王,以尚書左丞狄兼謨為他的師傅,唐武宗在任命詔書中稱李峴為「元子」。

其後史書中沒有記載他的情況,薨年也不詳。會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死後,由叔父唐宣宗即位,他的兒子沒有得到皇位,一說武宗諸子都被宣宗報復而不得善終[1]。   

參考資料[編輯]

  1. ^ 明朝王禕大事記續編》卷六七會昌六年三月條云:[宣宗]即位以後,追前事,至於武宗諸子皆不保其終。宋敏求補《宣宗實錄》,謂自大中後宣宗子孫繼世,故唐人不敢道。
  • 舊唐書》武宗五子:杞王峻,開成五年封;益王峴、兗王岐、德王嶧、昌王嵯,皆會昌二年封。
  • 新唐書》列傳第七:武宗五子,其母氏、位皆不傳。杞王峻,開成五年始王;益王峴,會昌二年始王,與兗、德、昌三王同封;兗王岐;德王嶧;昌王嵯:並逸其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