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好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好義(?—1207年),南宋中期將領,華州下邽(今陝西蒲城西南)人。祖李師中在南宋初年以白衣守華州抗金,官至忠州團練使,父李定一為興州(今略陽)駐紮御前中軍統制。

生平[編輯]

嘉泰三年(1203年)正月,龍州蕃部寇邊,掠大崖舖。二月,夜䧟獨水寨,執知寨事范浩,屠其家。興州駐扎御前諸軍都統制吳曦命王鉞與李好義共討之。七月,王鉞命李好義選士二百人深入,夜渡大魚河。蕃人望見官軍即走入箐,官軍追之斬首八級,蕃人據險,官軍不能進,乃還焚其部帳。蕃人怒,復糾合追官軍三十餘里,李好義已還獨水寨。開禧二年(1206年)十二月,金人攻七方關,李好義率軍拒卻之。三年(1207年)正月,四川宣撫副使吳曦叛宋降金,李好義時任成忠郎、興州駐紮御前中軍正將,立即自抗金前線的西和州(今甘肅西和西南)青坊趕回興州。李好義聯絡監興州合江瞻軍倉楊巨源,結義士三百人,以勇士殺吳曦。約敢勇軍士李貴和與李貴關係密切的李彪、張淵、陳立、劉虎、張海等人,以及吳曦的親衛軍黃術、趙亮、吳政等低級軍官及軍士74人,加上李好義的弟兄李好古、李好仁、李好問、妹夫楊君玉等親屬,後又有祿褘所率軍士10人,共百餘人。於二月的最後一天黎明前衝進吳曦內宮。李貴首先沖入吳曦的臥室,砍下吳曦首級。平叛有功,李好義特轉承宣使,升任興州駐紮御前中軍統制。李好義建議乘機奪回吳曦獻給金朝的西和等關外四州,李好義率軍行在獨頭嶺大敗金軍。三月七日,率軍收復收復西和州。宋軍隨即收復失地:興州駐紮御前踏白軍統制劉昌國復階州(今甘肅武都東)、張林、李簡復成州(今成縣)、忠義軍統制張翼復鳳州(今陝西鳳縣東北)、興元府駐紮御前諸軍都統制孫忠銳復大散關、劉信復黃牛堡。四月,改興州為沔州。五月下旬,設沔州駐紮御前諸軍副都統制司,踏白、摧鋒、選鋒、策鋒、遊奕五軍屬副都統制司,李好義被任命為沔州駐紮御前諸軍副都統制。吳曦黨羽,建武軍節度使、沔州駐紮御前諸軍都統制王喜憤恨李好義,六月中旬,王喜派劉昌國毒死李好義。追贈檢校少保、寧武軍節度使,嘉定五年(1212年)正月,忠壯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史·卷402》,出自脫脫宋史

參考資料[編輯]

  • 宋史》卷402《李好義傳》,卷402《楊巨源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