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丹那隧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丹那隧道
概覽
地點日本靜岡縣
狀況使用中
系統JR東海
鐵路線東海道新幹線
起點東出口:靜岡縣熱海市
終點西出口:靜岡縣田方郡函南町
營運數據
動工於1941年8月
啟用於1964年10月1日
業主JR東海
營運單位JR東海
技術數據
長度7959m
軌道數目單洞雙線
軌距1,435毫米(4英尺8 12英寸)
電氣化方式25,000V 60Hz
營運速度285 km/h

新丹那隧道日本東海道新幹線的一條鐵路隧道,位於三島站熱海站之間,全長7959米,位於既有東海道本線丹那隧道以北約50米處[1]

簡介[編輯]

新丹那隧道於1941年8月開工建設。最初是基於二戰前日本的「彈丸列車」高速鐵路項目,おしま/日本坂隧道日語日本坂トンネル和新東山隧道也大約在同一時間開始建設。但由於戰爭局勢惡化,於1943年停止建設。停建時,熱海(東側)入口和關南(西側)入口1433米處(西側)已挖掘647米的超前豎井,兩側隧道入口均已鋪設約200至300米的襯砌。二戰期間,隧道施工在大約一年半的時間裏進展順利,部分原因是採用了許多新的挖掘方法。挖掘依靠人力,並採用一種稱為新奧工法的施工方法。

二戰後,隧道長期被廢棄,但由於東海道新幹線的建設計劃沿用了原「彈丸列車」的部分內容,因此新丹那隧道得以重新啟用並成為東海道新幹線的一部分。隧道於1959年恢復建設,並於1964年竣工。與丹那隧道施工的艱難不同,新丹那隧道施工進展順利,因前序施工中對隧道的地質結構已得到充分了解,且既有的丹那隧道可用作平行導坑,隧道從恢復施工至竣工僅用了短短四年零四個月的時間,充分證明了施工中採用的新技術之可行性與可靠性。

施工中,新丹那隧道的熱海(東側)入口承包給了狹間組,關南(西側)入口承包給了鹿島建設公司(鹿島組)。熱海出口和關南出口分別有10人和11人在施工中喪生。不過,與丹那隧道施工不同的是,新丹那隧道在施工中沒有發生重大塌方事故。

值得一提的是,東海道新幹線的開工奠基儀式就是在新丹那隧道熱海側入口前舉行的,這是因為新丹那隧道是東海道新幹線的重點控制工程,是控制整條鐵路線工期的最重要的施工路段。

靜岡縣田方郡函南町有一個叫做「新幹線」的地名,這裏並不是二戰後東海道新幹線施工時命名的地名,而是二戰前「彈丸列車」工程時期為建設新丹那隧道而設置的員工宿舍所在地。隧道施工完成後,員工宿舍被拆除,但後來在同一地點建造了住宅區,形成了新幹線地區。後來,由於在同一地區實施了居住標記,它成為「關南町上澤新幹線」。如今,同一地區仍然有一個新幹線社區中心和名為「Kansen-kami」和「Kansen-shita」的巴士站。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