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城子事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寬城子事件是1919年7月19日在中華民國吉林省吉長道長春縣寬城子(今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發生的中日兩國間軍事衝突,也稱長春事件[1]:976,986該事件導致雙方軍人共三十餘人死亡。

背景[編輯]

中東鐵路(日俄戰爭後)的路線和主要車站。可見寬城子是其最南端

庚子拳亂之後,隨着《辛丑條約》等不平等條約的締結,日本也以保護在中國僑民為理由在中國駐軍。1916年8月13日,鄭家屯事件爆發,中國軍隊與日本軍隊發生衝突,造成雙方死傷[1]:635,636

長春是南滿鐵路與中東鐵路的分界,長春向南為南滿洲鐵路,是日本在日俄戰爭勝利後從俄國手中獲得的權益,而長春(寬城子站)向北是日俄戰爭後仍然保留在俄國手中的中東鐵路。在1919年時日軍有6個大隊的兵力守備南滿洲鐵路。中東鐵路原本有中東鐵路守備隊(Охранная стража КВЖД[2]:81),1917年十月革命後俄國對中東鐵路控制能力減弱,日本、中國、美國加入了對中東路的爭奪。在此背景下,1919年1月,日本在寬城子增派了一個中隊的兵力,其中一個小隊駐紮在窯門[3]:104

1919年寬城子事件發生前,中國東北地區實力最強的軍閥張作霖孟恩遠。張作霖在1916年4月就任奉天督軍,1918年又被任命為東三省巡閱使,此後以成為東三省霸主為目標。吉林督軍孟恩遠是袁世凱新軍舊部,以功績和名望自重,雖然在與張作霖的鬥爭中處於劣勢,仍無意屈從於張作霖。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張作霖一方面致力於阻止群眾運動蔓延到東北,一方面也着手驅逐孟恩遠。6月,張作霖以吉林財政紊亂為口實彈劾孟恩遠。孟恩遠被迫卸任,但其心腹高士儐師長強硬主戰,吉林宣告獨立,並積極備戰。張作霖得到中央政府的命令,發表了討伐孟恩遠的聲明,而孟恩遠在寬城子附近集結兵力。日軍對雙方分別進行交涉,希望他們不要進行軍事行動,然而張孟雙方都認為日軍表現出了對自己的支持[4]。7月14日,吉林方第三混成旅第二團受命從哈爾濱農安移動,途經寬城子,在此宿營。[3]:103

兩軍為備戰而徵用馬車,對日本僑民的經濟活動造成了影響[1]:978。1919年7月17日,日方要求孟恩遠部下、負責中東路東段守備的旅長高俊峰[註 1]不得在日方所佔有的鐵道附屬地內徵用馬車,高俊峰答應了日方的要求。然而事發前日(7月18日),有中國軍人在寬城子徵用日本人的馬車,日本警察進行阻止,發生爭鬥而受傷[1]:978巡查栗坪主一在鐵道附屬地東五條街阻止孟恩遠所部徵用馬車而被4名中國軍人以投石攻擊和毆打,毆打中有1名中國士兵拔刀,造成日本巡查頭部3處刀傷[1]:1039。此時中日雙方軍官仍然關係友善,在日本警察被毆打後18日當天住田米次郎中尉仍到中方兵營赴宴[1]:991

事件[編輯]

中東鐵路寬城子火車站

1919年7月19日上午11時半,任職於南滿洲鐵道長春站的驛夫(車站職員)船津藤太郎在經過寬城子的日本守備隊附近時,被在同地駐紮的20人左右的中國軍人毆打頭部而昏迷;附近的日本人發現此事,報告給了駐守的日本軍隊[1]:978。接報後日本步兵第53聯隊日語歩兵第53連隊第一大隊副官住田米次郎中尉帶領4名下級軍官和士兵,前往事發現場[1]:978,979。與此同時,日軍派出30名士兵前往向中國軍營東側200米的村口進行警戒。住田等人到達現場時,因為被毆打者已經被其他日本人送到日方軍營,他們轉而前往中方軍營進行交涉。當時第二團團長孟奎魁[註 2]不在營中,由第一營、第三營營長和第二營的資深連長會見日方人員。由於涉事者是第二營所屬,日方要求第二營的連長進行調查,很快第二營營長回營,日方繼續與第二營營長交涉。這時傳來孟奎魁團長回營的消息,第二營營長表示請日方入帳篷休息,等待與團長會面,然而日軍人員進入帳篷後,突然有數發子彈射向帳篷。[1]:978,979。營長試圖制止,但交火已經開始,雙方人員各自散開[1]:978,979。根據日方當事人回憶,中方營長等人的態度一直是誠懇友好的。[3]:104

據日方當事人描述,在附近守衛的約30名日本軍人以及日方兵營也遭遇攻擊,數人死傷;日軍撤向附近民居,但在背後遭數名中國巡警射擊[1]:978,979。當天正午左右,日軍援兵到達。事發時,高俊峰旅長正在長春日本領事館訪問,接報後與日本領事館工作人員一同乘汽車急赴現場,成功制止中方的攻擊。日方來人接收死者遺體時,又有中方士兵開槍,高俊峰旅長嚴令禁止開火,並為了平息事件而率部緩緩向北撤離[1]:980[3]:104

當日晚間20時,中方高士儐師長、高俊峰旅長、日方齊藤大佐、森田領事、林守備隊長、橋本警視等人一同查驗了屍體,發現在中方營地附近被殺死的日軍士兵被剜眼割耳,面部被刀割。[1]:980

此事件導致日方軍人18名(中尉2名、軍曹3名、上等兵1名、上等看護卒1名,一等兵11名)、警察1名死亡,17人負傷。中方士兵15名死亡,20餘名負傷。[3]:101[1]:980,981

事後處理[編輯]

次日(20日),日本駐長春領事森田寬藏向內田康哉外務大臣關於此事提交報告。22日,內田外務大臣發佈訓令,指示此事內情務必詳查。孟奎魁團長在23日向吉林省吉長道道尹陶彬發送通知。根據此通知描述,事發原因與日方森田領事的調查結果一致,但提出了「開槍射擊引發事件的士兵可能是奉天張作霖的奸細」的觀點。[3]:105

20日,第一師師長高士儐與日方守備隊高山公通司令官、森田領事在日本領事館會面,並在當地發佈了暫定治安維持法[1]:982。21日,北洋政府陸軍部遣使赴日本駐北京公使館,表達遺憾之意。大總統徐世昌聽聞此事震怒,當即下令撤免了該團團長和營長。23日,北洋政府發佈大總統令,宣佈對涉事者的處罰。[3]:105,106

北京方面在日本正式外交行動之前作出的反應獲得了日本政府的諒解。8月15日,內田外務大臣致電駐北京公使小幡和駐奉天總領事赤塚,提出了解決該事件的6個條件:[3]:106[1]:995

  1. 中國政府發佈大總統令,向日本政府表示遺憾之意
  2. 依照大總統令,由東三省巡閱使張作霖徹查此事的責任者,並將結果通報給日本政府
  3. 嚴厲處罰直接指揮的軍官和參與襲擊、施以虐待的士兵
  4. 查明是否有巡警參與襲擊,如確有參與,對直接指揮者施以處罰
  5. 為防止將來有類似事件,採取最有效的方法進行預防
  6. 關於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長春站驛夫受害之事,由日本駐長春領事與中國當局另行商議解決

以上條件在經過一些修正後,由日方在9月9日提交給中國外交部。10月8日,中方表示接受所有條件。[3]:106

註釋[編輯]

  1. ^ 高俊峰是孟恩遠女婿
  2. ^ 孟恩遠的侄子

參考來源[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日本外交文書デジタルアーカイブ 大正8年(1919年)第2冊下巻. 日本外務省. [2018-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5) (日語). 
  2. ^ 麻田雅文. 中東鉄道警備隊と満洲の軍事バランス:1897-1907年 (PDF). 研究報告集 (北海道大學スラブ研究センター). 2006-09, 17: 81–93 [2018-09-18]. NCID AA1192775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6-10-02) (日語).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霍耀林. 寛城子事件に至る在華日本領事館警察の自国民保護の実像. 北東アジア研究 (島根県立大學北東アジア地域研究センター). 2018-03-31, 29: 101–117 [2018-09-18]. ISSN 1346-3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9) (日語). 
  4. ^ 寛城子事件. 報知新聞. 1919-07-28 [2018-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3) (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