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羌城之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定羌城之戰北宋熙寧七年(1074年),宋朝熙河路經略安撫使王韶率軍進攻吐蕃定羌城(今甘肅省廣河縣)等地的作戰。

熙寧四年(1071年)八月至熙寧六年(1073年)末,王韶招撫、進擊並舉,攻下吐蕃通遠軍(今甘肅省隴西縣)、熙州(今甘肅省臨洮縣)、洮州(今甘肅省臨潭縣)、疊州(今甘肅省迭部縣)、岷州(今甘肅省岷縣)、河州(今甘肅省臨夏市)、湟州(今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南)等地,青唐吐蕃部大多歸附宋朝。熙寧七年(1074年)初,王韶回京,熙河地區羌族首領木征乘機派兵多次侵擾河州,宋朝知德順軍景思立率六千兵進擊,進抵踏白城(今甘肅省臨夏市西北),被宗哥羌部首領鬼章部包圍,景思立等戰死,河州被圍。三月初五,木征圍攻岷州,宋將包順將其擊退,木征再圍河州。王韶聽說消息,返回熙州。諸將議進攻方向,都想要馳援河州。王韶知木征有伏擊,於是率精騎二萬,出其不意,攻打珂諾城(後改名定羌城),先派兵攻打結合川(今甘肅省臨洮縣北)額勒錦族兵,斷絕吐蕃部與西夏通路,進軍寧河(今甘肅省和政縣),再派軍入南山(今甘肅省臨夏市東)破布沁巴勒等族兵,斷木征外援。木征害怕斷絕南山歸路,撤圍退走。王韶分兵打通至河州通路,鬼章退保踏白城。四月十四日,宋軍自河州閭精谷出踏白城,擊敗鬼章,進抵銀川(今甘肅省臨夏市西北),連破10餘堡。四月十六日,分兵北至黃河,西至南山,再入踏白城,回師河州,進築定羌城,木征被迫率酋領八十餘人降,河、湟於是平定[1]

註釋[編輯]

  1. ^ 《中国战典 上》.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編著 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2008 第691頁.